-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溫故-二十 本書特色
◎本書賣點
1.《溫故》是堅持民間視角的讀物,擁有余英時、白先勇、章詒和、邵燕祥、袁偉時、王學泰、程巢父、陳丹青、張鳴、謝泳、邵建、范泓、傅國涌、吳興文諸多撰稿人,風行多年。2011年新年之際,晚清轉向民國即將100周年,《溫故》聚焦“晚清中國的光和影”,青年才俊徐家寧解讀約翰•湯姆遜鏡頭里的中國……貼近讀者,探知歷史真相,保持理性聲音。
2.網易、搜狐、鳳凰網等媒體聯袂推薦……期待已久,《溫故》總頁碼依然為184碼,新輯特別奉獻8碼精印晚清圖片,精彩依然。
溫故-二十 內容簡介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并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
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追懷;
對歷史的審視與反思;
對歷史文化遺跡與遺留文本的重溫。
溫故-二十 目錄
郭晶 門生故舊憶往中的郭廷以
記憶
朱銘 踩雷記
周孜仁 1969年:一段舊聞背后的新聞
黃十九 二戰中我在中國的經歷
影像
徐家寧 晚清中國的光和影
印象
朱益華 五垱坡紀事
錢勤來 好人余以文
聚焦
張耀杰 洪述祖招安應夔丞
閔良臣 胡適*后一次英文演講
人物
溫故-二十 節選
《溫故(20)》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并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溫故(20)》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對人類以往生存狀 態的追懷; 對歷史的審視與反思; 對歷史文化遺跡與遺留文本的重溫。
溫故-二十 相關資料
沈昌文我們現在學習外國,還是要回頭看看,而不能一味地往前看。 雷頤如果對歷史失去了記憶,對很多事情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們總說日本和德國對二戰的態度不同,之所以有不同,在于兩國國民對那一段歷史的記憶不同。 秦風這么多年著意于材料的收集,目的是創造一種多元的對過去的認識,因為這是整個中國人走向心智上成熟所需要的一種教育過程。無論如何,歷史有一種呈現自我的自然力量,它不會完全被遺忘。
溫故-二十 作者簡介
張耀杰,民國歷史研究者,重新解讀20世紀初的驚天宋案,辛亥100周年的浪潮之始;周孜仁,紅色激情年代的經歷人,直筆回憶坎坷時日里的滑稽;趙絪,著名學者趙儷生先生的女兒,筆底再現張政烺先生二三事;閔良臣,鉤沉往事,胡適最后一次英文演講到底講了些什么。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