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吳組緗文選 目錄
吳組緗文選 節選
《吳組緗文選》選編的吳組緗先生論文主要涉及現當代文學創作和古代小說兩個方面。由于先生是現代著名作家,與他研究的對象處于同一時代潮流中,有關評論也同步體現著文學發展的脈動,既有學術價值,本身又是現代文學的組成部分。古代小說研究方面的論文則多為相關作品解讀的經典論文,其中如《關于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和理論》簡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基本特點,長期列為中學語文教材;有關《紅樓夢》的論文也被學者認為是紅學舶拔萃之作。這些論文影響了一代小說史家,值得重視的同樣不僅有其中歷久彌新的精當見解;也具有學術史的意義。《吳組緗文選》雖不能代表吳組緗先生的全部學術成就,但足以讓我們感受到這位杰出的作家兼學獨特的學術眼光。
吳組緗文選 相關資料
甲:看來,你所說的諸點,作者都在自然而然的生活描寫中集中筆力著意渲染了的。乙:這樣全面深入地來著意描寫人物性格的形成,作者的見解與匠心何等高妙!如此,賈寶玉性格的產生是必然的,無可奇怪的。我們還沒有觸及當日的時代社會方面。這方面,也暫且擱著再說。甲:咱們不是研究《紅樓夢》,咱們的題目是現實主義的要點。乙:是的,要談現實主義的要點。《紅樓夢》還有不可忽略的一個方面,那就是關于“發展”的描寫。萬事萬物都在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曹雪芹也牢牢掌握了這一規律。拿賈寶玉說,這個豪門寵兒,不可能人污泥而不染。記得五四年在批判活動中,文化部和作協組織了多次座談討論。當時也是首先討論賈寶玉。有人反對把賈寶玉說成正面人物,更談不上有進步思想;斷言,這個貴族公子是個流氓、是個壞分子。后來,此論成為笑談。可是,此論不是沒有根據的。賈寶玉小小年紀就“初試云雨情”;一發脾氣,把茶碗砸了,把丫頭攆了;他最親近的大丫頭開遲了門,他一腳踢去,把人踢得吐了血。可是,隨著前面剛說過的閱歷經驗的增多和切身所遭的挫折與打擊的加重;重要的,還加上他傾心愛慕的林黛玉對他不信任,經常跟他吵鬧,斗爭,他對女子的愛護尊重日益加深了,在男女關系方面日益嚴肅了。你若留心看書,就能看出賈寶玉思想性格的發展,脈絡清楚,而且著意寫了那變化進程和所以然之故。此外,與林愛情關系的發展,從青梅竹馬,至自覺戀愛,至熱戀以至疑慮消除、心心相印,都寫得階段分明,不枝不蔓。同薛寶釵關系的步步發展,也是跡象鮮明,有根有據的。同樣,整個國公府環境的發展演變過程,雖事象紛繁,卻毫不含糊。發展的規律,自然、社會與思維——萬事萬物所同有。其內容,即對立兩方的矛盾;其階段,如春夏秋冬四時之序(正、反、合之正是并春夏而言)。有的小說作品,寫人寫事,令人覺得堆砌臃腫,繁瑣雜亂,眉目不清,層次不明,不能引人入勝,癥結即在于此。這絕非縛人手腳的框框或教條,也非什么手法技巧的問題,而實為是否符合生活真實的精義之所在。
吳組緗文選 作者簡介
吳組緗(1908年4月5日-1994年1月11日),安徽涇縣茂林人。中學時代即開始文學創作,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1933年畢業后復人清華大學研究院深造。清華園時期,吳組緗創作子《篆竹山房》、《一千八百擔》、《天下太平》、《樊家鋪》等一批享譽文壇的小說。1934年因故中斷學業,到中央研究院任職。1935年初起,應聘擔任馮玉祥的國文教師兼秘書,先后達13年之久。1938年作為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發起人之一,與老舍共同起草《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宣言》。1943年出版長篇小說《鴨嘴澇》(后改名《山洪》),描寫抗日戰爭中農民民族意識覺醒的曲折歷程。1942年起曾在中央大學師范學院等校任教。1946年至1947年間隨馮玉祥訪美,之后回國擔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和主任。1952年至逝世前,一直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同時兼任過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全國《紅樓夢》研究會會長、中國散文學會會長、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等職。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