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小麥的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100811
- 條形碼:9787549100811 ; 978-7-5491-0081-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麥的穗 本書特色
彰顯都市知性女人的智慧光芒和人格魅力。引領女性讀者在紛繁浮躁的都市生活中,沉靜自己的內心世界。
1.三位作者都是活躍在女性閱讀界的實力作家
2.本系列內容各有偏重,生活性、學院性、藝術性兼備,滿足了不同層面女性讀者的閱讀需求
3.書籍本身裝幀精美,文圖相得益彰,可供收藏
小麥的穗 內容簡介
本系列為知名女作家掃舍、蔡小容、王鶴的近作精選集,以圖文形式集結了作者近年的散文隨筆精品,內容涉及當代藝術、都市行走、兩性關系、婚戀、閱讀觀影、名媛軼事……作者用知性觸摸周遭世界,品味和感悟女性視覺中的生命和生活,和讀者分享不同的知性看點,展現出風格各異的知性姿態。
小麥的穗 目錄
花開那時·惺惺識惺惺
瞬間的慈悲
鳳求凰
好大一棵樹
后宮的花園
惺惺識惺惺
一見傾城
愛誰誰
雅趣向誰言
一錢白露一錢霜
春雨驚春清谷天
化身
私言斯語·人間失措
他在那里
小麥的穗 節選
《小麥的穗》內容簡介:女人老站在路邊等待,等她想象中青枝綠葉的愛情,老也等不來。終于來了,原來是孩子,揮著小手歡天喜地地向她跑來……媽媽!媽媽!
小麥的穗 相關資料
懂得生活,才是真正的知性。每一天都感受著靜夜和清晨的色調,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重現所感知的色調。這一輯的“知性女人系列”帶來三本書——《小麥的穗》、《愛與傷奔涌不息》、《不一樣的生活》;帶來三位女性——蔡小容、王鶴、掃舍的生命觀感。她們在生活的間隙寫下文字,細水長流地積累著,讀城市,談藝術、書籍和電影,聊女人的故事,敘說她們的生活本相。
《小麥的穗》有一種學識凝聚的沉郁氣韻。小容特有一種文字的敏感,由言語而及人事,尋找到一種理解世態人心的入口。她析解他人的文字,體諒他人內心的幽微之處,這一份私人閱讀筆記,便多了一份通透與理解。
個人生活的敘事透露出一種生活的路徑。對于當下的處境,她說:“剩下的是現在中年的你,世界靜了下來,沒人跟你說話——像年輕時那樣說話,做伴的唯有多年累積的不如意,前路可期的加倍的荒寒,以及各種病痛。”然而,因為活得真實,生活自有一種底氣。她對生活的描摹有一種攝影機的魔力,城市里頭的剪影,記憶中的時光,都淡淡地呈現出來,籠罩著溫暖昏黃的光線。她的筆下、心底里會關注著別人,在意他人的力量,然后融化為自己的力量。這樣的真摯常常也誘惑著讀者回味自己的經歷和情感。
《愛與傷奔涌不息》有一種旁觀者的冷靜和犀利。因為長期的職業訓練,敘述中有一種深味人事回環的敏感,一份體察苦心經營的老到。
這本書是借“她”之事,道一己之見,貫穿始終的是對女性命運的關注。追尋民國才女的倩影,回味她們跌宕起伏的人生,解讀一個個時代弄潮兒在歷史浮沉中的蒼涼和苦辛。陳衡哲、楊絳、沈祖棻、廬隱、蘇青……飽歷人情冷暖,卻有著各自不同的走向。捕捉那些屏幕前的光耀和暗影,她們在鏡頭內外演繹的故事,又何嘗不是充斥另一種對際遇的無奈和惘然。還有那些舞動在字里行間的女子,又是怎樣的心思細膩,碰觸著同為女人的神經,那些震顫最是動人心魄。時空變換,不變的是人心深處的根本追尋。
《不一樣的生活》是華麗的,但它少了些許法國般的絢麗,而增添了上海的柔美與溫婉。掃舍豐富的人生經歷,支撐起她觀察的高度,有一種靜心思考的睿智,多了一份堅韌和綿密。
掃舍摯愛那些青磚黑瓦,愛到把它們藏進背包一起行走。從成都的街道寫到上海的弄堂,她說“城市能傷我們,是因為我們對城市有愛,我們因為愛它而傷懷。要迷茫很久,我們才懂得城市對于我們,其實是一個漫長婚姻中的愛人”。她早已把生活嵌入城市,記憶的碎片灑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生活的光影映照在街巷的斑駁灰墻上。
掃舍寫她與畫,與畫家,與小物件的故事,卻可以發現她追求藝術,更追求藝術的生活。正如她在意觀展的習慣,享受在潘家園的游蕩,在“789”的傾聽,因為在她看來藝術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生活相連接的。她寫電影,從細小的生活場景,到那些突然而至的沖擊和血腥,始終關注著“個體的人對生活的態度”,關注人如何尋找自己的位置。
三位知性的女子摸索著生活的肌理,品砸生活中的人、事、物,固有迥異的角度,卻有相似的旨趣。寫藝術,寫的是生活的另一面,是個人的欲望與夢想的出口。寫城市,是理解一個城市的積淀與風格,覓得一種都市生活的從容和自如。寫女性的時光,在于知悉生活的處境與心境,年華易逝,逝去的卻不僅是容顏。
她們并不嘗試消解與弱化一些真實,王鶴說“大大小小的困窘、失意、失衡、刺激,我們就算不是每天經歷,至少也會隨時聽到、看到,它們不是生活的枝枝蔓蔓,可以隨手砍削,它們就是生活本身,硬而重,體量也大,挪不動也繞不開。”她們定格的瞬間把人生生地拉進殘酷的現實。然而,她們的文字卻依然把人感動得一塌糊涂,因為我們都曾經歷或親見那些個操心勞力。生活中從來是有幸福涌動,也有遺憾晦暗,許多的經歷品來不一定都會回甘。動人心魄的是歷練得來的透徹與智慧,對生活中的知人閱世。王鶴喟嘆“人人都在各自的困境中掙扎,有時候是扳不過身邊的“局”,有時候,則拗不過自己的心。”
知性是對細節的體會,是對隱藏其中的幸福的追尋。那其實是女性生命的本能。小容說,“從前,現在,都是有意義的,即使不完美,即使現在比從前完美。抽掉任何一截,都殘缺了一部分,因為我們認真書寫的生命,并沒有哪一截是浪擲過去的。”
小麥的穗 作者簡介
蔡小容,英美文學碩士,武漢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寫作的前十年使用筆名麥琪,出版有散文集《愛與咳嗽不能忍耐》、《用耳朵喝酒》、《流金》、《尋找我們的傳奇》,在《十月》發表自繪插圖本長篇小說《日居月諸》、中篇小說《柳生》。作品見于《天涯》、《人民文學》、《文學自由談》、《讀庫》、《美文》等,近有散文集《小麥的小人書》問世
- 主題:知性女人系列的散文作品,值得收入
知性女人系列,誠也勿擾 是我買的第一本,然後就陸續收了這一套;都是一些過了三十的女子的生活和社會感悟寫的散文,挺好的。真實又有見解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