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范曾自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47421
- 條形碼:9787503947421 ; 978-7-5039-474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范曾自述 內容簡介
范曾人格與風神的寫照,內心的獨白,心跡的流程,由此可洞見范曾對人生,對藝術對傳統文化的真品德、真情操。范曾為文文如其人。
范曾以自己人生的歷史、豐贍的學識、直絕的藝術特長,創造了將詩魂與畫意熔為一爐的藝術境界。情采之靈動,神思之曠渺,風骨之沉雄,讀來如其書畫,快哉美哉!
范曾自述 目錄
我的自述
阿翁吟
蘆荻波影——記我的母親
我記得,那一縷輕煙
和她共赴天涯
藝林漫步
大美之“大”
“書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上)——老子的哲學?兼論藝術
道法自然(下)——老子的哲學,兼論藝術
少年讀詩從騷始.
美的解釋:單純、混沌和秩序——與楊振寧先生于新加坡談美
抱沖偶談
龍種登天跳蚤絕跡——我談自己的畫
范曾自述 節選
《范曾自述》內容簡介:范曾人格與風神的寫照,內心的獨自,心跡的流程,由此可洞見范曾對人生,對藝術,對傳統文化的真品德、真情操。范曾為文,文如其人。范曾以自己人生的歷史、豐贍的學識、卓絕的藝術特長,創造了將詩魂與畫意熔為一爐的藝術境界。情采之靈動,神思之曠渺,風骨之沉雄,讀來如其書畫,快哉美哉!
范曾自述 相關資料
插圖:我出生于江蘇省南通市一個書香門第。據家譜記載,先祖上溯可至北宋范仲淹先生,而有史書詳盡可稽考的,則可從明末清初我的十二世祖范應龍先生算起,直到我的父親范子愚。這十二代人里,出現了數以百計的詩人、文學家、畫家,而足可彪炳于中國文化史的巨擘大師至少有范鳳翼、范伯子、范仲林、范罕等人。范伯子肯堂先生是我的曾祖父。他是同治年間杰出的詩人,開一代詩風,與同時期的大詩人陳散原,兩峰并峻,是詩史上“同光體”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們兩老契好,遂結兒女姻緣,近代的大畫師陳師曾成為范伯子的乘龍快婿,為文壇佳話。南通范家之所以四百年文脈不斷,原因大概是范家出大文人而不出大官僚。十一世祖范鳳翼曾于明末當過朝廷的吏部主事,但由于力薦東林黨人,遭佞臣彈劾,請告歸,修“退園”于南通,不復出山,得免屠戮之災。范家自茲以文人世家聞名江左,而不是官宦世家,不會朝盛而夕衰。陳師曾即是我的姑祖,以提倡文人畫著稱。我今天提倡新文人畫,一方面說明家學淵源;一方面也是為了和姑祖的觀念劃一界限,使文人畫在新時代具有新的生命。我生于1938年農歷七月初八,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使中國的半壁河山成為淪陷區。我是在逃難的途中呱呱落地的,在蘇北的農村中度過了顛沛的襁褓生涯。我最蒙眬的記憶,便是農村的兒童圍著我的木窩玩;還記得有一條溫馴的大狗,常和我分食手中的餅餌。但待到再進城時,這文學世家已凋零不堪了,原因是家賊發國難財,將家中值錢的東西變賣一空,剩下的是幾間破房和幾千冊書。那時書是一文不值的,而家賊也不識版本之可貴,所以至今我們幸藏的一些圖書便成為珍貴的典籍。我的兒童時代便是在這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中成長。家中的一切都很簡陋。父親范子愚先生,是一位淵博的學者,善詩文;但絕無治家之術,也不知名利為何物,一生從不愿發表任何詩或文。他真是述而不作的典型。直到晚年,我勸他出一本詩集,老人才表示同意。印出來之后,他很高興,但他做夢也不會想到這是獵取名譽的工具,幾十本書鎖在抽屜里發霉,只拿出一本供奉于母親的靈前。父親為人老實迂闊,但他的詩卻是風華婉轉、蕩氣回腸的。抗日戰爭時期寫過不少愛國主義的好詩,但他寫詩好像就是為了感情的抒發。他教中學的語文、歷史、美術、外文,由于熟讀文史典籍,講課別具風格,引人入勝。家中的一切全靠賢惠的母親繆鏡心先生。在我的印象里,她不僅容貌娟秀美好,而且性格極其溫和,從事小學教育五十年,在家鄉聲譽極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南通市政府委員和政協常委,卻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誣陷折磨而死。這是我一生不堪回首的、最悲痛的事。清貧的家庭生活,并沒有影響文學世家的樂趣。父親告訴我們,范家的風水好:院中的一口井,井水十分甘美的,有三百年的歷史,和整個天井結合起來算是一方碩大無朋的硯臺;而門外有一座越一千三百年的唐代寶塔——光孝塔,八角七級,算是一枝插入云霄的大筆。有著這樣的“筆硯”,還寫不出大塊文章嗎?父親教我們苦讀,所用的不是戒尺,而是言傳身教,是他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文人氣質、他的博聞強記和高尚的人格。他教我們兄弟三人作詩、論文,他吟哦的聲調沉雄悲涼,猶如風之入松,濤之入海,氣勢實在磅礴得很。我記得明代歸莊的《萬古愁曲》滔滔萬言,經過父親一吟,那簡直令人泣下;他吟鮑照的《蕪城賦》,悲壯激越,至“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我們都會感慨很久,沉浸于對千古興亡的懷想之中。我們兄弟都會作舊體詩詞,完全是靠這種耳濡目染而熏陶出來的,這恐怕比成年之后力學,花的力氣小,而理解得更深透。在科學和藝術上,我以為從幼年開始十分重要。這時的心靈沒有被沉重的生活和復雜的社會磨上老繭,柔嫩的、美好的心,對世界上的一切,都有最靈敏的感應。
范曾自述 作者簡介
范曾,一九三八年生,江蘇省南通市人。一九六二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歷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國務院學術評議組成員,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主任、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和文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終身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導師,青島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特聘教授等。一九八六年捐資建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大樓。出版有《范曾的藝術——獻給二○○○年》,《范曾詩稿》《范曾談藝錄》《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范曾》卷等。其自我評價為“癡于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
- 主題:
范氏能吹,不是一般的牛。他的畫不錯,他的詩文對聯一般。他的書法則不堪入目,雖有一體,也有粉絲如已故乒乓名將莊則棟,但有點江湖味。倒是他的祖宗范當世父子詩文更引人注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