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江村經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4103928
- 條形碼:9787204103928 ; 978-7-204-10392-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村經濟 本書特色
《江村經濟》于1981年被英國皇家人類學會授予該學科*高榮譽-赫胥黎獎章。
江村經濟 內容簡介
《江村經濟》是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根據1936年在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的調查資料編寫而成的學術著作。又譯《中國農民的生活》。作者詳盡地描述了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闡明了江村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境,以及與所在社區的社會結構的關系。本書詳盡的資料和客觀系統的描述,為國外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及其他讀者了解中國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出版后受到了人類學界和社會學界的重視。
江村經濟 目錄
江村經濟 節選
《江村經濟》是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根據1936年在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的調查資料編寫而成的學術著作。又譯《中國農民的生活》。作者詳盡地描述了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闡明了江村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境,以及與所在社區的社會結構的關系。《江村經濟》詳盡的資料和客觀系統的描述,為國外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及其他讀者了解中國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出版后受到了人類學界和社會學界的重視。
江村經濟 相關資料
插圖:如果把雙方的爭議看成一件經濟交易是完全不正確的。財禮并不是給女孩父母的補償。所有的聘禮,除了送給女方親屬的一部分外,這些聘禮都將作為女兒嫁妝送還給男家,而其中還由女方父母增添了一份相當于聘禮的財物。究竟女方的父母增添多少嫁妝,是較難估計的,但按照一般能接受的規則來說,增添的財物如果抵不上聘禮,那就是丟臉的事,女兒在新的家中的地位也將是尷尬的。尖銳而熱烈的協商本身具有雙重的意義。它是母愛與父系繼嗣這兩者之間斗爭的心理反映。就像人們所說的,“我們可不能隨隨便便地把女孩子給人家。”從社會學方面看,它的重要性在于,這些聘禮與嫁妝事實上都是雙方父母提供新家庭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為每一家物質基礎定期的更新。應當明確,從經濟觀點來看,女兒的婚姻對女方父母是不利的。女孩一旦長成,能分擔一部分勞動之后,卻又被人從她的父母手中奪走,而父母為了把她撫育成人,是花了不少錢的,所收下的聘禮并不屬于父母,這些聘禮要作為嫁妝陪嫁;此外,還要加上一份至少和聘禮相等的嫁妝在內。新娘婚后將要在她丈夫家里生活和勞動,這對她父母來說,是一種損失。再說女兒結婚后,她的父母和兄弟又對這門親戚承擔了一系列新的義務,特別是對女兒生的孩子將承擔更多的義務。在現實生活中,不論父方還是母方的親戚,都對孩子感到興趣,但由于是單系繼嗣,因而孩子對他母親方面的親戚承擔的義務較小(四章五節及五章二節)。
江村經濟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蘇吳江。1936年赴英留學,1938年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后任云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副教務長。1949年后歷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長、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職。曾獲美國馬林諾夫斯基紀念獎、英國皇家人類學會的赫青黎獎章、美國大英百科全書獎、日本福岡市亞洲文化大獎、菲律賓“麥格賽”社會領袖獎等槳項。主要著作有《江村經拼朱《民族與社會》、《生育制卿》、《行行重行行》等。
- 主題: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用樸實的語言將30年代中國江村社會清晰呈現,佩服作者的眼光和文筆。但是,這個版本閱讀差強人意,收藏的話不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