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阿斯塔菲耶夫散文選--外國名家散文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7530654415
- 條形碼:9787530654415 ; 978-7-5306-5441-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阿斯塔菲耶夫散文選--外國名家散文叢書 內容簡介
阿斯塔菲耶夫是一位享譽當代俄國文壇的著名作家。他的散文內容豐富,瑰麗多姿。無論是寧靜清新的田園情趣,還是泥濘坎坷的人生之旅,在他那充滿愛心的筆下往往都具有一種牧歌般的情調和韻律,令人陶醉,耐人咀含。《阿斯塔菲耶夫散文選》選譯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兩部作品《樹號》和《俄羅斯田園頌》,共計59篇。
阿斯塔菲耶夫散文選--外國名家散文叢書阿斯塔菲耶夫散文選--外國名家散文叢書 前言
20世紀的開端曾經無比美好、平和、進步,今天它正在走向自己的終結。除了眾多的苦難和悲劇之外,20世紀又奉獻給人類另一種可怕的磨難——孤獨。 過去人們曾經以為,擺脫掉過度緊張的和永無休止的農業勞動,逃離開令人生厭的農村之后,從邊遠閉塞的陰山背后來到歡樂喧鬧的城市里,進入巨大的工業企業的集體之中,這時候人們的生活也將會是集體性的,大家有如兄弟手足,和諧地生活在一起,不僅目標一致,任務一致。而且有共同的利益,盡享共同居住、共同欣賞、共同娛樂的快愉。 這樣虛幻的設想沒有實現。還有許許多多的設想,諸如向人類許諾說將會有光明未來、會有聞所未聞的繁榮和兄弟情誼等等,也都沒有實現。這使上帝創造的世界和上帝創造的人都驚詫不止。倒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奇觀,從來沒有人準確預見過的奇觀——孤單的人獨處于冷漠的人群之中。這是一種可怕的悲劇,是不可能指望會有任何美好結局的悲劇。它首先毀損了嘈雜而放縱的歐洲,隨后涌進了永久哨卡、被稱作俄羅斯的堅固的防波堤;而俄羅斯過去曾經不止一兩次地阻止歐洲和亞洲的各種進犯,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沖擊。 我以為,這種全人類的災難*少波及到偉大的中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進入城市之后,古老的人民在城市里也都居住在自己古老家庭修建的堅固無比的院墻里面。一個國家和它的人民,如果是具有牢固的家庭、古老的文化傳統并且熱愛勞動,那么它是很難被分割和摧毀的。可以摧毀和分割一個國家、奴役它的人民,即使它有強大的軍隊、威力無比的武器、專制的和可以鎮壓一切的管理機構和權力機構。想當年俄國就曾經被征服過;但是,已經連續80代閱讀偉大思想家和詩人孔子書籍的人民不可征服、不能奴役,盡管有過許多次這種企圖,有些企圖甚至導致流血,直至今日某些頭腦發熱的人也還沒有放棄大規模馴化即愚化人民的念頭。 對于那些多數居民已經喪失了勞動興趣的國家,那些把祖國歷史踏在腳下的國家,那些毀壞了古風和家庭、不再記得自己祖先的人民,那些不尊重生命和鮮血、失去了一些信仰甚至連上帝也不再相信的人民來說,偉大的中國鄰居的苦澀榜樣將會永遠發揮著教育作用。
不管怎樣,在這個國家里仍然積存著康復的精力,不是所有的俄羅斯人在所有各處都忘卻了對于啟蒙和自我完善的追求。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喜歡讀書的國家。處于半饑餓狀態的人民咀嚼的是書籍,為了買書他們花費掉手中*后的一點點錢,這個國家里發行的千百萬冊圖書仍然不能填滿書的饑饉,難以滿足讀書的需求。
我看到過許多吃得很飽、保養極好而且自我感覺良好的國家。那里從孩子到老者,人人都跑步,做體操,鍛煉身體,關心自己的健康。那里,居住在現代化設施宅邸里的人們準時就寢,準時起床。在那里,舉目四望,全是自動化的設備、各種供消遣游樂的設備和送貨到家的營養豐富的食品。但是,在豪華的家庭住宅里卻沒有書籍,或者只有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書本——養生良方、飲食保健須知和性生活指南之類。
一雙雙無神的眼睛,除了關懷自我之外,對一切人、一切事情全都漠然視之。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時,我正在一個非常繁榮發達的國家訪問。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也不能使這個國家和這里的人民激動。沒有人流淚,人們在喝自己的啤酒和咖啡,斜睨著電視屏幕里燃燒的飛機,同時繼續喝著飲料,輕聲地、平靜地談論著剛剛發生的事件。
可是在俄羅斯,人們為喪生的美國航天飛行員們哭泣,痛苦地哭泣著,如同當年我們的宇航員不幸罹難時一樣悲哀。
仍然富有同情心的人民,仍然鐘愛自己所親切的一切的人民,永遠也不會滅亡;這樣的人民,他們孤獨的癖性并非不可以改變,而對文明和上帝的眷戀卻給人以希望。
為了愚弄俄國人,使他們喪失記憶,把足以毀滅人類的種種“新”思想塞進他們的頭腦里,有些人可謂煞費苦心。盡管如此,俄羅斯人民當中永遠存在著對祖國語言的鐘愛之心;對祖國文學的一片癡情永遠沒有泯滅。俄國文學向全世界奉獻了果戈里、托爾斯泰、陀斯托耶夫斯基、普希金、契訶夫、葉賽寧、肖洛霍夫、特瓦爾多夫斯基、普利什文。
而且,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時期也沒有使現代藝術家喪失對許多偉大作家的尊敬。俄羅斯的文學傳統并不受新的傾向和通常粗陋的國外新潮的支配。俄羅斯文學幾經跌宕起伏,受到多層次書刊檢查的可怕壓力,基本上保住了生命,站穩了腳跟。不僅如此,它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不是單純保存住了文化傳統的初衷,而且發展了這種傳統。戰爭中一代作家的創作便是*光輝的證明,這些作家是:維克多·涅克拉索夫、瓦西里·貝科夫、尤里·邦達列夫、葉甫蓋尼·諾索夫、維克多·庫羅奇金、康斯坦丁·沃羅比約夫、亞歷山大·特瓦爾多夫斯基、尤利·岡察洛夫、伊凡·阿庫洛夫以及其他許多人。還有被人稱作“農村散文”的作品,這是受壓制和迫害的文學當中的一支突起的異軍,它敢于暴露貧困落后的俄羅斯農村生活的痛苦現實。當自由的西方在為“新小說”的優勢爭論不休時,在他們誨淫誨盜的書刊里大肆宣揚性解放時,俄羅斯的文學復活了,我們祖國的文學昂然挺立,保衛自己的人民,其藝術水平之高超使早已給俄羅斯文學判以死刑的世界震驚、恐慌、贊嘆。世界重新發現了未被任何人預見到的俄羅斯文學的騰飛和升華,看不到它和不承認它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俄羅斯人過去的生活從來都很艱辛,革命后又一度陷入極端。他們在工廠里、在屬于自己的很小的一塊自留地上,為日常瑣事忙忙碌碌,一生有一半的時間要在排隊中浪費掉,排隊購買食品、排隊乘車、排隊生孩子、排隊看醫生,甚至于去盥洗室也要排隊。苦惱的、厭煩了的俄羅斯人用來讀書、看戲、聽音樂和參觀展覽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俄羅斯文學一向非常敏感,能夠細致入微地洞察到人民的情緒,了解人民生活中的落差,不停地探索、追尋同自己的讀者接近的途徑,贏得讀者的關注,并且捍衛已經得到的這種被關注的權利。
文學中產生了新的體裁,果戈里和普希金的古典傳統得到了發展——微型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本世紀初時,伊凡·蒲寧、亞歷山大·庫普林、馬克西姆·高爾基、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和其他許多作家創作了大量這類體裁的優秀作品。
偉大的中國文學中早已熟悉短小精悍的抒情作品。俄羅斯文學中,這類作品由屠格涅夫成功地加以體現過。現在,人們生活緊張,疲于奔命,形勢瞬息萬變,往往又是命途多舛,在這樣的時候,短篇抒情作品重新又在讀者中間引起了廣泛的反響。讀者對于這類作品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偏愛。屠格涅夫的出版人把這些短小的作品稱作“散文詩”,這些作品便以散文詩這一稱謂進入了祖國的文學史。我們祖國的一些固執的和通常是粗通文墨的寫作者也經常使用這個崇高的而且有多層含義的詞,但是有才華的作家則不敢向這樣的功勛攀緣。他們在尋覓自己的稱呼。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把自己的短小散文作品叫作《小品集》,弗拉基米爾·索洛烏欣稱作《掌上珠璣》,尤利·邦達列夫叫作《瞬間》,弗拉基米爾·克魯平叫做《種子》,瓦西里·別洛夫稱作《沃洛格達的港灣》和《和諧》。我把自己的這類作品稱作《樹號》。
在大面積開墾、耕耘、播種的中國,也許不再有原始森林了。可能在人跡罕至的深山中還會有一些,所以我不得不向中國讀者解釋一下“樹號”這個詞的詞意。
這是俄羅斯的一個古詞,它產生于俄羅斯全境都覆蓋著少有人煙的原始森林的時候。人們在征服俄羅斯和西伯利亞的空間時,要在泰加林里穿行。為了不至于迷路,常常用斧頭在樹上砍些記號。先行者砍上一個樹號,走一段距離之后再砍上一個,距離則剛好能夠看到前一個樹號那么遠近。俄羅斯的不同地區砍在樹上的記號叫法也不同。在西伯利亞叫作樹號。過去人們就是循著這些樹號在泰加林里行走,踏出了小徑,后來開出了大路,在大路的盡頭開辟了冬營地,緊接著出現了村落、村莊、修有教堂的小鎮,隨后便出現了城市。目前,泰加林里的人、獵手、地質工作者、林業工作者仍然還沿用砍樹號的方法。
“砍出來的記憶的記號”,一位讀者在來信中這樣稱呼我的《樹號》。我想這是準確的。我從來不記日記,也沒有札記本。“聰慧的思想很少光顧我的頭腦,所以不需要任何記事本。”有一位愉快的人這樣說。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一個人永遠需要與人交談,否則這個世紀*可怕的病癥——孤獨將會使他窒息。所以現代藝術家竭力尋找與現代讀者溝通的途徑。我也在尋找這些途徑。從讀者的反映和批評界的意見來看,蘇聯的讀者當中有不少的知音、聽眾,愿意與我進行親切的對話,愿意從容地閱讀我的書并且獨自去思考我們的生活和全人類的生活。
相信在中國讀者中我一定會找到知音。中國偉大的文化和偉大的文明使我懷有這種希望。在這個國家里抒情散文和抒情詩也如同在俄羅斯一樣,總是受到讀者的歡迎。中國的文化和文學被人民所接受和理解,它保存了下來而且傳到了今天。我們,現代蘇聯作家是這個文化的有作為的學生。
維·阿斯塔菲耶夫
1990年11月23日
于克拉斯諾雅爾斯克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