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慈禧外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400077
- 條形碼:9787513400077 ; 978-7-5134-000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慈禧外紀 本書特色
《慈禧外紀》原名china under the empress dowager(直譯《皇太后治下的中國》),作者系當時英國《泰晤士報》駐上海記者濮蘭德(j.o.p.bland,1863—1945年)和漢學家白克好司(edmund backhouse,1873—1944年),1910年在美國在費城和英國倫敦同時出版。1914年,該書由翻譯家陳冷汰譯成中文,同年8月由中華書局在上海出版發行,后多次重印和再版。
由于作者長期在中國工作和生活,曾耳聞目睹不少重要事件,與上層人物多有接觸,掌握了大量的內部材料,并閱讀過部分“宮廷秘檔”和私人信札,因此書中對官場生活乃至“宮闈內幕”,都有比較詳盡的記述。
慈禧外紀 內容簡介
《慈禧外紀》作者系當時英國《泰晤士報》駐上海記者濮蘭德和漢學家白克好司,1910年在美國在費城和英國倫敦同時出版。
由于作者長期在中國工作和生活,曾耳聞目睹不少重要事件,與上層人物多有接觸,掌握了大量的內部材料,并閱讀過部分“宮廷秘檔”和私人信札,因此書中對官場生活乃至“宮闈內幕”,都有著比較詳盡的記述。該書一經面世,便在西方轟動一時,此后百余年間,一直成為頗受中外史學界關注的經典之作。當然,這本書問世后爭議也不曾間斷,人們主要圍繞書中材料的真偽,各執一詞,莫衷于是。
此次重新出版,我們以中華書局1915年版為底本。內容以忠實于原譯本為原則,但考慮到當前讀者的需要,主要做了以下修訂: 1、對原書進行了重新標點,改正了個別明顯的錯誤。 2、對原書中某些不甚準確、或讀者不易理解的內容,以注釋的形式予以適當解釋。 3、為確保內容的準確性,對原書引用的諭旨,均依據《清實錄》進行了一一核對、訂正。 4、書中的公歷日期,均改用阿拉伯數字形式。 5、與內容相對應,此次共選配70余幅稀見的圖像資料,以便讀者在閱讀時相互參照。
慈禧外紀 目錄
第二章 巡幸熱河
第三章 載垣逆謀
第四章 首次垂簾
第五章 曾國藩及太平天國之滅亡
第六章 太監
第七章 禮節問題
第八章 穆宗之親政及其崩
第九章 吳可讀之尸諫
第十章 慈安太后之崩及恭王之罷黜
第十一章 慈禧歸政
第十二章 戊戌維新之動機
第十三章 百日變法
第十四章 戊戌政變
第十五章 慈禧再訓政
慈禧外紀 節選
《慈禧外紀》原名China Lruder the Empress Dowager(直譯《皇太后治下的中國》),作者系當時英國《泰晤士報》駐上海記者濮蘭德(J.O.P.Bland,1863-1945年)和漢學家白克好司(Edmund Backhouse,1873-1944年),1910年在美國在費城和英國倫敦同時出版。1914年,該書由翻譯家陳冷汰譯成中文,同年8月由中華書局在上海出版發行,后多次重印和再版。由于作者長期在中國工作和生活,曾耳聞目睹不少重要事件,與上層人物多有接觸,掌握了大量的內部材料,并閱讀過部分“宮廷秘檔”和私人信札,因此書中對官場生活乃至“宮闈內幕”,都有著比較詳盡的記述。該書一經面世,便在西方轟動一時,此后百余年間,一直成為頗受中外史學界關注的經典之作。當然,這本書問世后爭議也不曾間斷,人們主要圍繞書中材料的真偽,各執一詞,莫衷于是。此次重新出版,我們以中華書局1915年版為底本。內容以忠實于原譯本為原則,但考慮到當前讀者的需要,主要做了以下修訂:1、對原書進行了重新標點,改正了個別明顯的錯誤。2、對原書中某些不甚準確、或讀者不易理解的內容,以注釋的形式予以適當解釋。
慈禧外紀 相關資料
插圖:慈禧三弟桂祥為一最著名之無賴,獨不肯遵警部規章,故使其仆從犯法,以示體面。一日桂祥之家人,復專橫犯法,警吏拘之。徐世昌聞知此事,立命釋放。桂公大怒,必欲警部尚書親身陪禮。警部尚書三次往謁,皆拒而不見。其后直至院內,叩頭陪禮,此事始罷。據北京人謠傳徐世昌為東三省總督,為郵傳部尚書,升軍機大臣,皆此貴族之勢力。后慈禧太后聞之,復免徐世昌軍機之職,使仍往奉天,此又一事。可見慈禧偏袒,不顧地方行政之困難也。慈禧太后之母,守節多年,住錫拉胡同,距公使館甚近。至其女為后,遂得封為公爵夫人,頗有才能,嫻習禮節,嶄然出于眾人。歿后,與其夫合葬于城西,即在西人跑馬場左近。慈禧為其父母建造牌樓,及大理石之建筑物,以表孝心。當1902年即光緒二十八年,由西安歸,過正定,坐火車回京,擬由京漢鐵道。臣工諫止,以經過慈禧父母墳墓,不下則為失禮。慈禧聞之,遂改道繞南,臣下皆稱贊之。慈禧太后幼年無事可述,其親戚中有一人,名榮祿者。此人后來輔佐慈禧多年,同濟艱難,乃一極有關系重要之人也。有人云榮祿幼時曾與慈禧定婚,此言恐不確。但榮祿輔政之時,其權力之大,遠過諸臣之上,其寵用可知也。慈禧心思靈敏,突過于人,其熱心政權,亦獨秉特性。其天資之卓絕,性情之堅毅,加以一生經歷之多,艱難困苦,險阻備嘗,此其所以成為偉人也。年16歲時,五經成誦,通滿文,二十四史亦皆瀏覽。嘗有史臣在旁諷誦,故能通古今治亂大勢,又能詩善書畫,有此聰明學問,故能久攬大權。
慈禧外紀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濮蘭德 (英國)白克好司 譯者:陳泠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