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月亮看見了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被淹沒在“童話大師”光輝中的光輝之作。多少年來,它只被當作一篇不太“地道”的童話被我們偶爾翻閱。當我們唱著《一樣的月光》、《當時的月亮》,誰都不曾想到,在這樣一篇短短三萬余字的文章里,月光失去了被人們共同賦予的浪漫色彩,成為一位悲天憫人的存在于“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之間的觀照者。我不知道為什么文章正好是三十三夜,就像不知道為什么同樣是高高懸掛的月亮,卻會放射出如此迥異的光芒,照亮世界的各個城市與角落。在月亮一夜一夜的敘述中,我們看到了繁華巴黎的盧浮宮里那位蒼老堅強的婦人,看到了河邊為愛人深夜祈禱的女子,看到了鄉村小鎮里農家小孩的天真爛漫和簡易劇院里上演的“官高一等”的丑陋行徑,看到了城市角落里的落魄妓女和荒原山丘上的飲酒詩人,也看到了遷徙途中的逃難農民和那個絕望失戀的小丑演員……
月亮看見了 內容簡介
《月亮看見了》是由安徒生的33則唯美故事配上他的繪畫作品組成。1827年,安徒生回到哥本哈根,他在城北一條小巷里租了一間小閣樓棲身,閣樓的墻上有一扇窗子,在寂靜和寂寞的夜晚,月光從那里射進來,他浮想聯翩,編織出后世傳唱的詩篇。
安徒生在《沒有畫的畫冊》里,用文字和語言放飛了他的幻想,把我們帶到了世界的許多角落,分享他的喜悅和悲傷。這是一本寫給成人的“人生童話”,是他用文字的筆作出的畫。
這里包括33篇小品文,其中有20篇是在1840年以一個小冊子的形式出版的,1855年又加進了13篇,合成一個更大的集子出了新版本。所以這些作品是安徒生在15年間陸續寫成的。在這期間他旅行了許多國家,也看到一些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人生——當然也有了對人生不同的體會和感受。這些體會和感受,作者用極簡潔的筆觸,極為深刻地表現了出來。實質上它們每一起都是優美的詩——一種用童話的形式所寫的詩。
詩只能由讀者自己去體會,任何解釋都是多余的。
月亮看見了 目錄
第二夜
第三夜
第四夜
第五夜
第六夜
第七夜
第八夜
第九夜
第十夜
第十一夜
第十二夜
第十三夜
第十四夜
第十五夜
月亮看見了 節選
《月亮看見了》是由安徒生的33則唯美故事配上他的繪畫作品組成。1827年,安徒生回到哥本哈根,他在城北一條小巷里租了一間小閣樓棲身,閣樓的墻上有一扇窗子,在寂靜和寂寞的夜晚,月光從那里射進來,他浮想聯翩,編織出后世傳唱的詩篇。安徒生在《沒有畫的畫冊》里,用文字和語言放飛了他的幻想,把我們帶到了世界的許多角落,分享他的喜悅和悲傷。這是一本寫給成人的“人生童話”,是他用文字的筆作出的畫。這里包括33篇小品文,其中有20篇是在1840年以一個小冊子的形式出版的,1855年又加進了13篇,合成一個更大的集子出了新版本。所以這些作品是安徒生在15年間陸續寫成的。在這期間他旅行了許多國家,也看到一些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人生——當然也有了對人生不同的體會和感受。這些體會和感受,作者用極簡潔的筆觸,極為深刻地表現了出來。實質上它們每一起都是優美的詩——一種用童話的形式所寫的詩。詩只能由讀者自己去體會,任何解釋都是多余的。
月亮看見了 相關資料
博爾赫斯:《月亮看見了》飽含一位偉大的作家,對人類生活的終極關懷與思索。 張愛玲:《月亮看見了》像是舊棺上的一頂華蓋,抬襯了一位偉人的一生。 杜拉斯:《月亮看見了》之前,安徒生是個童話大師,《月亮看見了》之后,他還多了一個詩人的頭銜。
月亮看見了 作者簡介
安徒生(Anderson,1805—1875)丹麥作家,童話大師。 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受過大學教育。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愿服役,抗擊拿破侖•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后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臺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潤被解雇。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于演出,沒有為劇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于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書,有些故事表現了善和美必勝的樂觀信念,有些則非常悲觀,結局極為不幸,他的故事之所以有著強烈吸引力,部分原因是他們同情不幸者和流浪者。他還寫過戲劇、小說、詩歌、游記和幾本自傳。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