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版權信息
- ISBN:7506039818
- 條形碼:9787506039819 ; 978-7-5060-398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本書特色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編輯推薦: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為什么我們的企業過得這么難?為什么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為什么我們看不起病?不是中國人不勤勞。是我們的生活太難。和所有《郎咸平說》不同。和百姓*想讀的一樣。這就是*好看的《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本書的**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么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本書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么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本書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么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本書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么中國的環境這么糟。本書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么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這是過往出版過的所有《郎咸平說》中*精彩的一本。這是*緊扣熱點、*貼近民生的一本《郎咸平說》。說它緊扣熱點,是因為百姓在生活中所見所聞的熱點事件,富士康、霸王洗發水、大蒜和綠豆價格、地溝油、電視相親、房價新政、醫改和教改,郎咸平都做了*精辟的解讀。說它貼近民生,正如郎咸平在書中說,在中國做事難,做人難,過日子更是難。中國經濟的問題錯綜復雜,老百姓怨聲載道。這些問題看來都是些很簡單,卻又解決不了的問題。為什么?不是我們的干部不聰明、不能干,而是他們在做決策的時候總是只看到表面現象,奉行的原則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來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本質的問題。其實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是非常具體的,說白了就是收入低、物價高、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和其他泛泛而談的書不同,郎咸平特別挑了十六個百姓*關心的話題,對每一個話題都深入研究了*根本的本質問題,因為只有了解本質,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決問題。多媒體多渠道推廣:A,《郎咸平說》,全國60家電視臺全程加油。B,通稿專訪,全國100家平面媒體同期宣傳。C,新浪郎咸平微博,國內外10萬粉絲力挺。D,騰訊“郎視野”全線推廣,100位學者助陣。*緊扣熱點、*貼近民生的一本《郎咸平說》字字句句,說出百姓心中所痛。近在眼前,你身邊的利益代言。《郎咸平: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5個大主題,16個小主題,說到中國人的心坎上。一說民生,二說三改,三說企業,四說環境,五說政府,說得中國人熱血沸騰!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內容簡介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一共五個部分。《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么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后,我們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們工作不努力嗎?我們不夠節儉嗎?都不是。 第二,為什么我們什么東西都比美國貴。美國人實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萬美元,我們呢?才幾千美元,而且美國幾乎什么都比中國便宜。 第三,為什么我們的蔬菜價格這么貴。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蒜和綠豆的問題了,而是一般蔬菜價格也像股價一樣大幅度的變動,搞得這些小菜販子賣菜像玩股票一樣。 第四,為什么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現在連吃個飯都不安心,本書找了地溝油的例子來做解讀,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這個地步,我們的社會道德出現什么問題了? 第五,為什么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霸王洗發水事件和云南白藥事件釀成軒然大波,還有三聚氰胺也死灰復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銷售,這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驚心動魄。 第六,為什么我們年輕人沒有出頭的機會。電視相親攪起了驚濤駭浪。一群偽君子揮起道德的巨劍指向我們的年輕人,說他們拜金。可是我們的社會給年輕人往上爬的機會了嗎?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么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第七,為什么我們的醫改這么難。全世界的醫改都難,這不是中國的專利。但是2010年美國的醫改給了我們一個啟發,那就是醫改成功的關鍵是必須斬斷醫生和藥廠的掛鉤。 第八,為什么我們的教改這么難。大陸的教改是屬于重度偏離的那一種,但是香港幾乎無為而治的教育體系,竟然成了成功的典范。 第九,為什么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一:火山理論。中國雖然是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的一個,但卻是全世界幾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設經適房和廉租屋的國家。 第十,為什么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二:重慶模式。2010年6月七大部委聯合推出的重慶模式給了我們一絲希望。重慶模式或許是中國地產未來發展的方向。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么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 第十一,為什么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劇。富士康十三名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震動了全中國的老百姓。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富士康背后真正的元兇蘋果電腦。 第十二,為什么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吉利收購沃爾沃。實在不知道李書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還是棄婦。我們的企業是一批批地走出去,又一批批地倒下。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么中國的環境這么糟。 我們國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說被誤導到了節能減排的領域。氣候變暖就是個驚天大謊言。今天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節能減排,而是: 第十三,為什么我們的垃圾問題這么嚴重? 第十四,為什么我們的水資源問題這么嚴重?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么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 第十五,為什么美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5月份,“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結果是讓美國透過匯率大戰拿走了我們8 000億元的新能源市場! 第十六,為什么德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7月份,德國代表團來了,透過和美國類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讓中國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合同。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目錄
**章 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
一、*長的工作時間VS*低的工資收入
二、“被增長”的財富速度:跑不過CPI,也跑不過GDP
三、是誰讓我們如此辛苦
四、我們能給貧窮者什么希望
第二章 為什么我們什么都比美國貴
一、可憐的越窮越貴:中國人的“偽幸福生活”二、一切皆因沒有藏富于民
三、如今我們已做錯了選擇
四、誰拿走了我們的資源
第三章 為什么我們的蔬菜這么貴
一、張悟本,怎么就成了“神醫”
二、別炒股了,炒大蒜和綠豆吧
三、當青菜坐上過山車
四、我們的模式錯在哪里
五、從新奇士模式看產業鏈整合
第四章 為什么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
一、百倍于砒霜?黑暗下的黃曲霉素
二、偽裝下的地溝油:辨別難似“哥德巴赫猜想”三、地溝油,中國“*完美”的產業鏈?
四、日本模式,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五、地下產業如何走進陽光
第五章 為什么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
一、就在你身邊的虛假宣傳:霸王洗發水和云南白藥牙膏
二、我們究竟錯在哪里
三、媒體的底線:誰來捍衛我們的利益
四、什么才是正確的政府角色
第六章 為什么我們的年輕人沒有出頭機會
一、被扭曲的相親產業鏈
二、扯開遮羞布并不是我們的目的
三、沒有靈魂的拜金主義者?
四、拜金與笑貧的辛酸背后
第二部分 為什么我們的醫改、教改、房改這么難第七章 為什么我們的醫改這么難
一、我們的醫改還在半空
二、美國如何踏進醫改“雷區”
三、我們為什么看不起病
四、他山之石:醫改成功靠什么
五、逼出來的“高州經驗”
第八章 為什么我們的教改這么難
一、教改=折騰教授?
二、大學再大卻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三、大學的錢應該怎么花
四、誰來推倒大學的圍墻
第九章 為什么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
一:火山理論一、“火山”之下,我們的出路在哪里
二、封堵火山的天外來石?
三、美國房產稅,為的是藏富于民
四、我們的房產稅,到底藏富于誰
第十章 為什么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二:重慶模式一、火山理論遇到重慶模式
二、什么是重慶模式的殺手锏
三、重慶模式,化解火山危機的希望?
四、廣東經驗,大刀揮向何方第三部分 為什么我們的企業過得這么難
第十一章 為什么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劇。
一、“富士康悲劇”的幕后兇手
二、到底是誰剝奪了我們的尊嚴
三、什么是拯救富士康的希望
第十二章 為什么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吉利收購沃爾沃。
一、沃爾沃:“美婦”還是“棄婦”?
二、汽車跨國并購:解不開的魔咒
三、西方工會:吉利心中永遠的痛?
四、又一幕悲劇在上演?
第四部分 為什么我們的環境這么糟
第十三章 為什么我們的垃圾危機這么嚴重
一、垃圾圍城,什么才是我們*大的危機
二、究竟是誰制造了這些垃圾
三、日本的反省:經濟增長錯在哪里
第十四章 為什么我們的水資源危機這么嚴重
一、“人就水”還是“水就人”:深藏在水資源短缺背后的玄機
二、生產方式:水污染的極惡者
三、“壞人”監管“壞人”才是*好的?
四、要“治水”,先“治人”?
第五部分 為什么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
第十五章 為什么美國人這么不講理
一、“籃球外交”,來者不善
二、買單新能源?中國欠了誰
三、美國給了我們什么意外
四、奧巴馬的雙簧五、8 000億,就這樣拱手讓人了
六、我們的讓步,何時才能叫停
第十六章 為什么德國人這么不講理
一、又一個龐大的代表團來了
二、德國,一個我們并不真正了解的對手
三、5 000億,德國人的又一個目標
四、市場經濟地位到底有多難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節選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一共五個部分。《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么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后,我們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們工作不努力嗎?我們不夠節儉嗎?都不是。第二,為什么我們什么東西都比美國貴。美國人實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萬美元,我們呢?才幾千美元,而且美國幾乎什么都比中國便宜。第三,為什么我們的蔬菜價格這么貴。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蒜和綠豆的問題了,而是一般蔬菜價格也像股價一樣大幅度的變動,搞得這些小菜販子賣菜像玩股票一樣。第四,為什么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現在連吃個飯都不安心,本書找了地溝油的例子來做解讀,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這個地步,我們的社會道德出現什么問題了?第五,為什么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霸王洗發水事件和云南白藥事件釀成軒然大波,還有三聚氰胺也死灰復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銷售,這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驚心動魄。第六,為什么我們年輕人沒有出頭的機會。電視相親攪起了驚濤駭浪。一群偽君子揮起道德的巨劍指向我們的年輕人,說他們拜金。可是我們的社會給年輕人往上爬的機會了嗎?《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么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第七,為什么我們的醫改這么難。全世界的醫改都難,這不是中國的專利。但是2010年美國的醫改給了我們一個啟發,那就是醫改成功的關鍵是必須斬斷醫生和藥廠的掛鉤。第八,為什么我們的教改這么難。大陸的教改是屬于重度偏離的那一種,但是香港幾乎無為而治的教育體系,竟然成了成功的典范。第九,為什么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一:火山理論。中國雖然是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的一個,但卻是全世界幾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設經適房和廉租屋的國家。第十,為什么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二:重慶模式。2010年6月七大部委聯合推出的重慶模式給了我們一絲希望。重慶模式或許是中國地產未來發展的方向。《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么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第十一,為什么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劇。富士康十三名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震動了全中國的老百姓。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富士康背后真正的元兇蘋果電腦。第十二,為什么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吉利收購沃爾沃。實在不知道李書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還是棄婦。我們的企業是一批批地走出去,又一批批地倒下。《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么中國的環境這么糟。我們國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說被誤導到了節能減排的領域。氣候變暖就是個驚天大謊言。今天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節能減排,而是:第十三,為什么我們的垃圾問題這么嚴重?第十四,為什么我們的水資源問題這么嚴重?《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么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第十五,為什么美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5月份,“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結果是讓美國透過匯率大戰拿走了我們8 000億元的新能源市場!第十六,為什么德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7月份,德國代表團來了,透過和美國類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讓中國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合同。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相關資料
第一章 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被增長”的財富速度:跑不過CPI,也跑不過GDP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的GDP在大幅上升,但是居民儲蓄的上升卻非常緩慢。如果儲蓄是一個財富衡量指標的話,那我們這幾年的GDP盡管是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的,但卻跟我們老百姓的關系不是很大,因為老百姓的財富并沒有增加多少,也就是說,我們老百姓財富的增長速度和我們GDP的增長速度差距越來越大。讀者可以問問自己,我對我的收入滿意嗎?我的收入能夠應付我的生活支出嗎?大家基本上都會說,收入總是跟不上支出的步伐,因為我們總覺得自己入不敷出、捉襟見肘。我們的收入既跑不過GDP(見圖1-4),更嚴重的是我們的收入竟然也跑不過CPI。在相同的起跑線之后,跑得最慢的就是我們的收入了。圖1-4 中國人年均儲蓄和?均GDP增長率的比較圖(圖中上面的線條是人均GDP,下面線條是人均儲蓄)茅于軾曾經問過這么一句話:“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最勤勞的,可是我們卻是不富裕的?”這是什么原因?包括咱們政府和企業的領導人、首長去非洲考察工作,給非洲的幾個國家題詞,按照咱們的慣例,領導們題詞都會說:“勤勞、勇敢的中非人民友誼長青,友誼萬歲!”看到這個,非洲領導人就不干了,他們說,你們中國人勤勞,我們非洲人不勤勞,我們只勇敢。看到沒有?非洲人民可不認為你說他們勤勞,是在稱贊他們的。想想看,金融危機之后,珠三角又出?“民工荒”,99%的企業缺工人。后來有很多人分析了原因,發現這不是簡單的因為訂單增多了,而是因為工人對工資不滿意,工資實在是太低了。近10年,東莞的工資基本上都是770~900元月薪,包吃住,10年都沒有怎么變化,但是這10年來的通貨膨脹卻在大幅度增長,所以我們的農民工越來越窮,我們也就成了全世界收入最低而工作時間最長的民族了。我們的“農一代”是非常勤勞的,為了770~900塊的薪水,他們愿意出來打工,因為在他們的家鄉有著嗷嗷待哺的妻兒們,所以他們能夠忍受低工資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可我們的“農二代”可不是這樣的,他們可不想為這點小錢打工。而且“農一代”還都不舍得讓自己的兒女出來打工,太苦太累不說,也掙不了什么錢。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毒瘤,想想看,如果說我們國家薪資上不去的話,儲蓄也就上不去,那我們怎么增加消費呢?我們國家目前所推動的任何鼓勵消費政策都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老百姓太貧窮了。對于政府來說,必須要先使老百姓富裕,才能夠推得動消費。現在很多老百姓都有這種錢包的危機感,總覺得自己的支出永遠要比收入多。在錢包危機感之下,中國“80后”現在面臨著這個工資低、物價高的現狀,就調侃自己說:“三十難立、四十迷惑、五十聽天由命”。我發現中華民族其實是個非常幽默的民族,在這么困難的環境之下還能這樣自我解嘲,實在讓人感到心疼。經濟學的真相:13個嚴重的經濟學謬誤我們先看一個慣常的錯誤理解:租金管制可以預防通貨膨脹。這一觀點可以這么解釋:因為租金進入并深深影響著生活費用,租金的增長將迅速導致工會要求一個更高的工資,因此將使當前的生產成本增加,商品現行價格增長。通常,經濟學意義上任何商品的短缺都將引起其價格的上漲。這就迫使公眾節省對這一商品的使用,同時使私有企業增加其供給變得有利可圖。假如價格急劇上漲的一個后果是使窮人遭受到困難,那么緩解這一困難的一個簡潔而又更加公平的方式,就是依賴一般財政收入的直接現金轉移支付。而租金管制這一替代政策會導致不良的社會影響,房東作為一個階層,而不是社會整體,卻要去對社會上很大比例的房客進行補貼。另外,當租金被廣泛認為會有一個急劇的上漲時,租金管制會在一定時期內減少勞動力的變動,這將阻礙私人企業在工人階級住房方面的投資,也會使現存受管制房屋的存量急劇下降。我們沒有討論對窮人實行直接補貼的政策可行性。我的觀點是這種直接補貼的方法所產生的成本將遠遠少于我們所熟知的租金管制體系產生的費用,更為確定的是,它將受到較少的社會抵觸,也無需建立處于租金限制法之下僵硬的法律機器。作為政治問題,大家很可能認為租金限制法律相對來說更容易制定,也更具有吸引力,能夠普遍地被大部分選民當作幫助窮人的一種“劫富濟貧”的方式來接受。但是當經濟學家或者任何科學家根據“政策可行性”去推進或者證明這一政策合理性的時候,結果將是令人郁悶的。學者的工作是為公眾指出并盡可能清楚的預見可以被選擇的替代性政策的主要影響。如果這一工作被公正的做出來,那么將有效地把更受歡迎的經濟結果告知相關公眾,而假如有更加溫和的措施被提出來用于處理當前的一些社會問題,那么,這種方法的使用將增加更為明智的替代性經濟政策最終流行的可能性。本文摘自[英]E.J.米香(E.J.Mishan)的《經濟學的真相:13個嚴重的經濟學謬誤》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作者簡介
郎咸平: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他的著作有: ①“郎咸平說”系列(《公司的秘密》《熱點的背后》《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金融超限戰》《誰在謀殺中國經濟》《誰在拯救中國經濟》《新帝國主義在中國》《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 ②“財經郎眼”系列(《我們的痛苦和希望》、《年度經濟熱詞解讀》《需要了解的經濟問題》《經濟泡沫下的生存》); ③“郎咸平案例”系列(《操縱》《運作》《整合》《突圍》《誤區》《科幻》《產業鏈陰謀I》《產業鏈陰謀II》《產業鏈陰謀III》); ④“郎咸平學術文選”; ⑤“郎咸平音像”系列。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