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方塊壯字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5110414
- 條形碼:9787105110414 ; 978-7-105-11041-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方塊壯字研究 本書特色
《方塊壯字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中國少數民族古文字文獻研究系列叢書
方塊壯字研究 目錄
方塊壯字研究 節選
《方塊壯字研究》內容簡介:方塊壯字是壯族人民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中一種有代表性的、極具特色的文化現象。對方塊壯字的研究,是當代壯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將壯族文化從邊緣文化推向中心文化的重要步驟。
方塊壯字研究 相關資料
插圖:根據上述理由,韋氏相信,方塊壯字“在過去是曾經通用過的,直到后來才逐漸為漢字所代替”。韋氏的第二個觀點涉及了方塊壯字的起源年代。他估計,方塊壯字產生于唐代。根據是:1.中原經濟文化大規模向南發展,是從唐朝開始。壯族人在這一時期借用漢字來創造方塊壯字是有可能的。2.漢人漢籍在漢代就已開始用漢字來記錄壯語,如楊雄的《方言》以及相傳的《越人歌》等,但其中標記壯語詞的都是漢字獨體字,僅僅是唐代方塊壯字的前身,尚未成為通行文字。3.從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的記載看,方塊壯字在宋代已在壯族人中間應用。可是,由開始產生到實際應用要經一段漫長的過渡期,由此可以推測,方塊壯字大約產生在唐代。同時唐代南詔存在的許多新造的方塊字也可印證。4.現在流傳的壯歌唱本中有董永行孝的故事,文體和故事內容跟在敦煌千佛洞所發現的唐代變化殘卷相類似。5.方塊壯字字音多為隋唐音。6.壯字音讀隨方言的分化而發生變化,但字體卻始終如一。這表明,方塊壯字產生于壯語未分化成方言之前。韋氏的第三個觀點涉及了方塊壯字的造字法,他總結出了方塊壯字的7種造字法,即1.借音;2.音義兼借;3.借義;4.自造的形聲字;5.自造的會意字;6.借字;7.自造的方塊字。他認為,在這7種字中,第l類的數量最多,第2、3、4類的字次之,第5、6、7類的字較少。另外,他還將這7種字和日文中的漢字比較,發現第1、2類相當于日文的“音讀”;第3、6類相當于日文的“訓讀”;第4、5、7類相當于日文的“國字”。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