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貞觀政要-新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107236
- 條形碼:9787802107236 ; 978-7-80210-72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貞觀政要-新解 本書特色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史書,集中描述太宗皇帝與群臣共同打造繁華帝國的重要關鍵,其中包括領導之術、人才之育、決策之方和修養之要等等,既是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建立空前強大的天可汗帝國的歷史記錄,又蘊含著豐富的治國安民的政治觀點和成功的施政經驗。這本《新解貞觀政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了《貞觀政要》對民本思想、廉潔從政、重才思想、廣開言路、管理方略等治國為政策略的解釋。
貞觀政要-新解 內容簡介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撰寫的一部政論性的史書,它以記言為主,記錄了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于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等。此外也記載了一些當時實行的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書中所總結的以民生為本、以德治國等治國理念;誠心納諫、仁心仁政等領導方法和決策藝術;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等人才選拔藝術;天下為家、戒奢戒貪、善始善終等修養藝術等等,至今都值得各級領導者、管理者借鑒。
《新解貞觀政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了《貞觀政要》對民本思想、廉潔從政、重才思想、廣開言路、管理方略等治國為政策略的解釋。
貞觀政要-新解 目錄
舟、魚與水之關系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貴順物情
“割股啖腹”說
張玄素的論據
李世民吃蔬菜素食
弓喻
第二章 《貞觀政要》與廉潔從政新解
愛財
“常懼”論
戒奢
防微杜漸
釣餌
“外助”問題
貞觀政要-新解 節選
《新解貞觀政要:治國為政要覽》內容主要包括:**章《貞觀政要》與民本思想新解、舟、魚與水之關系、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貴順物情、“割股啖腹”說、張玄素的論據、李世民吃蔬菜素食、弓喻、第二章《貞觀政要》與廉潔從政新解、愛財、“常瞑”論、戒奢、防微杜漸、釣餌和“外助”問題。
貞觀政要-新解 相關資料
粗讀《貞觀政要》,有關舟水關系的論述,主要有兩處:一在《政體》,一在《君臣鑒戒》;一在貞觀六年,一在貞觀十四年;一為“古語云”,一為“孫卿子日”。兩處均見于魏征給唐王的奏折中,引文大致差不多。意思也較為淺顯:國君是船,百姓是水。水可以載船,也可以翻船。當然,這個意思,在魏征的《十思疏》中也有表述:“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將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之為“舟水關系”,這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早期一些有識之士樸素的民本思想。孫卿子(即荀況)是戰國時人,比他更早一些的春秋時代的齊國政治家管仲曾經作過更為準確的描述:“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不知這是否荀子“舟水理論”的思想嚆矢。李世民是在隋末農民起義的“亂世”中奪得政權的,他親眼目睹了民眾在改朝換代這一歷史過程中的巨大威力,從而深深地產生了對此種偉力由衷的敬畏。魏征作為同一時期另一股政治力量帳下的幕僚,當然也懂得這層道理。這就是在隋末唐初這個特定時期,這個話題被反復提及的一個基本的社會因素。“舟水之論”反映的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能看到二者之間的統一性(依賴、互動),這固然體現了中國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睿智。然而,從階級本質和經濟基礎來看,這種“舟水關系”在更深的層次上,體現的倒是它的對立性質。這就是前賢先哲總在“載”與“覆”上作文章的思想底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