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105104
- 條形碼:9787121105104 ; 978-7-121-10510-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制圖 本書特色
《機械制圖(多學時)》是經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
機械制圖 目錄
緒論0.1 圖樣及其在生產中的用途0.2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0.3 本課程的學習方法**部分 基礎模塊第1章 制圖基本知識與技能1.1 繪圖工具及其使用1.2 制圖基本規定1.3 尺寸注法(GB/T4458.4 -2003、GB/T16675.2 -1996)1.4 尺規繪圖1.5 繪圖的方法和步驟1.6 徒手繪圖的方法第2章 正投影基礎2.1 投影法概述2.2 三面視圖2.3 點的投影2.4 直線的投影2.5 平面的投影2.6 簡單軸測圖第3章 基本體及其切割與相貫3.1 棱柱及其切割體的投影3.2 棱錐及其切割體的投影3.3 圓柱及其切割體的投影3.4 圓錐及其切割體的投影3.5 球及其切割體的投影3.6 相貫線第4章 組合體4.1 組合體的表面連接關系4.2 組合體視圖的畫法4.3 組合體軸測圖畫法4.4 讀組合體視圖的方法4.5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第5章 機件的表達方法5.1 視圖5.2 剖視圖5.3 斷面圖5.4 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5.5 表達方法的綜合舉例第6章 常用零件的特殊表示法6.1 螺紋及螺紋緊固件表示法6.2 齒輪6.3 鍵連接和銷連接6.4 滾動軸承6.5 彈簧第7章 零件圖7.1 零件圖概述7.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7.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7.4 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7.5 零件上的常見工藝結構7.6 讀零件圖第8章 裝配圖8.1 裝配圖的內容8.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8.3 裝配圖的零、部件序號和明細欄8.4 常見的裝配結構8.5 讀裝配圖第二部分 綜合實踐模塊第9章 典型零部件測繪9.1 零部件測繪的基礎知識9.2 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9.3 部件測繪的方法與步驟第三部分 選學模塊第10章 專用圖樣識讀10.1 展開圖10.2 焊接圖10.3 管路圖第11章 第三角畫法11.1 第三角投影體系的建立11.2 第三角畫法的視圖配置附錄附表1 普通螺紋牙型、直徑與螺距(摘自GB/T192-2003,GB/T193-2003)附表2 六角頭螺栓附表3 雙頭螺柱附表4 I型六角螺母附表5 墊圈附表6 標準型彈簧墊圈(摘自GB/T93-1987)附表7 螺釘附表8 緊定螺釘附表9 內六角圓柱頭螺釘附表10 普通平鍵及鍵槽各部分尺寸(摘自GB/T1096-2003,GB/T1095-2003)附表11 圓柱銷不淬硬鋼和奧氏體不銹鋼(GB/T119.1 -2000)圓柱銷淬硬鋼和馬氏體不銹鋼(GB/T119.2 -2000)附表12 圓錐銷(GB/T117-2000)附表13 開口銷(GB/T91-2000)附表14 滾動軸承附表15 中心孔表示法(摘自GB/T145-2001)附表16 標準公差數值(摘自GB/T1800.2 -2009)附表17 軸的極限偏差(基本尺寸至500mm的優先常用配合)(摘自GB/T1800.2 -2009)附表18 孔的極限偏差(基本尺寸至500mm的優先常用配合)(摘自GB/T1800.2 -2009)附表19 公稱尺寸至500mm的基孔制常用配合(摘自GB/T1801-2009)附表20 公稱尺寸至500mm的基軸制優先、常用配合(摘自GB/T1801-2009)
展開全部
機械制圖 節選
本教材以就業為導向,以對仿真機械零件模型、機械零件、構件、簡單機械的拆、查、測、繪等基本技能工作任務為引領,以國家職業標準機械制圖繪圖員職業技能五級為基本依據,從中職學生基礎能力出發,遵循機械制圖專業理論的學習規律和技能的形成規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由簡到難、由淺到深,打下扎實的基礎。
機械制圖 相關資料
插圖:①本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如何用平面圖形來表達空間物體,以及如何根據平面圖形想象空間物體的形狀。因此,學習時一定要抓住“物”與“圖”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和規律,不斷的“由物畫圖”和“由圖想物”,逐步提高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②本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工程技術基礎課。學習中,要注意物體和圖樣相結合,由淺入深,通過由空間到平面、由平面到空間的多畫、多讀、多想、反復實踐,及時、獨立、認真地完成習題和作業。同時還應通過參觀生產現場和機械產品,借助模型、軸測圖、實物等,增加生產實踐知識和表象積累,培養和發展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③由于工程圖樣在生產實際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任何一點差錯都會給生產帶來不應有的損失!都夹g制圖》、《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對圖樣畫法、尺寸標注及技術要求注寫等都進行了統一規定,要重視學習和嚴格遵守,對其中常用的標準應牢記并能熟練地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