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何如璋集 本書特色
《何如璋集》編校整理者與何如璋家鄉人合影。前排:左一何歡言,左二大埔縣長何忠,左三何恒豐:后排:左-黃遵憲文物管理所所長饒金才,左二吳振清,左三大埔縣宣傳部何志杰,左四劉雨珍教授。
何如璋集 內容簡介
晚清時期出現了一位有膽有識的外交家、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的干練官員,此人就是何如璋。然而,他又是一位含冤負屈、長期背負罵名的悲劇人物,對于他的評價一直存有爭議,但毋庸置疑何如璋是中國近代不可忽視的一個人物。
何如璋集 目錄
使東雜詠
袖海樓詩草
詩文補遺
卷二 文集
使東述略
茶陽三家文鈔,何少詹文鈔
何宮詹公家書
卷三 奏疏公牘函稿
峨叔奏稿雜存
奏疏公牘輯存
卷四 在日本筆談資料
清朝駐日本使館與朝鮮人筆談
與日本人筆談
附錄
何如璋集 節選
《何如璋集》,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內容包括:詩集、文集、奏疏公牘函稿、在日本筆談資料等。
何如璋集 相關資料
于月之三日抵香,計當早日旋郡矣。前函所言明春二月開祝筵一節,須已詢明可以發帖請客,然后舉行,惟演戲則不甚方便。我家在鄉,演戲一層,本屬繁費,且未免過于鋪張,盡可不必。想大人亦必以為然也。至應行先期預辦各項,由吾弟等一面安排,但以斟酌得中為宜。緣本處各親友欲勉強應酬,亦殊不易。兄現已一面上折,請假兩個月回籍省親。計黎星使來東接任,總在臘月上旬。兄于交代后還滬,候折批回,便可乘輪旋家。若度歲不及到家,上元節前亦準可到也。頃已托友人,由此次覃恩期內,報捐三代一品封典,其捐照年內或可領回。然此舉不必即行開報,俟兄到家,再妥酌而行。又前所購制之朝衣等件,接惦如信云已裝好皮箱,寄汕轉交。其品級補子系二品者,收到可將男、女二件,均取出交潮郡織局,按照一品式樣改織完好,再帶回家。如潮中不能照樣改織,便將補子寄交心如,托其交原店改好,亦無不可。但郡中能為之,則就近尤便也。此間凡百如恒。隨使各員,除公度量移金山總領事外,三口理事并本任各隨員,均須回國。唯四處西翻譯俱行留差,緣翻譯通曉者不多,無人推薦營謀故也。若其他出使各差,則非有真本領,又有大力者為之汲引,固不易置身此局矣?ぶ性涸図暜斖陥,不知族中人有幾名,深侄、楚兒等工夫尚淺,恐未易弋獲也。將來稱祝日期,請帖似不必早發,俟兄到家,亦料理得及。若有應行在滬購買之物,吾弟可開來一單,外封寫俟兄回滬時轉致便好。俟兄旋,當查單斟酌妥辦。西歷于前八日度歲,數日來酬應稍繁,幸公私平順,堪告慰耳。銳侄現幫鈔各文卷,隨當一同旋里。此致!請轉稟父、母親大人,敬叩福安!合家均好!
何如璋集 作者簡介
何如璋(1838-1891)字子峨,號璞山,廣東省大埔縣人,我國清代杰出的外交家。1861年中舉人。1868年中進士,并被選為庶吉士,散館后授職翰林院編修。以潛心西學、通曉洋務為李鴻章所賞識。1876年誥授通奉大夫日講起居注官。1877年升侍講,充任出使日本正使欽差大臣。1882年任滿回國,任翰林院侍講學士,次年晉侍讀學士,授任福建船政大臣,升詹事府少詹事。1884年法國軍艦入侵馬尾后,協同福建海疆會辦大臣張佩綸,組織水師積極備戰,多次馳電清廷,力主抗法,戰爭中擊退法艦,保衛船廠和學堂。嗣以馬江戰敗,遭誣革職,充軍張家口。1888年秋賜環歸,主講潮州韓山書院。1891年病卒。著有《管子析疑》、《使東述略》、《使東雜詠》、《何少詹文鈔》、《袖海樓詩草》等。本書是何如璋著作首次結集,填補了中國近代史資料文獻和清人別集的一項空白。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