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478911
- 條形碼:9787807478911 ; 978-7-80747-891-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 本書特色
《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工業革命起源于西方社會,發展至今,已經構成了相對全球化的共同生產方式。工業文明二百多年的發展,帶給人類的好處和壞處都是‘無與倫比’的,所產生的人類沖突和矛盾也是‘無與倫比’的。一方面,互聯網、電視直播、航空旅行使得地球村成為現實,富裕人群的生活方式‘堪比古代帝王’:另一方面.內陸、山區、城市貧民窟中大多數貧困人口的生活仍基本處于中世紀,房價、就業、交通堵塞、空氣惡化、匯率戰爭、核威脅、氣候異常……即使處于全球都市中的富裕人群,依然處于前所來有的焦慮和不安之中……2008年由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金融危機以及全球性經濟衰退,2009年丹麥哥根哈根氣候會議戲劇性收局,2010年的歐洲國家債務危機……所有的經濟現象都說明了:現在的世界已經形成了共同生產的現實局面,長期極端主義所形成的傳統經濟學理論局限,已經無法解決當下的全球性經濟問題,與其大量局部補丁的修補,未若全面的觀念更新,即:用和諧的眼光看待全球化的經濟統一,依和諧的理念指導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以和諧的理論建立起經濟學的新起點。唯有和諧的經濟哲學,才能建立起人類的和諧世界。
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主要內容包括:人與財富關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當下主要的經濟規則與其成因;和諧世界經濟理論的基礎。
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 目錄
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 節選
《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是對2008年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反思之作。類似的書籍汗牛充棟,《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與其它書籍所不同的是。沒有從現象討論現象,用工具分析工具。在**部分,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篇幅回歸到人與財富的本質,這是經濟現象的根本源泉;在第二部分,作者基本在進行一本經濟學概論的介紹,向讀者闡釋業已存在的主要經濟規則的原理和歷史背景,這是理解經濟現象所**的;在第三部分,作者則鮮明地亮出觀點,經濟現象的困局在于傳統理論的根本缺陷,以“欲望無限”進行“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是偏頗的。這使得后工業社會的今天,在人類的生產水平已經大大提高的現實背景之下,仍然沿襲傳統的短缺經濟分配規則,從而造成人類現在走不出的經濟怪圈:生產能力提高,生產大于需求,用消費刺激需求,用生活方式的改變來適應生產水平的提高,造成當今全球經濟方式的極大失衡:富裕國家經濟體與貧困國家經濟體之間的不和諧,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問的不和諧,生產與生活問的不和諧,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不和諧。因此,《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可以看作以科學發展的態度,用古典主義的方式拓展古典經濟學的局限,依東方文明的智慧解決西方文明智慧所引發的危機……
生產與生活:和諧世界的經濟哲學 相關資料
插圖:社會“強者”們的地位正是被“弱者”支撐起來的,如果“強者”們不按社會規律行事,狂妄自大地采取自我意志的“單邊”行為,他們就會被“弱者”選擇下去——“民可載舟,亦可覆舟”,已經一再被歷史所證明。即使具有最理想主義情懷的人也難以否認“社會呈金字塔形狀”這個事實,歷史上各個“主權”疆域之內是或大或小、或高或扁的金字塔,而進入到工業社會之后,這一現象并沒有淡化,反而在加強,而且在“冷戰”結束,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后,人類社會漸漸形成一個統一的、超級龐大的金字塔的跡象愈加明顯。也許在此處,金字塔的描述給人以很大的壓力,帶有一定的貶意,但此處金字塔的描述是中性的,甚至是稍有褒意的,金字塔的社會結構是穩定的,空間幾何學中已經做了描述,更為重要的,金字塔的特性不單純是幾何形狀的,它可以從內部結構中尋求更多的特性,如金字塔底面積的大4、、高度大小、財富金字塔與人口金字塔是否匹配,內部結構是如何構成的,是僵硬的還是彈性的,是絕緣體還是良性導體,內部的細胞是老化的還是充滿活力的,重心是居上還是偏下的,因此,可以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金字塔,但也可能是一個腐朽、搖搖欲墜的金字塔。如果有這樣一個金字塔,內部細胞都富有生命力,居上者泰而不驕,富而不奢,充滿愛心,居下者貧而不餒,能夠維持健康的生命需求,尊重社會秩序,強、弱者之間可以無間隙地溝通、傳導,流通穩定而順暢,整個金字塔內其樂融融,這不就是良好的社會結構,和諧社會的一種狀態嗎?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承認現實的世界有歷史沉淀和空間的差別,而人類社會之中亦有強、弱者之間的差別,脫離社會現實構思的規則是無價值的,至少在人們可以認知的技術水平基礎上。也可能世界有一天可以達到這樣一種狀態,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都會被移植一片芯片,使其不學就能掌握大量知識,不教也能態度謙虛,待人誠懇,身體強壯,走到哪里只要用設備掃描一下,就可以判斷他擁有的社會價值,可根據他的需要供給物品——這種圖景描述現只能存在于科幻電影之中,無法進行嚴肅的討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