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此情不關風和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55610
- 條形碼:9787530655610 ; 978-7-5306-556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此情不關風和月 內容簡介
《此情不關風和月》是一部文采斐然、極富有藝術特色和可讀性的專題性散文作品集。全書22篇作品,作者輕輕掀開歷史的一角,觸摸到唐宋明清文人雅士的情感世界,進而梳理他們纏綿悱惻的風流韻事;《此情不關風和月》解讀了隱藏在他們靈魂深處的生命密碼,揭示了中國文人雅士一種深隱的性文化意識、速遠的思想淵源及其士林風尚。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杜牧、李商隱、溫庭筠,到宋朝一代文豪蘇東坡及其“蘇門四學士”;從大明王朝黃昏的江南士子與秦淮名妓浪漫糾葛,到清代的文章俊彥,風流才子,游冶于歌臺舞榭,纏綿于翠袖紅裙之間。這是對中國文學史的另一種解讀。這部作品筆觸細膩,詞采斑斕,以詩化的語言,月旦人物,縱橫古今,并對中國古典詩詞進行了個性化和時代性的詮釋。
此情不關風和月 目錄
風流才子多春思
道是無情卻有情
風流瀟灑走一回
秋月春風等閑度
絢爛的生命之花
漂泊的流鶯
右邊的關門人
奉旨填詞淺斟低唱
風流太守身醉金釵
人生無物比多情
不攜名妓即名僧
浮畫柳后云折才折人情
泛蘭條庭蹤柳子盡到在
情畫折花雨章佳春情兩
海竹盡落跡臺人風多山
弄難花腸故也漸楊情斜
潮畫采應亦自相柳轉疊
兒人盡斷然雄知煙薄
后記
此情不關風和月 節選
此情不關風和月 相關資料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這是抒寫對一位美妓的情別詩。你看這位多情貴公子情感多么真摯,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無論怎么表達都難言盡一腔摯愛之情。惜別宴上,淚眼相對,凄然、悵然,情綿綿、意惻惻,舉樽相飲,酒未入腸已經淚千行!蠟燭之芯也變成惜別之心,陪著主人垂淚到天明!古人云,“緣情綺靡”,情生于文,文生于隋。文是情的載體,情是文的溫床。山情、水情、鄉情、人情、愛情,人類的諸多情感催生了一批批璀璨華美的詩章,恢弘綺麗的詞賦,匯成文學史和文化發展史洶涌澎湃的河流。魏晉名士縱情山水,清談玄學,借老莊遁跡丘壑以命清高,這是他們對時代文化的貢獻,也是自我排遣的極好途徑。杜牧深受魏晉名士的影響,再加上他高雅的氣質和貴族門第笑傲人生的曠達,所以他出入秦樓楚館,征歌逐色,醉臥花叢,盡顯灑脫飄逸的氣韻風度。這種氣韻風度并非每個詩人所具備的,這是由個性、情感、才藻所構成的氣質,是人物品藻的重要審美標準。但是杜牧也有尊奉儒家教義的一面,他曾指責元稹、白居易“非莊士雅人”“詩中多有淫言蝶語”。指出他們詩風“浮靡艷麗”。在當時,元、白的“纖艷”之作流傳甚廣,模仿者亦多,而反映民間疾苦的諷喻詩反而少為人知。杜牧對元、白的批評,后人也有異議,劉克莊在《后村詩話后集》謂:“牧風情不淺,青樓薄幸之句,街吏平安之報,未知去元、白幾何?以燕伐燕,元、白豈肯心服?”這意思說,老鴰站在豬身上,你杜牧光說元、白放浪形骸,采花眠柳,你自己呢?“青樓薄幸之句,街吏平安之報”,你的作風問題有過之而無不及?揚州是杜牧最放縱的地方。那時,杜牧年齡大約三十郎當歲,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紀,本性好色,揚州美女如云,杜牧怎能不一飽艷福?揚州這個名字,就很軟、很柔、很性感,讀讀這個音節都令人銷魂蕩魄。公元833年,三十郎當歲的杜牧應牛僧儒之聘到揚州,擔任幕府中掌書記。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