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上中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179965
- 條形碼:9787811179965 ; 978-7-81117-99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上中下卷 本書特色
《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套裝共3卷)》:全球挑戰與中國創新讓湖泊休養生息
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上中下卷 目錄
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上卷)議題一:全球變暖對湖泊環境影響與新問題及新機制研究A/A/O工藝過程中的磷平衡分析A/O-MBR組合工藝處理城市污水的中試研究Anaerobic Fermentation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11 Organic AcidsAnalysis of purification function of aquatic animals coexistence with submerged aquatic plant Potamogeton malaianus in the ECO Engineering TechnologyIC反應器處理廢紙造紙廢水研究Impact of sublethal Paraquat on the survival and the parasitic behavior of 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反硝化聚磷菌PFHB6的分離、鑒定及溶氧對其脫氮除磷效果的影響Lake Watershed Pollution Control and.Management with UncertaintyModeling mission trading based on the water functional zone planning——the case study on two point source dischargersNitrate Removal from Groundwater using an Intensified Electrode-biofilm ReactorPreconcent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iron,cadmium,lead,copper,cobalt,zinc and nickel ions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by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fter cloud point extractionPreliminary study on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medium-small rivers in the plain river network region of North Jiangsu ProvinceReduce the phosphorus,nitrogen and copper with biology-island-plant of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Responses and feedbacks of lacustrine wetland to global changesSPE-HPLC法測定畜禽糞便中的土霉素、金霉素和四環素Study on degradation of cassava by multi-strains for ethanolStudy on the buffer mechanism of phosphate by sediments from Changjiang Estuary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ni-TFF System for in Situ Isolating Colloidal Organic Carbon'The volatilization behaviors of diesel oil in environment苯并[k]熒蒽和二萘嵌苯的三維熒光光譜特性分析城市降雨徑流污染控制研究大寶山礦區污染河流重金屬的分布特征研究滇池湖濱帶沉積物氮形態的空間分布電鍍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電催化氧化研究貴州高原深水喀斯特型水庫富營養化防治途徑探討湖泊及流域污染物遷移的三維數值計算模擬湖泊流域水環境多級治理模式研究論紅楓湖底泥污染治理的必要性與可行性論湖泊污染防治的長效管理機制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ing on Tanghai lake wetland Water Environment……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中卷)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presentative Inorganic-PILCs Sorbent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utrophication of China'S Lakes水力空化技術滅藻Review on Biological Remediation Techniques for Eutrophicated LakesSolar Powered Floating WSN For Environmental Water MonitoringSpeciation analysis of arsenic(11I)and arsenic(V)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with mu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preconcention/separation cartridge prior to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Start-up and Optimization of a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Based on an Intelligent C6ntrolling SystemStudy On Non Point Pollution Of Fresh Water Sub——tropical Lakes With Reference To Phosphorus And Nitrogen——A Case Study0f A Fresh Water Lake In Rajasthan(India)Study on the Permissible Input of Total Phosphorus in Lakes——Based on the Theory of Blind Number淀山湖浮游植物初級生產力時間變化及與理化因子相關性初步研究Tenax Extraction as a Tool to Evaluate Desorption of Sediment——Associ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henanthrene from ContaminatedDetermination on Phytate Form of Organic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of Urban Lake in Beijing·The effect of biomasses on C/N and humifieation in composting of pig fecesThe effect of rhamnolipid in harmful algal blooms mitigationTh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Pearl River DeltaThe Influence of Flow Disturbance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Water Colloidal:A Case Study in Yintao RiverThe lake eutrophication modeling and the appliaffce in Nansi LakeThe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 on nutrient transport in Samachang catchment of Yunnan,China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algal bloom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lorophyll-a content and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in Lake Chaohu.ChinaTMDL理念下天津市飲用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來源識別與負荷評估研究白車軸草對冬季富營養化水體總磷凈化效果研究北京市河湖水華控制措施探討北京野鴨湖濕地土壤生物可利用磷的分布研究波式潛流人工濕地對富營養化水體凈化效果研究博斯騰湖表層沉積物金屬分布和形態博斯騰湖鹽量平衡及湖水咸化過程分析不同鹽度水體中黃花鳶尾對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下卷)沉水植物對水體的凈化機制及生態因子影響分析沉水植物生長對浮床旱傘草凈化水質效果的響應城市湖泊的功能及其保護典型古瀉湖濕地生態需水量與水資源調控對策研究洱海水質分析及預測汾河水庫冬季水溫預測模型干旱半干旱區湖泊一呼倫湖萎縮與水環境變化原因及管理對策干旱區內陸湖泊演變及其生態服務評估——黑河流域居延海典型研究高鹽度湖泊風生流三維數值模擬分析構建武漢市湖泊公園體系初探貴州湖泊水庫環境保護現狀及休養生息設想桂林會仙巖溶濕地水文過程初步研究呼倫湖濕地使用價值貨幣化評價湖北省水生維管植物區系研究湖北省水生維管植物優先保護順序研究湖?自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湖水源熱泵尾水排放對近水域的生態環境影響及其評價指標體系初探淮北礦區塌陷濕地水生態服務功能評價與規劃研究基于3s技術的烏梁素海近150年來的變遷研究基于富營養化控制的湖泊流域水生態功能區劃理論基于生態旅游發展模式的青海湖開發與保護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湖泊狀況評價指標體系——以山西省晉陽湖為例基于水環境承載力的融合的產業結構和體系構造——以洱海流域為例基于水土保持效益的植物功能類型的劃分江蘇太湖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研究近30年來烏梁素海濕地演變趨勢分析景區規劃中的旅游環境承載力分析——以喀納斯湖為例Analysis of Harm Caused by Heavy-metal Pollution in Soil of Liaocheng臨湖(海)橘園節氮施肥及其增產效應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生態系統恢復途徑研究南昌市昌南城湖泊水環境生態修復與綜合治理淺層地下水對3種土地利用類型土壤氮、磷累積影響的初步研究青草沙水源地水庫藻類水華監測指標體系建立的初步研究清江水布埡水庫水環境容量計算區域尺度再生水資源調配及循環利用技術研究的構思人工干預狀態下津市西湖生態因子與浮游植物量的灰關聯模型{GM(I,N)}人工湖生態系統修復與重建技術探討三峽工程初期蓄水期水庫水質與泥沙狀況分析三峽水庫156m蓄水后重點排污口污染帶特性分析沙漠生物結皮中一株高產胞外多糖細菌的分離、鑒定和優化山區鄉鎮湖庫型飲用水源保護與經濟發展模式研究生物活性炭制備生物穩定飲用水的試驗研究……
展開全部
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上中下卷 節選
《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套裝共3卷)》內容簡介:中國湖泊也面臨著污染和以富營養化為特征的生態退化的嚴重威脅。中國政府近年來加大了湖泊治理和保護的力度,提出了“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重要指導思想,即堅持以人為本,遵循自然規律,以水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力為基礎,統籌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幅度減輕對湖泊污染和過度開發的壓力,主動給江河湖泊以人文關懷,提高水環境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人類與湖泊和諧共生,是我們共同的美好愿景。正是懷著這樣共同的期望,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武漢市人民政府與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ILEC)于2009年11月1日至5.日在中國武漢市共同主辦了“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40多個國家的1500余位專家學者和各方代表,共同探討世界湖泊面臨的挑戰與保護的對策,、交流展示湖泊治理的新理念與新技術,分享湖泊保護與流域管理的成功經驗。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和交流,達成的許多有益共識集中體現在向世界發布的《武漢宣言》里。借助湖泊大會學術交流的平臺,各國朋友和各界人士傳遞友誼,推進合作,共同為保護世界湖泊貢獻了智慧和力量。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歸功于各位專家、各位代表和眾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得益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以及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水利部、建設部、農業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國科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指導和大力支持,在此要特別感謝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ILEC)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熱情配合,以及大會東道主武漢市政府的傾力支持。為了更好地記載和傳播本次大會取得的豐碩成果,觀將與會代表的論文篩選整理,出版成書。希望這本凝聚了各位專家學者智慧的論文集,能夠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湖泊環境保護提供有益的借鑒。
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上中下卷 相關資料
插圖:2.2完善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在目前的情況下,尤其重要的是針對湖泊治理存在的問題,修訂和完善我國現有的水資源保護法規,建立和健全湖泊流域水資源保護法規,改變目前湖泊流域水資源多部門分管、多同級行政區域分割的分散狀況。要改進我國目前的流域管理體制,有兩個可供選擇的具體路徑:一是維持現行的水利、環保兩套體制不變,制定《流域水污染管理條例(或辦法)》,加強國家環保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在流域水污染管理方面的管理和監督。二是通過修改《環境保護法》、《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成立重要流域的湖泊一流域管理機構,或將現行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改變為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通過法律或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授予其保護流域水資源和防治流域水污染的雙重職責。2.3成立獨立的權威的綜合性湖泊一流域管理機構我國現在基本上沒有湖泊管理的行政機構,而各個大的流域管理機構因為涉及的面比較廣,并沒有對湖泊管理起到應有的作用。由于沒有一個專門研究湖泊的機構,沒有技術上的支撐,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還把湖泊片面地看成是資源,各個部門的需求使得湖泊有人利用、沒人保護。此外,湖泊污染不僅僅是湖泊本身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流域污染造成的。所以,要把湖泊治理納入全流域的角度來看。湖泊一流域的生態環境具有整體性,對水環境容量、水資源開發利用,對水質、水量的保護與增進以及對水體的改造和對水生態的維護必須結合起來,做出統一的規劃和部署,同步實施。即在具體管理中,實現流域資源環境要素的一體化管理。基于此,流域管理機構應是包括水、農、林、牧、副、漁等各流域的綜合性管理機構。并且該綜合性流域管理機構必須是獨立的、權威的,不和任何相關部門有利益瓜葛,并具有準司法裁量權,審查裁決一切對流域可持續利益的不利行為。這種模式既方便對流域的統一規劃與科學管理,又能有效協調國家與地方、地方與地方在流域發展中的分歧與矛盾,使流域各地互相配合,最終保證流域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2.4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公眾監督機制.人民是環境利益的最大相關者,因此發揮民間力量參與環保事業無疑是明智的選擇。流域內群眾參與流域水污染防治可以為政府提供可靠的信息來源,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有利于加強對政府決策的監督,使政府對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決策更趨于合理。這種機制的核心原則有三點:一是所有規則都是在全體使用者共同討論的基礎上達成的。一開始,往往由一個級別較高的權威機構促成所有行動者坐下來談判,就污染標準、懲罰措施、利益分配等問題達成一致,形成規則。二是分離“懲罰權”和“監督權”,懲罰權仍歸中立的權威機構,但監督權卻由最充分的信息擁有者——下游者行駛,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利益變動最為敏感,上游的任何污染行為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從而解決了充分信息與懲治能力之問的脫節問題。三是建立制度化的“公眾論壇”,定期召開所有行動者的大會,針對不斷變動的水質狀況和利益需求,及時討論制定新的制度,從而克服了強制執行策略中的僵化的制度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