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逸經-全四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6945667
- 條形碼:9787806945667 ; 978-7-80694-566-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逸經-全四冊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重達6公斤,廣陵書社出版
★ 《逸經》是中國當代史學家簡又文創辦的文史刊物,前22期由謝興堯主編,22期之后由陸丹林主編
★ 由周作人、俞平伯、老舍、謝剛主、瞿兌之、譚其驤、王重民、徐凌霄、徐一士、柳亞子、林語堂、郁達夫、胡懷琛、馮自由、劉成禺、溫源寧、許欽文、趙景深、陳子展、謝冰瑩等飽學之士主撰
★ 范圍廣闊,包括典籍、學術、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等
★ 盡量保持期刊原貌,為現代讀者提供原始的文學、文獻史料
《逸經》雜志,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在上海創刊,半月刊。簡又文任社長,謝興堯任主編。二十二期之后,陸丹林任主編,至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日出至三十六期后停刊。為了適應抗日戰爭的新形勢,《逸經》曾與《宇宙風》、《西風》等期刊聯合出版了《逸經.宇宙風.西風非常時期聯合旬刊》。之后迫于當時形勢,這幾個雜志的骨干成員又避聚香港,聯合辦起了具有鮮明抗戰立場的《大風》雜志,一直堅持到香港淪陷,總共出刊一百零一期。這段刊史始末,足已看出《逸經》期刊愛國抗日的不屈歷程,同時從《逸經》刊出《紅軍二萬五千里西引記》這樣富有鮮明政治立場的文章,不是偶然的行為,而是有一定政治背景的,是有良知、有正義感的愛國知識分子的行為。
現在我們知道《紅軍二萬五千里西引記》署名【幽谷】,此人是中共地下黨員,他把適篇文章給簡又文發表,使紅軍長征勝利到達目的地全過程大白于天下。盡管為逃過當時的新聞檢查,做了許多文字方面的偽裝,例如將『長征記』改為『西引記』等等,發表后仍舊在全國,特別是在日統區引起了不同尋常的影響,對宣傳抗日、樹立中國必勝的信心,具有重大意義。這篇文章的發表比斯諾的《西行漫記》要早出一年時間,是*早把紅軍長征勝利的情況傳播到淪陷區的一份期刊。
《逸經》三十三、三十四期還刊出身著軍裝的毛澤東照片以及長征路程一覽表,都有許多耐人尋思的地方。
現在已不難知曉,幽谷是地下黨員董建吾,有這種特殊身份,先期看到了許多由毛澤東倡議并組織編寫的回憶錄性質的《紅軍長征記》的原稿。《逸經》期刊靠這方面的稿源,而且敢于發表這類文章,它在抗戰時期的淪陷區里能有如此作為,太可稱贊了,這就是《逸經》進步的地和主編們的膽識。《逸經》發刊啟事表明,《逸經》雖辦的是文史刊物,屬于民間、非正統,刊布的是逸文野史,宗旨乃是供給讀者們以高尚雅潔而趣味濃厚,同時既可消閑復能益智的讀品。所以《逸經》一經刊行很快就得到了廣大讀者,特別是知識界的認同。
《逸經》作為一種文史期刊,當時匯集了諸多的優秀丈人學者為其撰稿,在文學方面有柳亞子、俞平伯、老舍、周作人、陳子展等人,在史學方面則約請了馮自由、王重民、徐一士、謝國楨以及秋瑾的堂弟秋宗章等人。由此可見《逸經》文學水平和學術分量之重,以及所提供于史學研究翔實可靠的參考資料之珍貴。鑒于此,現特將其整理影印出版。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時代的局限性,其中部分篇目有關紅軍描述不當或涉及個人隱私,現予以技術處理,其他盡量保持期刊原貌,以保存文獻,給文史研究者提供較為完整的史料。
逸經-全四冊 內容簡介
《逸經(共4冊)》主要內容為:逸經的故事、凌霄漢閣筆記、意阿戰爭的背景、輿又文先生論逸經等。《逸經》,1936年3月在上海創刊,半月刊,簡又文任社長,前22期由謝興堯主編,22期之后由陸丹林主編,1937年8月出至第36期后停刊,為適應抗戰爆發的新形勢,《逸經》與《宇宙風》,《西風》聯合出版了《宇宙風•逸經•西風非常時期聯合旬刊》。再后,這幾個雜志的骨干又避聚在香港,辦起了具有鮮明抗戰立場的《大風》雜志(1938年3月),一直堅持出到香港淪陷,總出101期。以*早全面報道長征勝利著稱于世。
逸經-全四冊逸經-全四冊 前言
《逸經》雜志,民國二十五年在上海創刊,半月刊,簡又文任社長,由謝興堯任主編。22期之后由陸丹林任主編,到1937年8月20日出至36期后停刊。之所以現在又重新將《逸經》整理出版,因為《逸經》在淪陷區的期刊中一直被認為是一份進步的,愛國抗日的期刊,為了適應抗日戰爭的新形勢,《逸經》曾與《宇宙風》、《西風》等期刊聯合出刊了《宇宙風•逸經•西風非常時期聯合旬刊》。之后迫于當時形勢,這幾個雜志的骨干成員,又避聚香港,聯合辦起了具有鮮明抗戰立場的《大風》雜志,一直堅持到香港淪陷(總共出刊101期)。這段刊史始末,足已看出《逸經》期刊的愛國抗日的不屈路程,同時從《逸經》刊出《紅軍二萬五千里西引記》這樣富有鮮明政治立場的文章,不是偶然的行為,而是有一定政治背景的,是有良知,有正義感的愛國知識分子的行為。
現在我們知道《紅軍二萬五千里西引記》著名“幽谷”,此人是我地下黨黨員,他把這篇文章給簡又文發表,使紅軍長征勝利到達目的地全過程大白于天下。盡管為逃過當時的新聞檢查,做了許多文字方面的偽裝,例如將“長征記”改為“西引記”等等,發表后仍舊在全國,特別是日統區引起了不尋常的影響和對宣傳抗日,樹立中國必勝的民心,具有重大意義。這篇文章的發表它比斯諾的《西行漫記》要早出一年時間,是*早把紅軍長征勝利的情況傳播到淪陷區的一份期刊。
《逸經》33、34期還刊出身著軍裝的毛澤東照片以及長征路程一覽表,都有許多耐人尋思的地方。
現在已不難知曉,因為《逸經》發表幽谷的文章,幽谷是地下黨員董建吾,有這種特殊身份,先期看到了許多由毛澤東倡議并組織編寫的回憶錄性質的《紅軍長征記》的原稿。《逸經》期刊靠這方面的稿源,而且敢于發表這類文章,它在抗戰時期的淪陷區里能有如此作為,太可稱贊了,這就是《逸經》進步的地方和主編們的膽識。《逸經》發刊啟事表明《逸經》雖辦的是文史刊物,屬于民間非正統,刊布的是逸文野史,宗旨乃是供給讀者們以高尚雅潔而興趣濃厚,同時既可消閑復能益智的讀品。所以《逸經》一經刊行很快就得到了廣大讀者的,特別是知識界的認同。
《逸經》作為一個文史期刊,當時匯集了諸多的優秀文人學者,在文學方面有柳亞子、俞平伯、老舍、周作人、陳子展等人,在史學方面則約請了馮自由、王重民、徐一士、謝國禎以及秋瑾的堂弟秋宗章等人為《逸經》撰搞,由此可以窺見《逸經》文學水平和學術分量之重,以及所提供于史學研究翔實可靠的參考資料之珍貴。
逸經-全四冊 目錄
創刊號
逸經文史半月刊發刊啟事
逸話
逸經的故事
談林子超先生
丙子新正二律句(詩歌)
李太白的國籍問題
諸葛武侯八陣圖
我和言論界之因緣
水滸傳人物考
廣東人過新年記
革命逸史
太平話
凌霄漢閣筆記
晚明史話
潘達微
歌唱的藝術
意阿戰爭的背景
關于顧千里書跋之輯刊(書評)
第三種政治犯(小說)
“胡適論學近著”(書評)
輿又文先生論逸經
陰陽風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二冊(第十一至二十期)
第三冊(第二十一至二十九期)
第四冊(第三十至三十六期)
逸經-全四冊 節選
逸經-全四冊 相關資料
《逸經(共4冊)》辟有史實、游記、書評、人物志、秘聞、詩歌、考古、紀事、圖像等欄目,主要撰稿人有林語堂、周作人、老舍、郁達夫、冰心、俞平伯等名家,還發表有不少散文、小說。
逸經-全四冊 作者簡介
陸丹林,(1895-1972)別署自在,齋名紅樹室,廣東三水人,生于廣州,僑居上海。
習法政,于從政外多從事報刊編輯及教育工作。性喜書、畫,尤喜與美術界往還,擅長美術評論,書法亦極老練。曾任上海中國藝專、重慶國立藝專教授,蜜蜂畫刊、國畫月刊編輯、中國畫會理事,及各地展覽會徵集評選委員,文藝作家協會委員。著作極富,有藝術論文集、美術史話。
謝興堯(1906- ) 中國著名藏書家、史學家。號五知,別號老長毛、蕘公等。四川射洪人。1927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
1931年畢業,先后任職于北平女子第一中學、北京大學、河南大學等。精于清史,特別是太平天國史研究,亦善搜求史部古書,尤其是稿本。上世紀四十年代以《書林逸話》,名聲鵲起。曾參與《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的纂修,所寫提要皆為史部,而以自己五知書屋所藏稿本為特色。另著有《堪隱齋雜著》、《堪隱齋隨筆》等書。并整理《榮慶日記》一部。
- 主題:逸經全四冊
這一套書比《古今》略好,照片依然模糊不清,但除了小字號的文章字跡模糊難辨認,其他的文章清晰度還可以。但有一點相不通,依現在的印刷制版技術,為什么影印本和廉價復印機印出來的東西一樣?可惜了這些老刊物!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