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制度變遷中的解構與創新-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路徑的當代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90917
- 條形碼:9787010090917 ; 978-7-01-00909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制度變遷中的解構與創新-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路徑的當代考察 本書特色
《制度變遷中的解構與創新: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路徑的當代考察》:深圳改革開放研究叢書
制度變遷中的解構與創新-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路徑的當代考察 內容簡介
制度創新是行為主體為謀取潛在利益而推動的制度變革,它意味著具有更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對現有制度安排的替代過程。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正是在制度均衡與制度非均衡的相互交替和演化中不斷實現的,在由傳統計劃經濟制度向現代市場經濟制度演進的變革過程中,深圳經濟特區率先突破傳統體制的障礙和壁壘,為中國推行全面的制度創新起到了先發作用和誘致效應。l990年8月,在深圳經濟特區創建10周年前夕,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考察深圳之后,高度評價了深圳經濟特區的作用和功能:“中國不能沒有深圳——深圳有希望,才能推動中國的成功。”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實驗田”,當深圳以“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氣魄與方式,沖破30年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桎梏時,它的獨特性、建設性、開創性以及成功的標志,就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全新探索中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深圳經濟特區創立伊始,就已經拉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和體制創新的歷史性大幕。
制度變遷中的解構與創新-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路徑的當代考察 目錄
**章 深圳電子信息產業三十年來的創業與輝煌
**節 神速崛起的發展歷程
一、起步階段(1985年以前):從無到有的自主創業
二、轉型階段(1986--1992年):由傳統加工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轉型
三、發展階段(1992--2004年):擴大規模與做大做強階段
四、提升階段(2005年至今):開展自主創新與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第二節 改革中的結構變動與行業管理
一、不斷提升戰略定位的行業結構
二、雙向引進外商為主的投資結構
三、逐步實現規模經濟的企業結構
四、從單一到多元的產品結構
五、引進與創新并重的技術進步
六、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行業管理與協會建設
第三節 制度變遷中的行業發展與企業創新
制度變遷中的解構與創新-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路徑的當代考察 節選
《制度變遷中的解構與創新-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路徑的當代考察》,全書共分為8章,主要內容包括:深圳電子信息產業三十年來的創業與輝煌;觀念創新對計劃思維與計劃體制的突破;制度創新與企業制度的改革變遷;管理創新與新型管理模式的建立等。
制度變遷中的解構與創新-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崛起路徑的當代考察 相關資料
插圖:1983年4月7日,批準日本SANYO公司在蛇口獨資成立的三洋電機(蛇口)有限公司注冊。此前,除總參、電子工業部、航空工業部、航天工業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在深圳投資外,其他部委和省市如兵器工業部、船舶工業部和江蘇、黑龍江、吉林、甘肅、貴州等省市的企業也先后到深圳投資設廠,并采用工貿結合、技貿結合或外引內聯等方式籌建新企業,新成立的全民及內聯企業先后從“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料制造和補償貿易)發展到進口成套散件(CKD)或成套部件(SKI))加工,或使用留成外匯申請進口集成電路生產企業自主研制開發的收錄音機、單放機、收音機、電子按鍵電話機、彩色電視機、838電子計算器等產品。期間,由基建工程兵0019部隊承建的深圳市第一棟20層的高層建筑、中國電子技術進出口總公司深圳公司的電子大廈(樓高為69.9 米)在上步工業區深南大道北側落成,對于特區初期堅定外商投資深圳的信心具有重要意義。①依靠特區政策的支持,同時充分利用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深圳在優先發展電子工業、依靠來料加工起步之后,逐步地向生產自產產品為主過渡。到1982年,部分企業使用留成外匯進口關鍵件生產貼企業商標與自行研制的產品,如華強、京華、康樂、寶華、蘭海、無線電工貿公司分別生產華強牌、京華牌、康麗牌、寶星牌、深樂牌、蘭海牌的收錄音機,南和聯合企業公司和愛華電子有限公司生產南和牌和愛華牌的8位838電子計算器等。1983年年初,深圳愛華電子有限公司和中航電腦設備有限公司開始生產組裝Z80、DJS050單板機、APPLEⅡ微型計算機及開發相關的軟件。愛華公司還同時組裝14”黑白顯示器。與此同時,由圳峰工業聯合公司引進第一條石英晶體振蕩器生產線,由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引進我國第一條液晶顯示器生產線。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