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財富如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354387
- 條形碼:9787506354387 ; 978-7-5063-5438-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富如水 目錄
財富如水 節選
《財富如水》一書是中國新時期文學的引領者,“傷痕文學”運動的創始人,著名作家盧新華先生又一部經典性作品。作家站在東西方哲學和歷史的高度,以賭場生活作為切入點,細心審視、考察、分析和研究了財富所具備的水一般的特征和性質:1、會流動;2、會蒸發;3、會凍結, 4、會滾雪球;5、會“柔能克剛”;6、會“往低處走”;7、會藏污納垢。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財富如水》共分三卷(上卷《水性篇》、中卷《水患篇》、下卷《理水篇》)二十一章,融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文學、宗教文化于一體,行文如水銀瀉地,妙語連珠,舉重若輕,幽默、風趣、流暢、深刻,上海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原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賈樹枚先生曾在《新聞實踐》上著文贊譽是“馬克思式的思維,資本論式的表達”,“堪稱典范”,“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人,從公務員到決策者,從專業人士到普通老百姓,從賭徒到賭場老板,從貪官到慈善家,從企業家到旅游者,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甚至警示”。評論界人士以及許多接觸和閱讀到此書稿的人士則普遍認為,這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顛覆了以往人們對于發展觀和財富觀的認識”(廈門大學教授蘇永延語)。《財富如水》的結尾部分則對西方“文藝復興”以來,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史作出深刻反思,提出“換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建立一個以“傳統復興”,“合天道,衡人欲”為依據的“和諧人生”、“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從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上看,這部書將給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我們黨在二十一世紀中以自己獨有的東方精神、文化優勢引領世界,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和理論基礎。同時,它對端正時下物欲橫流,浮躁焦慮的社會風氣,反貪防腐,加強黨和政府部門的廉政建設,提倡科學發展觀,注重人生和社會的和諧和平衡發展也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財富如水》也是一本很特別的,在文本上極具創新意義的書。它既非哲學、政治經濟學、歷史、文學和宗教,同時又是哲學、政治經濟學、歷史、文學和宗教,以及它們的綜合和全部。
財富如水 相關資料
上卷 水 性 篇卷頭語我對財富最直觀、最深刻的印象還是來自美國洛杉磯的撲克牌賭場。那時,我是一位資深發牌員,每天一上牌桌,除了閱牌無數、閱人無數外,便是面對一摞摞、一堆堆五顏六色的籌碼。那些籌碼的面值有一元、二元、三元,也有五元、十元、百元乃至千元不等的,我的工作便是在發牌、閱牌、叫牌的同時,也讓自己的雙手變成“收割機”或者“推土機”,不斷地將玩家們下注的籌碼收攏、接駁到牌桌的中央,然后再轉運、推送到贏家的面前。時間長了,就有一種錯覺——那些固態的塑料籌碼雖然摸上去硬硬的、沉沉的,很有質感,卻似乎又是液態的,總在綠色的絲絨桌面上經久不息地流來淌去,只是每副牌下來,流出和淌入的方向常常讓人捉摸不定罷了。常常看到滿面春風的張三面前高高堆起了籌碼,不一會兒便又整整齊齊地碼到了李四的面前,而如果李四不見好就收,那些籌碼很快又會一點點流入它處……所以,我觀那一枚枚的籌碼其實也就是水滴,那一堆堆的籌碼則是一汪汪的水,那一張張橢圓形的鋪著綠絲絨的牌桌,則是一處處“碧波蕩漾”的“荷塘”。于是,放眼望去,偌大的賭場內,一時間竟然“波光瀲滟,水氣蒸騰”,儼然一片財富的“湖泊”了。 而賭場之外,無論白晝還是晴雨,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車輛載著賭客和金錢從四面八方涌向這片“湖泊”,一如湍急的山間小溪。所以,我也時常驚嘆賭場老板“筑巢引鳳”和調動人們換一種方式“捐款”的本事和能力。有時忍不住想:這賭場其實還是個“流水作業”的“屠宰場”,每個進得門來的玩家,別看一個個西裝革履,油頭粉面,花枝招展,看上去也胸有成竹,老謀深算,充其量也不過是些待宰的豬啊,羊啊什么的。有趣的是,他們在被“放水”或“抽血”前,一個個似乎還都興高采烈,歡天喜地。有一天我忽然就由這賭桌上,聯想起人世間許多其它名目的財富,以及這些財富的性質。第一章 財富會流動水的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性質或特征便是“流動”。故我們說財富如“水”,首先是說財富具備了水的一般的流動的性質。賭桌上的籌碼在賭徒間流來淌去,一張張美元從一個人的錢包里摸出來,換成籌碼,又再變成美金分送到他人的口袋里去;銀行里的鈔票從這一個窗口收進來,再從另一個窗口放出去;投資商借了銀行的貸款投資房地產,賺了錢后再去辦廠;果農賣水果賺了錢,再去買家電;家電商賺了錢再去投資食品業;農民工進城打工掙了錢,節日和歲末回家時再將錢“鋪”到鐵路上、公路上、飛機上,“撒”到江水里、海水里,商場里……于是,財富便主要通過貨幣的形式,在人世間水一般蕩漾開來。當然,我們目之所及的財富的流動,通常是采用空間的形式:籌碼從這個人的面前轉堆到另一個人的面前,雞蛋從家里拿到市場,再從市場換成布匹拿回家等等。另有一些財富的流動則主要采用時間的形式,比如:遺產的繼承,股權的轉讓,考古的發現,王朝的更替等等。這種情況下,財富的空間位置通常并沒有實質的改變,但財富的所有權和支配權卻從前人轉移到了后人。財富的流動也具備了一定的速度。這種速度在一個政治相對穩定和經濟機制比較健全的社會里,通常是比較均衡和從容不迫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時候,人們財富的獲得,主要通過勤勞的耕作,辛苦的打工,精明的買賣等。但當社會發生大的動蕩時,不僅財富的流向變得變幻莫測,流速也大大加快,或如急湍,或如洪水,或如海嘯。第二章財富會蒸發水燒煮到一百度便會沸騰,便會蒸發。但水的蒸發其實從零度以上便開始了,只不過初期蒸發得比較緩慢,而隨著溫度的升高,蒸發的速度也會一點點加快。財富也具備了水的這種“蒸發”或者“揮發”的特性。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一夜之間,醒來一看,忽然發現財富大幅“縮水”了:一百元一股的股票變成五十了,一萬一平米的房子轉眼竟成了八千了,存在銀行里的錢,以前還能買幾袋米,現在卻只夠吃碗餛飩了……當然,財富大幅“縮水”前,通常都會有一段令人難忘的“氣泡”景象。君不見黃銅曾經賣到六千六一噸,石油曾經漲到一百四十美元一桶,鋼材和水泥的價格也都曾日日攀登新高峰……然而, 物質不滅。賭客們的財富看似在牌桌上蒸發了,卻會在其它賭客、發牌員、賭場老板的口袋里鼓起來。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所謂財富“縮水”,其實只不過是通過蒸發的形式在空間形態下將一種財富的價值注入到了另一種財富之中,在時間形態下將一代人或者一個年齡段的人的財富,轉移到了另一代人或者另一個年齡段的人手里。總之,這世界上大概還找不到不會“蒸發”的財富,即便那些我們認為很可以“保值”的財富,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耐心等待,也還是可以看到它們一點點“縮水”的,只不過這過程常常過于緩慢,而且取了我們目力所不及,生命的長度夠不著的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飛揚”姿態。第三章財富會凍結零度以下,水會凍結。在天為雪、為雹,在地為冰,在檐為凌……財富也會凍結。并且,這種凍結的景象在今天這樣一個以“經濟掛帥”為特征的社會里更是比比皆是。一家公司,一個企業,資金鏈發生了問題,玩不轉了,該進的貨進不來,該發的工資發不出去,該還的債還不了。結果,債主不肯走人,工人聚集在大門口討薪,老板藏在郊區別墅里不敢露臉……這時候,這家公司,這個企業如果沒有銀行或其它管道的資金及時“輸血”,生命的路也就差不多走到盡頭了。就像一個人的肺部已無法正常呼吸,血液已無法正常流動,體溫便會逐步下降,終至于成為一具“僵尸”。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行政或法律機構便會出面加以干預,對其財產實施保全,并通過銀行等部門對該公司、該企業的資金實施“凍結”,然后在完成債務和債權的清理后,相關資產才可以“解凍”。小公司,小企業會“破產”,會成為一具“僵尸”,大公司若美國的“雷曼兄弟”等,盡管有上百年歷史,一樣會破產,資產一樣會被“凍結”。所不同的是,因為名聲大,此后還會經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說的資料。然而,說到人類財富的大面積“凍結”,通常都與經濟環境“過冷”,投資“熱度”急劇下降有關。此時,百業蕭條,到處可見工廠倒閉,商店關門,銀行貸不出款,房產商賣不出房子;一方面市場上物資奇缺,另一方面倉庫里貨品大量積壓……這種景象會讓人聯想起嚴冬的黃河,河面上擠滿了大塊大塊的浮冰,除了偶爾可見一兩艘破冰船艱難前行外,大部分的船只都只能停航罷渡了。在這種惡劣的經濟環境的作用和影響下,企業的資金鏈通常被“凍裂”,產品銷售的管道也被“凍牢”,投資者對經濟復蘇的希望和信心也一并降到“冰點”。此外,政治的“嚴冬”,戰爭的“嚴冬”也常常會造成財富的暫時性“凍結”。一個王朝推翻了另一個王朝,一個家族打敗了另一個家族,一個國家戰勝了另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吞并了另一個企業,除了權力的轉移外,最后也都還會落實到財富的“凍結”、轉移和再分配上。古今中外,無有例外。只不過相對于財富的流動的絕對的性質,“凍結”通常都是暫時的、局部的,有時,甚至還可以通過人力加以化解或預防。 第四章財富會“滾雪球”作為水的另一種形式的雪,能夠變成雪球,主要靠的是雪粒本身所具備的“黏著性”,這種“黏著性”后來被人們認識、總結、理解和加工為“滾雪球效應”(在基督徒們那兒,則稱之為“馬太效應”)。財富積聚的過程,某種意義上,正是一個“滾雪球”的量化和集化的具體體現。財富要增加自身的價值,通常必須由貨品搖身一變而為商品,參與到商品流通領域里去“滾動”。而我們也都知道,雪球小,黏著的雪粒就少,體積的增長也就慢。反之,雪球大,黏著的雪粒就多,體積的增長也快。于是,“有多大的鍋,便能烙多大的餅”。錢越多,資本越大,賺錢也就越快。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很有一些精明的商人或企業家為了迅速發家致富,深明必須學會利用別人的錢、國家的錢、銀行的錢取得一個“制高點”,做成一個較大的“雪球”,再在商業活動中迅速“滾動”增值的道理。為此,他們中有些人甚至不惜借高利貸,或者非法集資,并以種種不正當的手段賄賂銀行工作人員違規放貸……房地產界還流行著一句術語,叫作“滾動開發”。顧名思義,也是和追求“滾雪球效應”分不開的。
財富如水 作者簡介
盧新華 ,原籍江蘇如皋,1954年1月28日出生,198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1989年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獲文學碩士學位。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傷痕》,中篇小說《魔 》,長篇小說《森林之夢》、《細節》、《紫禁女》等。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為全國第四次文代會代表,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常委,上海作協理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