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絲綾堆繡新技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269399
- 條形碼:9787805269399 ; 978-7-80526-939-9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絲綾堆繡新技法 本書特色
《絲綾堆繡新技法》是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絲綾堆繡新技法 內容簡介
絲綾堆繡藝術,源于遼金,奠基于元,盛于明清,是我國古老的刺繡技藝與唐代“堆綾”、“貼絹”技藝的結合與發展。它是以天然的植物纖維(棉、麻、絲)為材料,采用浮雕、編織、刺繡、縫綴、堆貼、抽絲等多種技藝相結合的裝飾藝術。
絲綾堆繡新技法 目錄
絲綾堆繡新技法 節選
《絲綾堆繡新技法》內容簡介:絲綾堆繡藝術,源于遼金,奠基于元,盛于明清,是我國古老的刺繡技藝與唐代“堆綾”、“貼絹”技藝的結合與發展。它是以天然的植物纖維(棉、麻、絲)為材料,采用浮雕、編織、刺繡、縫綴、堆貼、抽絲等多種技藝相結合的裝飾藝術。
絲綾堆繡新技法 相關資料
插圖:第一節 做好充分的準備一、知識準備在做絲綾堆繡畫之前,要學習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理解常用術語的含義,這樣更方便解決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現將本書中提到的術語進行說明:1.浮雕撥:在按圖樣剪好的紙板上墊上一定厚度的材料,再用鳳尾紗或其他材料按紙板的紋樣撥包起來,使它有立體感、浮雕感,就叫浮雕撥。2.硬撥:把按圖樣剪好的紙板用鳳尾紗或其他材料撥包起來叫硬撥。硬撥和浮雕撥的差別是紙板上不墊材料。3.硌:把花瓣或葉子放在撕去表面硬紙板的鼠標墊上或硬膠皮上,用復寫筆(或沒有油的圓珠筆)用力劃出所需要的凹凸痕跡,這個過程叫做“硌”。4.漿布:用糯米粉水(100毫升水加5克糯米粉)加適量明礬燒成稀糨糊,把要漿的布燙平,鋪在光滑的板上,用刷子把糨糊均勻地刷在布上并濕透(使板與布之間沒有氣泡),待表面糨糊滲下去(不能干),刷第二次。共刷三次糨糊,待全干后揭下即可。5.雙層裱布:第一層布的處理方法同漿布,在第三遍糨糊刷完后放上第二層布,把第二層布用糨糊刷均勻并濕透,待干透即可。如用紙裱,則在第一層布刷完第三遍糨糊后把宣紙平鋪上并刷平即可。6.漿線:漿線的合適長度為40厘米左右,將線濕透后左手捏住一端,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蘸乳膠和水正捋三遍,再倒捋三遍即可。
絲綾堆繡新技法 作者簡介
喬素清,生于1939年2月,196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同年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從事工業控制機研制工作,參加了“蘭化控制機”等多項獲獎項目的研究工作,1988年任高級工程師,曾任國家模式識別重點實驗室機房主任和北京中自技術集團部門經理。 喬素清退休后參加了中科院老年大學布藝班學習。2004年起擔任中科院自動化所義務布藝教師,2006年起擔任海洋社區義務布藝教師,現為中科院布藝協會會員、北京工藝美術學會堆繡專業委員會會員。她精心設計、組織制作的《自動化大廈》布藝作品在中科院布藝展覽中得到各界人士和同行的好評。作品《童趣》《松齡鶴壽》在北京工藝美術學會堆繡專業委員會的作品展評中分別榮獲二等獎和2007年唯一的創新獎。由于她積極地無償地傳授布藝制作技藝,為建設和諧社區作出了貢獻,2008年1月,榮獲北京市海淀區首屆“義工之星”稱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