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司法過程的性質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31240
- 條形碼:9787100031240 ; 978-7-100-0312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司法過程的性質 本書特色
本書*初是在耶魯大學法學院所作的一個演講,為的是紀念耶魯大學法學院的一個已經去世的畢業生——阿瑟·P.麥金斯特里。這部講演不僅是卡多佐的**部用心之作,而且是卡多佐對自己多年擔任法官的經驗的一個總結,同時也是對美國自霍姆斯以來形成的實用主義司法哲學的一個系統的理論化闡述。盡管該書是一個講演,篇幅不長,語言簡潔,但是其視野開闊,含義深邃。
司法過程的性質 內容簡介
本書*初是在耶魯大學法學院所作的一個演講,為的是紀念耶魯大學法學院的一個已經去世的畢業生——阿瑟·p.麥金斯特里。這部講演不僅是卡多佐的**部用心之作,而且是卡多佐對自己多年擔任法官的經驗的一個總結,同時也是對美國自霍姆斯以來形成的實用主義司法哲學的一個系統的理論化闡述。盡管該書是一個講演,篇幅不長,語言簡潔,但是其視野開闊,含義深邃。
本書根據1921年耶魯大學出版社社的英文本翻譯;原書沒有索引,參照margaret e.hall 1947年編輯的由fallon法律著作出版公司出版的《卡多佐文選》的索引,希望對部分讀者能有所便利。
司法過程的性質 目錄
第二講 歷史、傳統和社會學的方法
第三講 社會學方法。法官作為立法者
第四講 遵循先例。司法過程中的下意識因素。結語
索引
司法過程的性質 節選
《司法過程的性質》*初是在耶魯大學法學院所作的一個演講,為的是紀念耶魯大學法學院的一個已經去世的畢業生——阿瑟·P.麥金斯特里。這部講演不僅是卡多佐的**部用心之作,而且是卡多佐對自己多年擔任法官的經驗的一個總結,同時也是對美國自霍姆斯以來形成的實用主義司法哲學的一個系統的理論化闡述。盡管該書是一個講演,篇幅不長,語言簡潔,但是其視野開闊,含義深邃。 《司法過程的性質》根據1921年耶魯大學出版社社的英文本翻譯;原書沒有索引,參照Margaret E.Hall 1947年編輯的由Fallon法律著作出版公司出版的《卡多佐文選》的索引,希望對部分讀者能有所便利。
司法過程的性質 相關資料
威廉·詹姆斯在關于實用主義的講稿中有一頁生動地提醒我們說,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即使是我們當中那些沒有聽說過甚至是痛恨哲學名詞和概念的人,都有一種支撐生活的哲學。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如流水潺潺不斷的傾向,不論你是否愿意稱其為哲學,卻正是它才使我們的思想和活動融貫一致并有了方向。法官一點也不比其他人更能掙脫這種傾向。他們的全部生活一直就是在同他們未加辨識也無法命名的一些力量——遺傳本能、傳統信仰、后天確信——進行較量;而結果就是一種對生活的看法、一種對社會需要的理解、一種——用詹姆斯的話來說——“宇宙的整體逼迫和壓力”的感受;在諸多理由得以精細平衡時,所有這些力量就一定會決定他們的選擇是什么樣子的。正是在這樣的精神性背景下,每個問題才找到自身的環境背景。我們也許會盡我們之所愿地努力客觀地理解事物,即使如此,我們卻也永遠不可能用任何他人的眼睛來理解這些事物。無論是一份訴訟請求還是一個議會法案,無論是犯罪的窮人還是公正的君主,無論是一個鄉規民約還是一個民族憲章,它們都要接受這一標準的檢驗。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