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9478
- 條形碼:9787010089478 ; 978-7-01-00894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要 目錄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要 節選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要》內容簡介:中國人擁有悠久的科學歷史,走過艱辛的探索歷程,靠著頑強的思索獲得知識,其科學每前進一步所付出的心血與光陰是我們今天所難以想象、難以估量的。中國古代科學之曲折與輝煌,二者對于深知科學思想潛能的當今中國人來說,無疑同等重要。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要 相關資料
插圖:六、遼寧東山嘴和牛河梁兩處屬紅山文化的遺址,均發現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大型祭祀建筑群;遼寧喀左東山嘴發現石砌的祭祀建筑群基址。東山嘴祭祀建筑基址,坐落在山梁正中的一片緩平臺地上。整個基址分中心、兩翼和前后兩端幾個部分。中間是一座大型方形建筑,東西長11.8米,南北寬9.5米。四邊用硅巖石塊砌墻,現存墻高約半米。墻基內為平整的堅硬黃土地面。地面上有用長條石組成的橢圓形石堆。方形基址南面約15米處有一用石塊鋪砌的正圓形臺址,直徑約2.5米。圓形臺基址南面約4米處,還有三個相連的圓形基址,皆為石砌,頂部用小石塊平鋪。兩翼的建筑位于北部方形基址的兩側,分南北兩部分。北部兩翼為兩道南北走向的石墻基;南部兩翼為零散的石堆,均靠近方形基址南部的東西兩側。在建筑群基址的左邊及堆積中,出土了陶塑人像、玉飾、石飾和陶器殘片。其中的小型孕婦裸體塑像、大型坐姿人塑像、雙龍首形玉璜飾、鄂形石飾等均為極其精致的工藝品。遼寧凌源牛河梁出土的神廟也是一處重要的祭祀遺址。神廟位于牛河梁的主梁北丘頂上,周圍就是紅山文化的墓地群。該廟由一個多室和一個單室兩組建筑物構成。主體建筑為多室結構,位于廟址北部;南部為單室。兩建筑相隔約2米。多室主體建筑南北總長18.4米,東西殘寬6.9米,中間一個主室,和幾個側室與前后室相連。單間建筑基址橫長6米,最寬處2.65米。試掘主室兩側結構得知,主室墻壁的筑法是,先挖出土壙,在壙的周壁豎立木柱作為木骨架,然后在其間用草秸束加固,再涂泥抹面。室底和墻壁都經火烤,并在墻壁上用赭紅色和黃白色繪出彩色圖案,紋樣有三角紋等幾何圖案。建筑基址內出土了泥塑人像、動物塑像和陶祭器等。在主室內出土一件人頭像,相當于真人大小,面涂紅色,眼珠用圓玉片鑲嵌,顴骨高聳,額尖豐滿,兩耳長圓,大嘴微外咧,形象十分逼真。西方人曾說中國古代無雕塑,雕塑藝術是由西方傳人的。紅山文化的雕塑人像出土,足令其說止鳴。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