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生態保護概論-(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103000
- 條形碼:9787511103000 ; 978-7-5111-0300-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保護概論-(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高等院校環境類系列教材《生態保護概論》基礎上修訂改編的,力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指導,充分吸納當前國內外生態保護工作取得的*新成果,更適用于現代迅速發展的生態保護工作的研究、管理、教學和學習的需要。全書重點介紹生態學基礎、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自然資源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自然保護區、農村生態保護、城市生態保護、生態環境管理等。
本書可作為環境保護干部培訓教材和大專院校環境和非環境專業選修課教材,還可供從事環境保護及有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參考。
生態保護概論-(第二版) 目錄
1.1 生態環境
1.2 生態承載力與生態占用
1.3 生態破壞與生態系統健康
1.4 生態安全與生態保護
1.5 生態保護學
第2章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2.1 生物多樣性
2.2 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
2.3 草原生態系統的保護
2.4 荒漠生態系統的保護
2.5 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
2.6 陸地水生生態系統的保護
2.7 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
2.8 物種保護
2.9 外來入侵物種及其防治
2.10 生物安全
第3章 自然資源保護
3.1 概述
3.2 土地資源的保護
3.3 水資源的保護
3.4 礦產資源的保護
3.5 自然旅游資源的保護
第4章 自然保護區
4.1 概述
4.2 自然保護區的目標、任務和作用
4.3 自然保護區的評價、設計與規劃
4.4 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
第5章 農業與農村的生態保護
5.1 農業生態系統
5.2 農業的生態保護
5.3 生態農業
5.4 生態村
第6章 城市生態保護
6.1 城市生態系統及其保護
6.2 城市的園林綠化
6.3 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6.4 宜居城市
第7章 生態保護的科學技術
7.1 生態調查
7.2 生態監測
7.3 生態評價
7.4 生態規劃與設計
7.5 生態恢復與生態工程
第8章 生態環境管理
8.1 概述
8.2 生態系統管理
8.3 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8.4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
8.5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
8.6 生態示范區
8.7 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
8.8 生態補償與生態移民
8.9 生態環境監察
后 記
參考文獻
生態保護概論-(第二版) 節選
《生態保護概論(第2版)》是在高等院校環境類系列教材《生態保護概論》基礎上修訂改編的,力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指導,充分吸納當前國內外生態保護工作取得的*新成果,更適用于現代迅速發展的生態保護工作的研究、管理、教學和學習的需要。全書重點介紹生態學基礎、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自然資源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自然保護區、農村生態保護、城市生態保護、生態環境管理等。《生態保護概論(第2版)》可作為環境保護干部培訓教材和大專院校環境和非環境專業選修課教材,還可供從事環境保護及有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參考。
生態保護概論-(第二版) 相關資料
插圖:(2)大氣圈。大氣圈是包圍地球表面的氣體圈層,其厚度達數千公里。大氣圈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和逸散層。平流層下部還存在薄薄的一層臭氧層。臭氧層的存在對地球上的生物免遭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的照射及破壞起到了保護作用,被稱之為“生命之傘”。大氣圈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不同含量的水蒸氣。大氣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雖小,但作用很大,它可以阻止地球表面長波輻射的散失,對地球表層有增溫作用。大氣圈中的水蒸氣含量不定,但卻可形成霧、云、降水,對地球表層環境的水的循環和能量的交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氣圈的形成和演化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受到巖石圈、水圈、生物圈的深刻影響,又給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帶來巨大的作用。(3)水圈。地球表層各種形態的水的總和稱之為水圈。水圈總量達14億Km3,覆蓋地球表面72%的面積,僅海洋就占地球表面71%的面積。水圈中海洋占97%的質量,陸地水僅占3%的質量,其絕大部分是兩極的冰蓋。水圈的存在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巨大,特別是水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的運動與循環,對自然生態環境中的物質與能量的運動與交換,對塑造地球表層的自然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對生物形成與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4)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表層全部有機體和與之相互作用的生存環境的整體。生物圈是巖石圈、大氣圈、水圈長期演化并相互作用的產物,同時生物圈中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給巖石圈(主要是土壤),以及大氣圈、水圈的組成和演化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與作用。生物圈是整個地球表層生態環境中最活躍、最敏感、最脆弱的部分。生態環境的破壞通常最先表現在生物圈,而生物圈的破壞又往往帶來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可以說生物圈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