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塵夢禪心-蘇曼殊畫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56242
- 條形碼:9787530656242 ; 978-7-5306-5624-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塵夢禪心-蘇曼殊畫傳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的曠世奇才,蘇曼殊所走過的道路是頗具個人風采的。鳥瞰他的詩國,或芒寒色正一如天外七星,或殊繞馨逸一如空谷幽蘭,但更多的卻是懺盡情禪,艷骨難收。從行跡上看,他的淑世之心綦切,每當國運阽危之際,他總是懔然于匹夫之責,拔劍而起。
塵夢禪心-蘇曼殊畫傳 目錄
一 “他不該在這個時候降生!”
——冥冥之中,似有一種無可抵御的力,將這個“私生混血兒”摜入足以滲透血淚的慘酷境地。迨至更事后,這種“慘酷”仍深深楔入他所特有的那種自瀆性的生命苦行中……
二 “啊,三郎,你還活著?!”
——幼年的不幸經歷,鑄就了曼殊那種落落寡合、孤僻不群的性格;所幸的是,在大同學校就讀期間,他終于找到了暌隔多年的母親河合仙……
三 他無法接受一個杏子不在的世界
——初戀,對于曼殊是一次慘痛的經驗。杏子的情殤,使他感到在這個杏子不在的世界里,無處不彌散著死亡的氣息。仿佛全世界的深秋驟然問都圍攏在他的身邊……
四 “以情求道,是以憂耳。”
——無數的因素推動著人的感覺、思維和行動。誰能說清,在現實給定性的向度上,具體的、個別的人,為什么會這樣,而不是那樣。盡管曼殊抱定了堅心事佛之志,遁入空門,但“以情求道”注定他成不了得道的高僧……
第二章 披發長歌覽大荒
一 初露鋒芒
——以加入“青年會”這一非比尋常的事件為契機,曼殊進入了思想轉變的關鍵時期。他肩著苦難,沐著血腥,義無反顧地投入民族解放的前沿。
二 “余實三戒俱足之僧,永不容與女子共處者也。”
——在革命倥傯間,曼殊回鄉探母,不意與靜子相遇,這使他再度羈縻情網,幾乎難以自拔。
三 血,總是熱的
——目睹沙皇俄國的魔掌無情地伸向中國,曼殊再次以無畏的英姿,加入“拒俄義勇隊”,立誓“求一戰而死”、“甘為亡國之鬼雄”。
四 “易水蕭蕭人去也!”
——正當曼殊以期為國恪盡匹夫之責時,畏懼革命的林紫垣突然以斷其經濟相要挾,逼其返國。在“博愛丸”號輪船上,曼殊給林紫垣寫下一封偽“遺書”。
第三章 激奮與頹傷
一 “曼殊怎么失蹤了?”
——他把悲愁拋在一邊,把孤獨遺向過去,義無反顧地投入民族解放的前沿。但作為一個泅泳于驟起驟落的近代生活風浪中的熱血青年,曼殊既為這種激情所驅策,亦為這種激情所困擾;革命,并未救治好他深重的精神創傷。
二 “國家有難,豈能坐視不管?”
——《國民日日報》的查封,陳少白的冷淡,使曼殊萬念俱灰,漸漸地,他想遠離政治,可是,政治又敲門了。
三 依違于僧俗之間
——廣東海云寺。他第三次出家,很快又不堪為僧之苦,竊得師兄之度牒,潛回香港,就在這時,一個巨大的行刺計劃,使他幾乎體嘗到復仇的快意。
四 “三郎啊,你準是被魔鬼纏住了!”
——與雪鴻的會面,既使曼殊銷魂也使曼殊斷腸。他與雪鴻的*大差異就在于,一個夢已破碎,一個卻正在做夢。
五 自馬投荒第二人
——俗世的牽纏,使曼殊不勝負累,遂開始了他生命史上的**次遠征。他誓以玄奘、法顯自勖,抱定九死一生的決心,萬里投荒,一步步向圣地走去……
第四章 亦僧亦俗兩風流
第五章 獨向遺編吊拜倫
第六章 芒鞋破缽何人識
第七章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蘇曼殊簡譜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塵夢禪心-蘇曼殊畫傳 節選
《塵夢禪心:蘇曼殊畫傳》內容簡介: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的曠世奇才,蘇曼殊所走過的道路是頗具個人風采的。鳥瞰他的詩國,或芒寒色正一如天外七星,或殊繞馨逸一如空谷幽蘭,但更多的卻是懺盡情禪,艷骨難收。從行跡上看,他的淑世之心綦切,每當國運阽危之際,他總是懔然于匹夫之責,拔劍而起。
塵夢禪心-蘇曼殊畫傳 相關資料
“太虛近偽,曼殊率真。內典工夫,固然曼殊為優;即出世與入世之法,太虛亦遜曼殊多多也!”
——孫中山
“曼殊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真是所謂天才。……曼殊作畫,教人看了如咫尺千里,令人神往,不像庸俗畫匠之浪費筆墨,其吟詠則專擅絕句,發人幽思,宇里行間別有洞天。曼殊是個風流和尚,人極聰穎,詩、文、書、畫都造上乘,是大有情人,是大無情人,有情說他也談戀愛,無情說他當和尚。”
——陳獨秀
“香山蘇元瑛子谷,獨行之±,不從流俗。然于朋友竺摯(篤厚誠摯),凡委瑣功利之事,視之蔑如也。雖名在革命者,或不能得齒列。……可謂厲高節,抗浮云者矣。……‘靡而不鄰,涅而不滓’,……元瑛可誣,乾坤或幾乎息矣!”
——章太炎
“鮮明的個性永遠是一個迷。而蘇曼殊就是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人,鮮明之外,簡直有幾分怪異。解讀蘇曼殊,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任何一種看似合理的解釋均或多或少透露著強梁式的牽強。在緩緩滑過腦際難以計數的詞匯中,我努力說服著自己,極勉強地選擇了“形為心役”一詞來為蘇曼殊35年的坎坷人生來作出終結性的評語。”
——林語堂
“其實蘇曼殊的名氏,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早已是不朽的了。……攏統講起來,他的譯詩,比他自作的詩好,他的詩比他的畫好,他的畫比他的小說好,而他的浪漫氣質,由這一種浪漫氣質而來的行動風度,比他的一切都要好。”
——郁達夫
塵夢禪心-蘇曼殊畫傳 作者簡介
邵迎武,筆名盈午,山東乳山人,1956年生現為徐州師范大學教授。性狷潔,慕仁義,忌虛名,重實學。頭銜不少,佳制無多。有《蘇曼殊新論》、《南社人物吟評》、《柳亞子詩歌新探》、《清華四大導師》、《范曾畫傳》、《中國近代士階層研究》、《編輯卮言》、《莊子顯靈記·評注》等十余種作品面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