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生不息的傳承-孝與壯族行孝歌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5106486
- 條形碼:9787105106486 ; 978-7-105-1064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生不息的傳承-孝與壯族行孝歌之研究 內容簡介
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哲學理念和人生價值觀等傳統文化的核心層面均可從喪葬文化習俗去作細致剖析和透視。本書選取馬山壯族行孝歌十八個文本,按原貌進行注音、釋義和翻譯,并透過喪葬儀式來研究行孝歌的思想內容及社會意義。 孝,作為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無論在漢族地區或是在壯族地區,其歷史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行孝歌蘊涵著濃重的孝意識。它借助喪場這一特定環境告訴人們什么是孝,如何做人才符合孝道。 本書借助壯語,從一個新的視角來詮釋孝的文化內涵,揭示孝道的人文價值,進而考察壯族孝文化的內在特點。在當今社會經濟急劇轉型的時候,強調家庭親情,強調孝敬老人,這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養老機制仍然依靠傳統的方式來實現,如何保障老人老有所養,行孝歌提倡敬奉老人的道德觀念在當今社會依舊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生生不息的傳承-孝與壯族行孝歌之研究 目錄
引言
**章 人生的終點
一、壯家人對死亡起因的神話解說
二、壯語對死亡的種種表達
三、壯家人對待死亡的態度
第二章 壯族的喪葬習俗一、壯家人的喪葬習俗二、喪葬習俗中的利生觀念
三、喪葬儀式中社會關系的整合
第三章 孝道在壯鄉的流布
一、行孝歌的主要內容
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
三、壯漢孝道的比較
第四章 儒、道、佛文化對壯族的影響一、儒家思想的滲透
二、道教思想的吸收
三、佛教思想的融入
四、孝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結語
文本
行孝歌1二十四孝歡行孝歌2丹亡行孝歌3為人子者
行孝歌4奠別歡行孝歌5送夭靈
行孝歌6哀歌行孝歌7孝順歌唱
行孝歌8了專拜
行孝歌9*行孝
行孝歌10嘆亡行孝歌11歡嘆卜
行孝歌12哭母歌行孝歌13嘆亡歌行孝歌14奠別歌行孝歌15哭姐歌行孝歌16歡嘆母行孝歌17歡哭母行孝歌18歡嘆父母壯語詞匯表方塊壯字表附圖
參考書目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