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68426
- 條形碼:9787030268426 ; 978-7-03-02684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 本書特色
《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是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闡述了現代水循環系統、水基系統及水資源系統等相關基本概念,在對傳統水資源系統分離理論和規劃方法進行總結與歸納的基礎上,對現代水資源系統演變進行了分析和解讀,提出了現代水資源系統分析理論與模型,即復雜適應系統理論與整體分析模型。同時對現代水資源系統分析方法進行了研究,構建了現代水資源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并將所上述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理論及模型應用于海河流域,對海河流域水資源系統進行了綜合分析,并模擬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情景,為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提供有益借鑒。*后提出了基于復雜大系統觀的現代水資源綜合管理的模式框架。
本書可供從事水資源規劃、水資源管理、城市規劃的科研、規劃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 目錄
前言
第1章 水資源系統及系統分析基礎
1.1 水循環與水資源
1.1.1 水與水循環
1.1.2 水資源
1.2 水循環系統、水基系統及水資源系統
1.2.1 系統
1.2.2 水循環系統
1.2.3 水基系統
1.2.4 水資源系統
1.3 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
1.3.1 系統觀及系統科學的產生及其早期發展
1.3.2 傳統的系統工程與系統分析
1.3.3 系統科學的新發展
1.4 水資源系統分析及其發展方向
1.4.1 水資源系統描述與分析
1.4.2 水資源系統分析的發展方向
第2章 傳統水資源系統分析理論與方法
2.1 線性規劃
2.1.1 線性規劃基本理論
2.1.2 線性規劃應用實例
2.2 動態規劃
2.2.1 動態規劃基本理論
2.2.2 動態規劃應用實例
2.3 隨機規劃
2.3.1 隨機規劃基本理論
2.3.2 隨機規劃應用實例
第3章 現代水資源系統演變與解讀
3.1 人類活動對于流域水循環系統的干擾
3.1.1 對流域降水的影響
3.1.2 對下墊面環境的影響
3.1.3 人工側支水循環形成
3.1.4 水循環動力條件的變化
3.2 流域水循環系統演變效應
3.2.1 水循環演變效應
3.2.2 水資源演變效應
3.2.3 生態環境演變效應
3.2.4 “泛流域”效應
3.3 現代水科學與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水資源系統解讀
3.3.1 水資源系統結構解讀
3.3.2 流域水資源系統環境解讀
3.3.3 水資源系統要素解讀
第4章 現代水資源系統分析理論與模型
4.1 復雜水資源大系統分析方法論概述
4.1.1 水資源系統的復雜性
4.1.2 復雜水資源大系統分析方法在國外研究中的應用
4.1.3 復雜水資源大系統分析方法在國內研究中的應用
4.2 復雜適應系統理論與方法
4.2.1 復雜適應系統理論及其建模方法
4.2.2 流域水資源系統的組成與層次劃分
4.3 復雜水資源系統整體分析模型
4.3.1 主體的分類
4.3.2 模型的框架結構
4.3.3 水資源系統整體模型的核心數學描述
4.3.4 水資源系統整體模型的求解技術
4.4 復雜適應系統整體分析模型應用實例
4.4.1 應用背景與模型設定
4.4.2 研究思路與方案設定
4.4.3 調水方案的宏觀經濟效果分析
4.4.4 調水方案水情分析
第5章 現代水資源系統分析方法
5.1 系統分析的非線性理論與方法
5.1.1 非線性規劃的一般形式
5.1.2 非線性規劃的理論解法
5.2 遺傳算法——非線性規劃的通用數值解法
5.2.1 遺傳算法簡介
5.2.2 遺傳算法程序的實現
5.3 多目標規劃理論與方法
5.3.1 情景分析法
5.3.2 切比雪夫方法
第6章 現代決策論與水資源決策支持系統
6.1 決策論概述
6.2 決策理論與決策方法
6.2.1 決策的含義和特征
6.2.2 決策的內容
6.2.3 決策的分類與基本原則
6.2.4 決策的一般步驟
6.2.5 決策的價值前提與事實前提
6.2.6 決策方法
6.3 決策支持系統
6.3.1 決策支持系統概述
6.3.2 流域決策支持系統的基本組成
6.3.3 流域決策支持系統的結構體系
6.4 流域水資源規劃決策支持系統
6.4.1 系統總體結構
6.4.2 專業服務平臺
6.4.3 會商決策支持中心
6.5 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決策支持系統實例
6.5.1 平臺功能
6.5.2 平臺結構
6.5.3 平臺邏輯流程
第7章 海河流域水資源系統綜合分析
7.1 流域概況
7.1.1 海河流域自然地理概況
7.1.2 海河流域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7.1.3 海河流域水資源概況
7.2 復雜流域水資源規劃新特點
7.3 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評價模型
7.3.1 評價指標體系
7.3.2 評價數學模型
7.3.3 評價指標權重分析
7.3.4 評價結果及其分析
7.4 宏觀經濟水資源多目標分析模型
7.4.1 宏觀經濟水資源原理
7.4.2 基于宏觀經濟水資源模型的海河流域需水預測
7.5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模型
7.5.1 基本單元
7.5.2 地面地下水相互轉化
7.5.3 下游來流系列
7.5.4 調度原則
7.5.5 調度系列
7.6 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情景分析
7.6.1 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情景設計
7.6.2 海河流域宏觀經濟水資源規劃情景組合
7.6.3 流域宏觀經濟水資源計算結果分析
第8章 基于復雜大系統觀的現代水資源綜合管理
8.1 由供用水管理向面向全屬性功能的資源管理轉變
8.2 由一元行政管理向多元化主體協同管理轉變
8.3 由單環節分離管理向基于水循環全過程的統籌管理轉變
8.4 由事中監督管理向基于整體控制的系統管理轉變
8.5 由常態管理向常態與應急相結合的機制性管理轉變
8.6 由粗放式線條管理向基于完整信息的精細化管理轉變
參考文獻
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 節選
《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首先闡述了現代水循環系統、水基系統及水資源系統等相關基本概念,在對傳統水資源系統分離理論和規劃方法進行總結與歸納的基礎上,對現代水資源系統演變進行了分析和解讀,提出了現代水資源系統分析理論與模型,即復雜適應系統理論與整體分析模型。同時對現代水資源系統分析方法進行了研究,構建了現代水資源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并將所上述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理論及模型應用于海河流域,對海河流域水資源系統進行了綜合分析,并模擬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情景,為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提供有益借鑒。*后提出了基于復雜大系統觀的現代水資源綜合管理的模式框架。《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可供從事水資源規劃、水資源管理、城市規劃的科研、規劃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現代水資源系統解析與決策方法研究 相關資料
插圖:2.系統分析系統分析是從運籌學派生出來的一種實用的分析方法,是目前比較成熟、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基礎方法。它是用系統論的觀點進行尋優決策,是運籌學在各個學科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因此,系統分析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系統工程的分析決策方法。系統分析方法一般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步驟。1)問題的確立在進行系統分析時,首先應明確研究的對象和問題,然后把所研究的對象從周圍環境中劃分出來,組成系統。系統內部可以包括許多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分系統,而系統的周圍環境則為系統的邊界。當系統建立后,對所確立的問題必須明確以下三大要素:(1)目標。這是進行系統分析的出發點。在確定系統目標時,分析人員首先必須著眼于整個系統的目標,而不是分系統的目標。(2)可行決策。系統分析方法就是為決策者提供一整套尋優決策的輔助工具。如果可行決策搜索不完全,有可能導致決策方案的失誤。(3)約束條件。它反映了系統與其所處環境的聯系制約關系。如果約束條件有遺漏,可能導致決策方案與周圍環境出現不協調的矛盾,使決策方案失效。2)建立模型在問題建立后,應將所研究的問題用數學模型加以表述,以便對系統的特征量進行定量分析。常用的數學模型有優化模型和模擬模型兩類。模型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取決于描述系統問題的需要,并非越復雜越好。3)模型的求解和驗證模型一旦建立,其求解方法也將隨之產生。但是,對于一些過于復雜和變量規模過大的模型,即使使用現代計算手段,也常常會遇到求解的困難。模型是否能真實地描述系統的動態過程,符合客觀實際,應進行驗證。驗證方法有兩種:①再現過去的歷史過程,與實際記錄相對照;②在無實測記錄的情況下,也可用模擬模型進行相互驗證。4)靈敏度分析在系統分析時,可行方案中可能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如環境和自然條件的變化、國家形勢和政策的變化。當前資源和數據的缺乏,造成預測失誤。靈敏度分析就是對這些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它們對系統的影響程度。靈敏度分析通常是用改變模型的輸入變量和有關的參數值,觀察和研究變化對輸出結果的影響,以判斷可行方案的穩定性。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