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劍橋科學史:第四卷【18世紀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757488
- 條形碼:9787534757488 ; 978-7-5347-574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劍橋科學史:第四卷【18世紀科學】 本書特色
《劍橋科學史》由劍橋大學出版社授權,大象出版社獨家引進,同步翻譯出版。本卷共36個部分,介紹了18世紀科學發展的詳盡和全面的概述,探討17世紀的“科學革命”以及主要的新增長點,尤其是實驗科學的含意。具體內容包括科學機構與科學組織;科學與政府;從事科學的男性形象;哲學家的胡須:科學研究中的女性與性別等。
劍橋科學史:第四卷【18世紀科學】 內容簡介
《劍橋科學史》第四卷,為一般讀者和專業人士提供18世紀科學發展的詳盡和全面的概述,探討17世紀的“科學革命”以及主要的新增長點,尤其是實驗科學的含意。這本書既是一本敘事性的書,也是一本解釋性的書,還可以當成參考工具書來用。其主要關注的是西方科學,也談到了一些傳統文明中的科學和殖民地的科學。所包含的范圍,既有對科學本身認知維度的分析,也有對其更廣泛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意義的解釋,兩者兼顧。撰稿者大都是各自研究領域的世界領軍人物,他們既敘述了有關問題當前的不同研究成果以及方法論上的爭論,也給出了他們自己的觀點。
劍橋科學史:第四卷【18世紀科學】 目錄
撰稿人簡介
總主編前言
1 導言
**部分 科學和社會
2 “科學革命”的遺產:科學和啟蒙運動
科學革命、機械論自然哲學和啟蒙運動
18世紀中葉對機械論自然哲學的懷疑性批評
有活力的自然:啟蒙運動晚期對懷疑論的回應
結論:在啟蒙運動活力論與浪漫主義自然哲學之間
3 科學、大學和其他公共領域:歐洲和美洲的科學教育
1700年左右
18世紀大學里的科學:創造空間
18世紀大學里的科學:課程
供應的擴大
結論
4 科學機構與科學組織
詹姆斯·e.麥克萊倫三世
17世紀的“組織化革命”
科學院時代
期刊
大學和學院
天文臺
科學機構與歐洲的擴張
植物園
社會中的組織化科學
19世紀的補遺
5 科學與政府
6 自然知識的探索:科學和大眾
牛頓主義
農學
醫學
植物學
結論
7 從事科學的男性形象
史蒂文·夏平
虔誠的博物學家
品行端正的哲學家
有教養的自然哲學家
結論:文明專家和未來
8 哲學家的胡須:科學研究中的女性與性別
公共機構的圖景
……
第二部分 各門學科
第三部分 專題研究
第四部分 非西方傳統
專名索引
人名索引
譯后記
劍橋科學史:第四卷【18世紀科學】 作者簡介
羅伊·波特(1946~2002),倫敦大學學院韋爾科姆•特拉斯特(Well come Trust)醫學史中心醫學社會史榮休教授,畢業于劍橋大學。他是200多本書和眾多文章的作者,其中包括《社會醫生:托馬斯•貝多斯與啟蒙運動晚期英國的疾病生意》(Doctor of Society:Thomas Beddoes and the Sick Trade in Late Enlightenment England,1991);《倫敦:社會史》(London:A Sociaf History,1994);《“人類的最大利益”:人類醫學史》("The Greatest Benefit to Mankind": A Medical History of Humanity,1997)以及《身體政治:英國的疾病、死亡與醫生(1650~1900)》(Bodies Politic: Disease,Death and Doctors in Britain,1650-1900,2001)。合著《貝特萊姆皇家醫院史》(The History of Bethlem,1997)。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