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795546
- 條形碼:9787805795546 ; 978-7-80579-55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 本書特色
《賀麟評傳》編輯推薦:東方黑格爾之父”的哲學家賀麟(1902-1992)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西方哲學史家、哲學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著作頗多,其代表作如:《近代唯心論簡釋》、《當代中國哲學》,《現代西方哲學演講集》、《黑格爾早期神學著作》、《哲學和哲學史論文集》,翻譯有《小邏輯》、《精神現象學》和《黑格爾辯證法和哲學一般的批判》等。“山育林中鳳,人尊世上麟”(中國詩詞楹聯學家張紹誠為賀麟題)。賀麟教授不僅在哲學界享有崇高威望,而且倍受國共兩黨領導人的尊重。
《國學大師》你繞不開的一座高峰,國學巨匠,百年經典,新眼指路!
大師們以他們獨特的藝術風格,為中國文化增添了瑰麗的色彩。
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 內容簡介
《賀麟評傳》追蹤考察了賀麟一生的學術生涯和心路歷程,對其博大精深的學術造詣著力進行深發掘和準確評析,旨在如實展現其縱橫現代中國六十余年的重大學術建樹,并揭示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蘊。立論新穎,持論公允,材料豐富,理明辭達,為近年來賀麟研究的鮮有佳著。
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 前言
中華學術,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諸子并起,百家爭鳴,呈現了學術思想的高度繁榮。兩漢時代,經學成為正統;魏晉之世,玄學稱盛;隋唐時代,儒釋道三教并尊;到宋代而理學興起;迨及清世,樸學蔚為主流。各個時代的學術各有特色。綜觀周秦以來至于近代。可以說有三次思想活躍的時期。**次為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競勝。第二次為北宋時代,張程關洛之學、荊公新學、蘇氏蜀學,同時并興,理論思維達到新的高度。第三次為近代時期,晚清以來,中國遭受列強的凌侵,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危機,于是志士仁人、英才俊杰莫不殫精積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說.期于救國,形成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眾說競勝的高潮。
試觀中國近代的學風,有一顯著的傾向.即融會中西。近代以來,西學東漸,對于中國學人影響漸深。深識之士.莫不資西學以立論。初期或止于淺嘗,漸進乃達于深解。同時這些學者又具有深厚的舊學根柢,有較高的鑒別能力.故能在傳統學術的基礎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從而達到較高的成就。
試以梁任公(啟超)、章太炎(炳麟)、王靜安(國維)、陳寅恪四家為例,說明中國近代學術融會中西的學風。梁任公先生嘗評論自己的學術云:“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輩,……欲以構成一種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學派,……蓋固有之舊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來之新思想又來源淺觳,汲而易竭。其支絀滅裂,固宜然矣。” (《清代學術概論》)所謂“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表現了融合中西的傾向,不過梁氏對西學的了解不夠深切而已。梁氏自稱“適成為清代思想史之結束人物”,這未免過謙,事實上梁氏是近代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啟蒙思想家,誠如他自己所說“為《新民叢報》、《新小說》等諸雜志,……二十年來學子之思想頗蒙其影響.……其文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感情,對于讀者別有一種魔力焉”。梁氏雖未能提出自己的學說體系,但其影響是深巨的。他的許多學術史著作今日讀之仍能受益。
章太炎先生在《薊漢微言》中自述思想遷變之跡說:“少時治經,謹守樸學……及囚系上海,三歲不覿,專修慈氏世親之書……乃達大乘深趣……既出獄,東走日本,盡瘁光復之業,鞅掌余間,旁覽彼土所譯希臘德意志哲人之書……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會都野之情狀.華梵圣哲之義諦、東西學人之所說……操齊物以解紛,明天倪以為量.割制大理,莫不孫順。”這是講他兼明華梵以及西哲之說。有清一代。漢宋之學爭論不休,章氏加以評論云:“世故有疏通知遠、好為玄談者,亦有言理密察、實事求是者,及夫主靜主敬、皆足澄心……茍外能利物,內以遣憂,亦各從其志爾!漢宋爭執。焉用調人?喻以四民各勤其業,瑕釁何為而不息乎?”這是表示,章氏之學已超越了漢學和宋學了。太炎更自贊云:“自揣平生學術,始則轉俗成真,終乃回真向俗……秦漢以來,依違于彼是之間,局促于一曲之內,蓋未嘗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謂專志精微,反致陸沉;窮研訓詁,遂成無用者,余雖無腆,固足以雪斯恥。”太炎自負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評論云:“其所自述,殆非溢關。”章氏博通華梵及西哲之書,可謂超越前哲,但在哲學上建樹亦不甚高,晚歲又回到樸學的道路上了。
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 目錄
重寫近代諸子春秋
序
英文提要
引言
第1章 尋根溯源:江西方文化哺育的學子
1.1 得天獨厚:從小深受儒學熏陶
1.2 游學歐美:覓取西方哲學的大經大法
1.3 厚積薄發:書房里的精神世界
第2章 高明識度:尋求文化融合的努力
2.1 “全觀”西方:無體即無用 無用即無體
2.2 貌似神異:全盤西化與真正“化西”
2.3 歸本建新:儒家思想的新開展
2.4 開出新外王:思想道德的現代化
第3章 直搗黃龍:西方正宗哲學的紹述融合
3.1 借石攻玉:翻譯價值在于華西學
3.2 曲徑通幽:通向黑格爾的兩條路線
3.3 苦心孤詣:深入黑格爾的堂奧
第4章 獨樹一幟:初露端倪的新心學
4.1 縱橫捭闔:思潮背景與思想淵源
4.2 廓開風氣:處處有我的哲學特質
4.3 博大精深:謹嚴融貫的思想系統
第5章 眾流歸海:以真理所在實事求是為歸
5.1 步履維艱:思想的改變與堅執
5.2 殊途同歸:從哲學史途徑追求真理
5.3 古今并舉:現代西方哲學研究的嬗變
結語
賀麟學術行年簡表
后記
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 節選
幼年經驗是重要的。幼年經驗常常是不知不覺形成的,因而也就不知不覺地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著關鍵性的影響。賀麟后來那么摯愛中國哲學,著力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層次開拓,幼年的經驗起了重要作用。
對一個人幼年影響*大的也許莫過于他的家庭了。
賀麟,字自昭。1902年9月出生于四川金堂縣楊柳溝村一個鄉紳家庭。賀家是這一帶的大姓,賀麟這一門由他祖父掌管。這是一個保持著中國古老傳統特色的家庭:祖父上過私塾,雖讀書不多,但精于理財;父親是前清秀才,當過金堂中學校長,曾主持鄉和縣的教育事務。關于他的母親,我們知之不多。賀麟幼年受到的教育是得天獨厚的:他祖父對自己的孫子的期望尤深,親自過問賀麟的學習,凡賀麟在學校作的文章,祖父必親自過目;每次考試的詩文,祖父都要賀麟背給他聽。為了啟發賀麟的思路,鍛煉口才,他常常要賀麟講述學校里的種種事情和人物。祖父的這種教育使賀麟受益終生。他的口才、他的記憶、他的思路、他的國學功底,后來都卓爾不群,這不能不歸功于他的祖父。賀麟的父親任縣教育科長,雖事務繁忙,但對賀麟的學業十分關心,常教他讀《朱子語類》和《傳習錄》。賀麟8歲入私塾,不久隨著當先生的姑丈到鎮里上小學,13歲小學畢業,父母不放心他遠出求學,仍在小學進修。雖然賀麟身居僻地邊鄙,但書籍開闊了他的視野,使他遙見了那山外之山,立志要讀世界上*好的書,做有為的青年。
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 相關資料
我們懷著復雜的心情奉獻出我們的辛勤勞作,獻給那些景仰、尊敬、愛戴和永遠懷念賀麟的人們,也獻給一切愿意在我們這個時代探求真理的人們。作為本世紀中國深邃的、有創意和開拓精神的著名哲學家、翻譯家、“黑學”研究專家,賀麟其人其學對于中國現代哲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有著深長久遠的影響。要對這樣一位“學有根底、博而不雜、專而不窄”的哲學大師作一番公允的評述,確非易事。尤其想到當年賀麟門下的許多學生,如今都已是中國學界的著名學者和導師,向他們奉獻我們的這份勞作,真懷有一種惶恐的心理。同時,我們又充滿信心:我們曾寢饋浸潤于哲學17年,對賀麟又有較深切的認識。作為賀麟的“私淑弟子”,我們曾沐浴過賀麟的恩澤:我們經賀麟所譯的《小邏輯》入門,邁進了哲學的殿堂;我們通過賀麟才認識了斯賓諾莎,領悟了這樣一個為學做人的真諦:真正的哲人當為尋得一圓滿的生活而追求真理,為追求圓滿的真理而認真生活。在寫此書之前,我們曾登門拜謁了賀師母,了解賀麟其人其事。之后,我們幾乎搜集和遍閱了一切有關賀麟的資料,對賀麟本人的論著我們更是含英咀華,爬羅剔抉,提要鉤元,深入理解,系統把握。我們力求讓更多的讀者了解的是一位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崇高而樸實的賀麟——為中國現代哲學的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老一輩進步知識分子的代表,而不是被某種模式裁削過的賀麟。我們把此視為我們神圣的責任。當然,一個人或多或少總是要透過由自己的學術素養、自己的經歷、自己的認識、自己的體驗所交織而成的棱鏡去看待和評價他人的,這種“局限性”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倘若書中有不忠實賀麟其人其文之處,理當文責自負。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愿讀者也如此對待此書。
國學大師叢書-賀麟評傳 作者簡介
王思雋,哲學博士,副教授,已發表專著《科學理論檢驗論》,合著多部,并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雜志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李肅東,哲學博士,已發表專著《個體道德論》,擔任《走向大市場》主編、《中國倫理學百科全書·西方卷》副主編,并發表論文數十篇。
- 主題:跨度相當大,指的是這樣一套叢書。不過對于傳主的學問評價更多些...
心路歷程的評價,或者說專注于人的部分,好像不是討論的重點。當然對于學問對于一個人(文化人生)的作用,作為借鑒,亦為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