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壯族卷-漢族題材少數民族敘事詩譯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5102327
- 條形碼:9787105102327 ; 978-7-105-1023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壯族卷-漢族題材少數民族敘事詩譯注 內容簡介
漢文化在壯族中的輻射,效應是多層面的,從經濟到政治到文化,影響是全方位的。從表層上看,壯人樂于接受漢語漢文,掌握漢語漢文的人數與時俱增;從深層上說,儒家的思想觀念對壯人有廣泛深刻的影響,造成了慕漢心理。經過長期的熏陶,壯族知識分子對自己民族的文化反而產生了淡薄心理。在壯族中,漢族題材在民間神話、故事傳說、民歌、民間長詩、壯劇和當代文學藝術中,郜有廣泛的影響。在民間文學領域,漢族題材壯族敘事詩特別發達,有經詩《唱舜兒》紀念他,把他稱為“特舜”,意思是壯人舜小伙子。夏以降的商周時期,漢文化對壯族祖先的影響加大,層次深刻。在廣西武鳴馬頭鄉一帶10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所發掘的岜馬山商代巖洞葬、獨山戰國巖洞葬、敢豬巖商代巖洞葬,勉嶺商代墓葬,元龍坡、安等秧春秋戰國墓葬,發現了大批既具地方特色,又具中原特色的大型、中型、小型的商代到西周、春秋戰國的青銅器、玉璋、玉戈等,都是代表王權的器物,說明即使武鳴這樣壯族地區的腹地,也已經吸收了中原文化。這一帶發掘的先秦銅鼓,廣泛吸收了中原青銅器上的地紋云雷紋,但功能有變,已由地紋變為主紋。秦并嶺南,漢文化大量進入壯族祖先分布區域,傳播是多樣的,其中有多次中原戰亂逃難到嶺南的漢民,有鎮守戍邊的中原兵將,有外放嶺南的各級官吏和他們的家族,有從事商販的商賈,還有貶謫的文士,他們都帶來了大量的儒家典籍、禮儀、民間傳說故事、民間戲劇說唱,對壯人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道教的宗教觀念、儀式、神靈系統、法器尤其經書,對傳播漢文化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漢文化的沉底道教功能顯著,.其經典《玉謊經》《十王經》《灶神真經》《十王懺》等都是漢族題材壯族敘事詩的題材來源。漢傳佛教也起一定的作用。壯族之所以比較容易吸收漢文化,一方面是漢文化在中國是相對先進的文化,歷史悠久,積累深厚,內容豐富,形態多樣,異彩紛呈,輻射效應力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經濟生活對一個民族的社會演化、民族風情、人生禮儀、生活習俗有強大的制約和導向,壯族和漢族都是農業民族,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接近,心靈比較容易溝通。加上歷代封建王朝的強力推進,這是壯人吸收漢文化的心理和現實基礎。
壯族卷-漢族題材少數民族敘事詩譯注 目錄
本卷序
《唱唐皇》
一、題解
二、古壯字
三、壯文轉寫
四、漢譯文
《梁山伯與祝英臺》
一、題解
二、古壯字
三、壯文轉寫
四、漢譯文
《毛洪歌》
一、題解
二、古壯字
三、壯文轉寫
四、漢譯文
后記
壯族卷-漢族題材少數民族敘事詩譯注 節選
2.講到這里先休息,再講李淵封世民。 李淵親身歷險過,世民獄中險被殺。 幸得茂公①來搭救,世民不死才成皇。 文武官員大家講,我們拜世民為皇。 世民聽說自聯想,自覺得意在心中。 世民當即就皇位,文武官員拜謝恩。 通行告示全天下,皇號稱為唐太宗。 太宗愛民如貴子,管理天下得太平。 世民為皇覺寬心,多虧先父和天地。 娛樂升平無憂慮,鑼鼓嗩吶似蟬鳴。 講到這里又休息,再講皇帝夜做夢。 半夜三更入夢境,夢在番邦高麗國。 被人趕他下泥坑,連人帶馬掉泥潭。 唐皇呼天天不應,皇帝喊命命不靈。 好在蒼天來搭救,當即派來救命臣。 救得唐皇出泥坑,皇帝馬上就下旨。 請他做官進京城,但他尚未有福分。 姓名叫做薛仁貴②,他是山西龍門人。 那時三更即將過,四更醒來憶猶新。 世民四更全清醒,失魂落魄戰抖身。 次日五更坐上殿,文武官員傳紛紛。 唐皇當即開金口,昨夜三更噩夢兇。 有人趕我下泥潭,連人帶馬掉泥坑。 你們大家和我想,這夢肯定不吉利。 眾臣和我共謀劃,好壞我們要調兵。 有日他方去打仗,就怕天下不太平。 眾臣聽后齊回奏,我主莫憂請放心。 同心協力保皇帝,哪方作亂不留情。 果然當年就動亂,番邦戰書到國中。 唐皇請問徐茂公,這是哪里來的信? 書信文字是反寫,皇帝一字也不認。 特地下書給皇帝,書給唐主李世民。 茂公接過書來看,原是高麗國來信。 說要中國去進貢,不用朝中李世民。 世民臣相快打算,不拿主意就招兵。 要是今年不進貢,明年八月就進兵。 特以書信激皇帝,竟罵吾主是“勒靈①”。 番邦一將特厲害,名字叫做蓋蘇文②。 唐皇聽到這樣講,拍案而起怒氣生。 太宗當即就發令,東南西北都調兵。 文武官員齊下跪,領取皇令去調兵。 世民如今才憂慮,國難皇室不安寧。 次晨京城就下旨,人馬未齊速招兵。 次晨要點足兵馬,五十戰船調應征。 太宗圣旨傳天下,各地兵馬齊應征。 兵馬總共六十萬,糧草火藥都備齊。 點徐茂公為先鋒,二十八將率皇兵。 兵馬到齊扎營盤,吹吹打打好威風。 擇得吉日兵上路,起程限定在明晨。 唐皇當即就下旨,誰人誤事不留情。 浩浩蕩蕩同開拔,穿林度谷似蟬鳴。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