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論道德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89910
- 條形碼:9787505889910 ; 978-7-5058-899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論道德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修訂版) 內容簡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的調節是基礎性調節,所以可以把市場調節稱做**次調節,政府對資源配置的調節是高層次的調節,所以可以把政府調節稱做第二次調節。
由習慣力量或道德力量進行的調節,就是超越市場調節與政府調節的另一種調節,可以稱之為第三種調節。
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論道德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修訂版) 目錄
**節 歷史的回顧
一、習慣與道德調節的含義
二、市場調節、政府調節、習慣與道德調節的并存
第二節 非交易領域
一、非交易領域內的各種關系
二、非交易領域內個人行為的合理性問題
第三節 介于“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之間的調節
一、習慣與道德調節的性質
二、習慣與道德調節的形式之一——企業文化
第四節 道德規范與人的全面發展
一、生活單調化所引起的思考
二、對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解
三、優良社會風尚的培育
四、優良社會風尚與人自身發展之間的關系
第二章 效率與協調
**節 效率的真正源泉
一、產生高效率或低效率的機制
二、效率與道德力量的作用
三、兩種凝聚力:團體的凝聚力和社會的凝聚力
第二節 協調與適應
一、協調與適應的意義
二、社會變動中的協調與適應
三、個人壓抑感或孤獨感的化解
第三節 互助共濟與效率增長
一、從治水與中國傳統精神說起
二、互助共濟的啟示
三、對歷史上互助共濟行為的進一步分析
四、互助共濟的精神不會消失
第四節 效率的道德基礎
一、效率雙重基礎的探討
二、效率的道德基礎同物質技術基礎的關系
三、效率增長的潛力與超常規效率
四、關于經濟行為道德標準的進一步思考
五、個人自主性與人際關系的協調
第三章 公平與認同
**節 對公平的深層次理解
一、收入分配的合理差距間題
二、個人的絕對收入與相對收入
第二節 認同的含義
一、認同與共同命運觀
二、認同與利益集團
三、認同與超越利益的考慮
第三節 公平與認同的關系
一、關于個人在群體中的公平感
二、公平與認同之間關系的進一步說明
三、對起點公平性的認同與對結果公平性的認同。
第四節 認同與互諒互讓
一、認同與互諒互讓之間關系的歷史考察
二、現代社會經濟中的認同與互諒互讓
第四章 法律與自律
**節 市場、政府與法律
一、市場調節與政府調節都必須依法
二、政府調節中權與法的矛盾
第二節 習慣、道德與法律
一、法律產生以后第三種調節的作用
二、習慣與道德調節同法律之間的關系
三、法律與自律的關系
第三節 自律問題的進一步探討
一、自律與海德格爾公案給人們的啟示
二、再論守法與自律的關系
三、報應的公正與自律的局限性
四、非正常狀態下的自我約束
第四節 道德激勵
一、個人持久主動性、積極性的源泉
二、道德激勵與利益動機的相容性
三、自律是道德自我約束與道德自我激勵的統一
第五章 第三次分配
**節 第三次分配概述
一、第三次分配的定義
二、關于第三次分配的幾點說明
第二節 第三次分配在社會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一、**次分配與第二次分配后留下的空白
二、對社會協調發展的不同解釋和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第三節 第三次分配與代際關系
一、“生活中的希望”與第三次分配
二、第三次分配與家庭內部的矛盾
第四節 第三次分配的趨勢
一、關于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認識
二、從“重物輕人”到“以人為本”
第六章 社會經濟運行中的道德制衡
**節 約束與監督機制
一、篩選機制、保障與激勵機制、約束與監督機制的統一
二、道德約束與對權力的限制
第二節 選擇與競爭
一、選擇與競爭中的心理因素
二、選擇與競爭中的法律約束與道德約束
第三節 信仰與社會制衡
一、對信仰的理解
二、信仰在社會制衡中的作用
三、理性與信仰
第四節 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安全閥
一、關于政府在緩解社會矛盾方面的局限性
二、社會內在緩沖機制、疏導機制的建立
三、有形的社會安全閥和無形的社會安全閥
四、從原有的平衡狀態向新的平衡狀態的過渡
第七章 道德重整與社會經濟發展
**節 韋伯理論引起的思考
一、韋伯對倫理因素的強調
二、“韋伯熱”的原因
三、韋伯理論與歷史進程的合理性
第二節 道德重整的迫切性
一、新文化、新倫理對舊文化、舊倫理的代替
二、道德重整與“第二次創業”
第三節 道德重整的長期性
一、道德重整與國民素質的提高
二、道德重整:空想與現實
第四節 法治、民主與道德重整
一、法治的對立面是非法治
二、并非任何一種依法辦事都等于法治
三、道德重整與民主建設
第五節 社會信任的重建
一、從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看重建社會信任的必要
二、從人際關系的和諧看重建社會信任的必要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要
四、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結束語
附錄 厲以寧著作目錄(1979—2009年)
修訂版后記
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論道德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修訂版) 節選
《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論道德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修訂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的調節是基礎性調節,所以可以把市場調節稱做**次調節,政府對資源配置的調節是高層次的調節,所以可以把政府調節稱做第二次調節。
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論道德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修訂版) 作者簡介
厲以寧,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蘇省儀征市。195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系,之后任教于北京大學,任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1988-2003年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現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在經濟學理論方面著書多部,并發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理論,并對“轉型”經濟發表了大量論述,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因其在經濟學以及其他學術領域中的貢獻杰出而多次獲獎。其中包括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孫冶方經濟學獎、國家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證書、金三角獎、國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獎(最高獎)、第十五屆福岡亞洲文化獎——學術研究獎(日本)等。他曾多次被邀請到國內外多所大學與科研機構演講。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