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誰在收藏中國(中國文物黑皮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62479
- 條形碼:9787203062479 ; 978-7-203-06247-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誰在收藏中國(中國文物黑皮書) 內容簡介
《誰在收藏中國》是國內**部全方位揭秘當代中國文物市場真相的長篇紀實作品。記者耗時五年,周旋于國內主要古玩市場、拍賣公司、盜墓現場、文物制假基地,暗訪了近百名文博界專家學者、古玩商販和文物走私犯、盜墓賊,獲得了大量業界內幕、黑道秘聞!墩l在收藏中國》采用文字白描加插隱拍照片的紀實方法,生動、真實地再現了記者親身經歷的一樁樁黑幕重重的文物交易、一個個駭人聽聞的古玩騙局、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國寶之戰。
《誰在收藏中國》由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假拍拍假,拍賣場的陰謀與陷阱。直擊盜墓全過程,高科技制假,讓專家犯暈。電視鑒寶有玄機,中國文物國際熱專賣:驚天大陰謀。誰來鑒定“文物鑒定專家”,帶工,文物走私的秘密通道。《誰在收藏中國》是**部全方位揭秘當代中國文物市場真相的長篇紀實作品,黑幕·騙局·陷阱統統現形,淘寶·鑒寶·藏寶妙在其中。隨書附錄難得一見的14件國家珍稀文物照片,5斤豬肉換來的價值1600萬的古畫,假古董坐幾回飛機變成真文物,暗訪景德針高科技文物制假基地,1天,4海關,僅5%抽檢率,查扣走私文物15512件,盜墓,除了斂財,還為興趣……隨著中國文物專家的眼鏡不斷被琳瑯滿目的現代工藝品砸碎,一個閹割了權威、失去了價值本源的文物市場,無可避免地陷入了無政府主義狀態,許多有悖常理、荒誕不經的事件隔三差五地在文物圈內上演。一座座深埋著中國人之根本的古墓被一雙雙野蠻之手毫不留情地劈開,我們一代代老祖宗在仙逝百年、千年之后,竟然被他們的后代親手從地底下刨挖出來,成為一具具無助的殘骸,亂七八糟地暴露在荒郊野嶺,中國人忠孝禮義的旗幟被一伙伙盜墓賊撕為碎片,變成一塊塊遮不住羞的破布頭……也許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么鐵板釘釘的事,才留給了物理與事理更多的想象與發展空間。但是,法理也一樣嗎?假若法律的材質不是鐵、不是鋼,而是橡皮與泡沫,公正與秩序豈不就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奢侈品?
誰在收藏中國(中國文物黑皮書) 目錄
序二 中國富強之后做什么?/摩羅
前言驚天大陰謀
**章 割袍斷義
破繭
中國**槌
當財富走出夢境
第二章 瘋狂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
中國寶葫蘆
元青花的始作俑者
元青花沖擊波
第三章 尋夢潘家園
“鬼市”·“淘客”
“撿漏兒”·“打眼”
富農制造廠
第四章 竊國眾盜
盜墓者
探班賊窩
海底奪寶
國倉碩鼠
第五章 誰廢了中國文物專家
假作真時
青花黑客
文物泰斗的尷尬
一個獻寶者的遭遇
一砸千金為正名
第六章 鬧劇的華彩樂章
鑒寶!鑒寶!
拍賣!拍賣。
離奇的文物賄賂案
第七章 中國文物通緝令
中國是文物大國嗎?
噩夢圓明園
國寶大出境
中國文物備忘錄
第八章 路在何方?
“終極國寶
拷問中國文物之現狀
潘家園之2008版故事:
后記我在現場
誰在收藏中國(中國文物黑皮書) 節選
這些真真假假的古玩商品,流通渠道主要是由兩類人的經營活動構成。一類相當于批發商,道上人稱“大爺”,這些人是中國古玩市場的源頭和始作俑者。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不會在市場上公開露面,基本上是一些見不得陽光的盜墓賊或文物制假者。這部分人行蹤詭秘,風險性大,蹲大牢判重刑、丟身子掉腦袋的都有,但在藝術品市場流通鏈上,與那些直接進市場經營買賣的下線比,他們的經濟收入卻顯得偏低。第二類人綽號“二爺”,風險*小、掙錢*多,他們是古玩市場的直接銷售者。這部分人群的組成基本上是農村的農民和小城鎮里的無業人員。記者留意觀察,在北京的古玩市場,攤主們絕大多數來自經濟滯后的省市,其中以河南、安徽、江西和福建四省的農民居多。市場流通的對象在品種上各有側重:河南人主要經營青銅器、玉器以及鈞窯、汝窯、磁州窯等北方的瓷器;安徽、江西人主要經營元明清三代的青花、釉里紅瓷器;福建人除開賣當地土窯仿燒的景德鎮各代青花瓷之外,多經營建窯黑瓷與土龍泉瓷器。文物商販中也有其他省份的人,如:賣新疆玉和俄羅斯玉的新疆人、賣老玉的東北人、賣唐卡和銀器的西藏人、賣彩陶的甘肅人、賣唐三彩的陜西人、賣紅山玉的內蒙人,還有啥都賣的山西人,等等。在“二爺”中,北京本地人主要開古玩店,有少量過去的老玩家也會將一些自家淘汰的東西臨時租一個攤位賣賣。別看這里大多數攤主土里土氣、連報紙都讀不轉,見到你又是點頭哈腰又是哥呀姐呀爺呀的亂叫喚,可一個個腰纏萬貫,眼珠子賊精,只要你一伸眼、一張嘴,就能把你看得透心兒穿。掏干你的錢包不說。待你剛一轉身離去,他就會跟隔壁左右的攤主們擠眉弄眼,并由此及彼大講“燒包”的故事。所謂“燒包”,顧名思義就是燒錢的主子.是文物販子們對那些眼睛拙、信心足的淘寶者的“尊稱”.北京本地人則多稱此類為“棒槌”。圈內人把潘家園的淘寶隊伍戲分為“兩方面軍”——中國軍團和“洋軍團”。第二方面軍中人數*多的是歐洲人,他們大多都只買一些價格低廉的文物仿品或少數民族生活用品?此麄冑I東西也是一大樂趣,有的完全沒有漢語聽說能力,便拿著貨主備好或自帶的計算器,嘰里呱啦地按出數字討價還價。有的雖然聽不懂漢語,卻會用半生不熟的漢語喊阿拉伯數字,不管賣主叫兩千還是兩萬,他只管盯住人家兩只手指頭,然后“二十、二百”的亂喊一通。嘿,別看少了幾個零,大多數還真能買下來,買東西的人不辨真假,賣東西的有時候也犯暈,便宜來便宜去,有錢賺就行……
誰在收藏中國(中國文物黑皮書) 作者簡介
吳樹,1950年出生,祖籍湖北大冶。中國電視藝術家、資深記者。主要著作有:電影文學劇本集《阿門》;中篇小說《鳳凰玦》、《失落的流浪者》、《野草莓》、《明天的太陽》、《進化森林》等;電視劇《黎明行》、《父親》、《黑暗的心》、《有個男人》、《黃昏小站》等;其編導的十幾部電視藝術片,曾獲國家及境外優秀電視專題片獎。
- 主題:
至此,文物三部曲終于收集完畢,記得那是多年前讀到吳先生一小段關于走私文物的文字,惋惜,悲痛,種種感情上下浮沉,可足見作者之功力,今三部曲收集完畢,理當再次拜讀一遍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