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082897
- 條形碼:9787500082897 ; 978-7-5000-828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 本書特色
《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二百余幅高精度哈佛大學珍貴原版老照片,百年后同一地理位置展現中國西部滄桑巨變。
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 內容簡介
簡介 一位年邁六旬的中科院老學者 歷時七年,途經兩省一市60余地 追隨百年前著名植物學家的探索之路 二百余幅美國哈佛大學資料庫的珍貴原版老照片 百年后同一地理位置原景再現 本書通過中國科學院印開蒲老先生對著名植物學家爾勒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于上世紀初留下的老照片拍攝地點的尋找,并在原來拍攝地點重新拍攝新照片后進行圖像對比,真實地展現了中國西部百年的環境變遷,給人一種意料不到的驚奇和心靈上的震撼。本書可供生態、植物、園藝、林業、氣象、環保、城市規劃和山地災害防治等工作者參考,也可為從事中國西部地區歷史、文化、旅游、經濟以及民族學工作者提供重要的研究和參考資料。同時,本書也是一部向青少年提供了解中國近代歷史和觸摸中國西部的直觀教材,是一本值得永久收藏的精美自然科學著作。
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 目錄
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 節選
《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內容簡介:一百年前,一個西方植物學家在中國采集植物的同時,拍攝了大量反映當時中國社會和環境的珍貴照片。一百年后,一個中國生態學者沿著這位西方植物學家當年走過的路,在他拍攝照片的同一地點,重新按下了相機的快門。《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通過250組連接百年時空的新老對比照片,形象而真實地展示出中國西部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和西部大開發10周年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啟迪和反思。書中倡導當代社會應當可持續地利用資源,提倡人類應當更多地尊重和敬畏自然,希望大家共同關愛中國西部這個世界園林的故鄉。《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可供生態、植物、園藝、林業、氣象、環保、城市規劃和山地災害防治等工作者參考,也可為從事中國西部地區歷史、文化、旅游、經濟以及民族學工作者提供重要的研究和參考資料。同時,《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也是一部向青少年提供了解中國近代歷史和觸摸中國西部的直觀教材。
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環境變遷 作者簡介
印開蒲 1943年生。現任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四川省政府科技顧問團顧問。 作者長期在中國西部省份四川工作,興趣廣泛,熱愛自然,關愛動物,倡導有節制地利用自然資源,致力于少數民族地區生物多樣性和傳統文化的保護。20世紀70年代,他是最早提出保護九寨溝生態景觀的學者之一。2002年,曾提出“建立岷山大熊貓生命走廊”建議,被政府部門采納后實施。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又提出“高度重視災后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的建議,受到中央政府的關注。 Yin Kaipu (1943-) is a Professor at the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 Counselor of the People’ s Govern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an adviso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People’ s Govern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He has long worked in this Western Chinese Province where he has a wide range of interests, particularly a love of nature. Yin believes in the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is an active conservationist, working to preserve the biodiversity and ethnic culture of the region. In the 1970s,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scholars to suggest that one of China’s famous natural reserves, Jiuzhaigou, needed to be protected. In 2002, he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living corridor for giant pandas in the Minshan Mountains in order to connect fragmented populations; this proposal was subsequently accepted by government sectors. In 2008,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he made another suggestio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protecting the giant panda after the earthquake”, which was also approv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