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數字電視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23566
- 條形碼:9787560623566 ; 978-7-5606-2356-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線數字電視技術 本書特色
《有線數字電視技術》由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推薦。
有線數字電視技術 目錄
第1章 緒論1.1 有線電視技術的發展歷程1.2 有線數字電視的優點1.3 有線數字電視的發展趨勢思考與習題第2章 模擬有線電視技術基礎2.1 有線電視技術的基礎知識2.1.1 電視頻道的頻帶寬度2.1.2 地面電視廣播的頻道配置2.1.3 有線電視系統的頻率劃分和頻道配置2.1.4 電磁波傳輸的基本概念2.1.5 高頻傳輸線的基本概念2.1.6 分貝比與電子的概念2.2 模擬有線電視網絡的基本組成2.2.1 概述2.2.2 傳統有線電視系統的基本組成2.3 CATV網絡系統常用設備、器件、器材及部件介紹2.3.1 接收天線的介紹2.3.2 CATV網絡信號源設備中*主要的設備——衛星接收機2.3.3 CATV網絡系統中的無源器件2.3.4 放大器的類型2.3.5 CATV網絡常用前端設備介紹(模擬前端)2.3.6 光發射機和光接收機設備2.3.7 同軸電纜傳輸線介紹2.3.8 光纖和光纜傳輸線的介紹2.3.9 光連接器、光分路器、光配線架、光接續盒、光纖終端盒的介紹思考與習題第3章 有線數字電視技術基礎3.1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區別3.2 數字信號的產生及特點3.3 數字信號和數據3.4 數字通信系統的構成和特點3.4.1 數字通信系統的構成3.4.2 數字通信的特點3.4.3 數字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3.4.4 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3.5 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認識3.5.1 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3.5.2 數據通信過程3.5.3 數據傳輸方式3.6 數字電視的基本認識3.6.1 數字電視和高清晰度電視3.6.2 新興媒體3.7 數字電視的主要標準3.7.1 視頻國際編碼標準的發展狀況3.7.2 數字電視信號視頻壓縮編碼國際標準的應用情況3.7.3 視音頻編碼國際標準3.8 數字電視的核心技術3.8.1 數字信號形成技術3.8.2 信源編碼與解碼技術3.8.3 加密與解密技術3.8.4 信道編碼與解碼技術3.8.5 多路復用及多址連接技術3.8.6 調制與解調技術3.8.7 擴展頻譜技術3.8.8 同步技術3.8.9 軟件平臺——中間件技術3.8.10 大屏幕顯示思考與習題第4章 有線數字電視的節目平臺技術4.1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中數字電視平臺的介紹4.1.1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中四個技術平臺的定位4.1.2 有線數字電視各平臺的技術要求4.2 基于國家標準的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的組成4.3 有線數字電視節目平臺的碼流復用技術4.3.1 有線數字電視MPEG.2 系統復用的作用4.3.2 有線數字電視MPEG.2 系統復用的結構4.3.3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TS流的結構4.3.4 有線電視系統的多節目雙層復用TS流4.3.5 有線數字電視Ts流中PSI和sI的信息介紹4.4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中的信道編碼技術4.4.1 數據隨機化和同步取反技術4.4.2 RS編碼技術4.4.3 卷積交織4.4.4 字符到符號的映射4.4.5 調制4.5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節目平臺的主要設備和功能4.5.1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節目平臺概況4.5.2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節目平臺的輸入部分4.5.3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節目平臺的信號處理部分4.5.4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節目平臺的信號輸出部分4.5.5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節目平臺的管理部分4.5.6 有線數字電視節目平臺信號電平與數字頻道載頻值的定位4.6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節目平臺實例介紹4.6.1 省級臺使用的有線數字電視前端介紹4.6.2 大連市有線數字電視前端4.6.3 福建漳州市有線數字電視前端4.6.4 浙江臺州市有線數字電視前端4.6.5 湖南邵陽市有線數字電視節目平臺方案介紹4.6.6 江蘇鹽城市有線數字電視前端系統的建設4.6.7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有線數字電視實訓室的前端思考與習題第5章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傳輸平臺技術5.1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傳輸平臺技術概述5.1.1 有線數字電視傳輸技術的主要參數5.1.2 有線數字電視傳輸的技術基準5.2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信號基帶傳輸技術5.2.1 概述5.2.2 有線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技術5‘3有線數字電視信號的載波傳輸技術5.3.1 概述5.3.2 二進制數字的調制5.3.3 多進制數字調制5.4 有線數字電視光纖傳輸中的多路復用與多址復用技術5.5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的傳輸媒體5.6 光纖有線數字電視系統網絡的拓撲結構5.6.1 光纖CA7V系統網絡的幾種拓撲結構5.6.2 光纖樹形拓撲結構5.6.3 光纖星形拓撲結構5.6.4 光纖雙星拓撲結構5.6.5 光纖環形拓撲結構5.6.6 光纖網孔拓撲結構5.6.7 光纖母線-星形拓撲結構5.6.8 光纖星-樹形拓撲結構5.7 有線數字電視的基帶光纖傳輸系統5.8 有線數字電視的載波光纜傳輸系統5.9 SDH傳輸技術簡介5.9.1 SDH傳輸技術5.9.2 SDH技術在有線數字電視系統傳輸中的應用實例5.10 ATM交換技術簡介5.11 寬帶p技術簡介思考與習題第6章 有線數字電視的雙向傳輸技術6.1 有線電視系統HFC網概述6.1.1 有線電視系統HFC網的分類6.1.2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HFC網的組成6.1.3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I-IFC網的特點6.2 有線數字電視HFC網雙向傳輸方式6.3 有線數字電視HFC網寬帶交互式技術標準6.3.1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I-IFC網的兩種標準6.3.2 基于ATM的HFC網絡6.3.3 基于p的HFC網絡6.3.4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HFC網業務舉例6.4 有線數字電視HFC寬帶網中的關鍵設備6.4.1 電纜調制解調器前端系統裝置(CMTS)6.4.2 服務器6.4.3 用戶機頂盒6.4.4 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Modem)6.5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HFC網的設計6.5.1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HFC網回傳方式6.5.2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中雙向HFC網回傳路徑損耗6.5.3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HFC網中光節點及光纜干線的設計6.5.4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HFC網電纜干線的設計6.5.5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HFC網用戶分配網的設計6.5.6 有線數字電視雙向HFC網上行通路的調試技術
展開全部
有線數字電視技術 節選
《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是根據通信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對高職高專人才的培養需求而編寫的。全書共12章,由兩大模塊組成,其中前11的內容是有線數字電視實用技術,全面闡述了有線數字電視涉及的基礎知識、主要技術和各種應用;第12章為實訓部分,用于鞏固所學的知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以致用的目的。《有線數字電視技術》在技術的描述上使用了大量的圖表、框圖、工程實例等,用以形象生動地闡明有線數字電視技術中某些晦澀難懂的概念和繁雜的數學推斷,并以通俗的語言努力使讀者看了就懂,懂了能用,從而全面掌握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有線數字電視技術》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通信與電子類有線數字電視專業和相關專業的教材,亦可供廣播電視臺中的工程專業技術人員或技術工人培訓班使用,還可作為有關專業技術人員或無線電愛好者學習有線數字電視技術的參考資料。
有線數字電視技術 相關資料
插圖:我國模擬電視的頻道寬帶是8MHz,一個8MHz電視頻道可以傳輸8-10套數字電視節目(有線數字電視的調制方式為64QAM)。也就是說,在不增加模擬信號頻道的情況下,可以開展視頻點播(VOD)及其他多媒體業務。另外,有線數字電視的節目源更為豐富,除了可以轉播當地電視臺開路發送的電視節目、衛星電視節目及其他有線電視臺或企事業單位的有線電視節目外,也可以轉播光碟、計算機硬盤、互聯網等媒介上的娛樂、特技或解說的內容,使節目內容豐富多彩。數字電視在信號源編碼方面已有統一的國際標準,因此有線數字電視信號源進行國際間的交流更為方便、快捷。(2)圖像質量更好,伴音更為悅耳動聽。眾所周知,有線電視由于采用閉路方式傳輸信號,因此使圖像質量大大優于開路收視無線電視信號的圖像質量。即使用普通彩色電視機收看,有線數字電視信號的圖像質量也會更好(一般會提高一級)。特別是在傳輸高清晰度的數字電視信號后,配合高清晰度的彩色電視機,可使用戶真正觀看到寬屏幕電影般的藝術效果;數字電視信號本身的技術特點,如無噪聲積累,不怕干擾,無幅度失真等,再加上閉路傳輸方式,較為徹底地解決了圖像重影、干擾等影響圖像質量的諸多因素,從而使高清晰度的信號源能夠高質量地傳輸到客戶端。數字電視信號的伴音質量本身就遠遠高于模擬電視,與CD音質等同。特別是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的伴音為5.1聲道,加上有線電視優越的傳輸條件,為用戶身臨其境地聆聽優美的電視伴音提供了條件。(3)頻道資源的利用更為充分。頻譜資源是有限的,對于無線傳輸的電視頻段有著嚴格的劃分。我國的無線電視臺、轉播臺通常采用隔頻發射方式,或VHF頻段覆蓋范圍靠近的兩個電視臺、轉播臺的工作頻道彼此之間至少要隔一個頻道,UHF頻段要隔六個頻道。例如,在北京地區中央電視臺第…套節目安排在VHF頻段的2頻道,北京電視臺第一套節目安排在VHF頻段的6頻道,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是8頻道,中央電視臺第三、第五套節目分別在15、33頻道,北京電視臺第二、第三套節目分別在21、27頻道。除此之外,各電視臺、轉播臺的鐵塔高度和設備的發射功率、天線形式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統一規劃。顯然,在這樣的工作方式下,其頻率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有線電視采用閉路傳輸,其信號不會對空間電波形成千擾,因此,不僅可以采用鄰頻傳輸,而且可以啟用無線傳輸留給其他鄰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