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晚學盲言-(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32362
- 條形碼:9787108032362 ; 978-7-108-0323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學盲言-(上.下冊) 本書特色
《晚學盲言(上下冊)》是作者在86歲時患眼疾以致目盲不能視人、罔論讀寫的情況下,自己口述,夫人筆記,然后口誦耳聽一字一句修改訂定。終迄時已92歲高齡,爰題曰《晚學盲言》。《晚學盲言(套裝上下冊)》共90篇,分上、中、下三部,一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次為政治社會人文之部,三為德性行為修養之部。雖篇各一義,而相貫相承,主旨為討論中西方文化傳統之異同。錢先生每一題皆久存于心,博而返約,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學問至晚年臻于化境。欲了解錢先生學問之*后進境,《晚學盲言》實為入徑;欲把握國學之精要,《晚學盲言》(上下)也是好的。
晚學盲言-(上.下冊) 內容簡介
簡介 錢穆先生86歲時患眼疾,“不能見字,不能讀書”,只好口述,夫人記錄,而后口誦耳聽,一字一句修改訂定,終稿時已92歲高齡,故曰《晚學盲言》。全書分三大部分,九十個專題,一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二為“政治社會人文之部”,三為“德性行為修養之部”。九十個專題,雖篇各一意,卻相貫相承,每篇均是兩個命題的對舉,如整體與部分、抽象與具體、常與變、道與器、權與能、禮與法、雅與俗等等,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核心要義的綜括,或是對中西文化異同的歸納,均博而反約,致廣大而盡精微,可謂是作者晚年對中西文化異同的一次總結性的綜論。
晚學盲言-(上.下冊) 目錄
晚學盲言-(上.下冊) 節選
《晚學盲言(套裝上下冊)》是作者在86歲時患眼疾以致“不能見字、不能讀書”的情況下,自己口述,夫人筆記,然后口誦耳聽一字一句修改訂定。終迄時已92歲高齡,故題日《晚學盲言》。全書共三部分,九十個專題,**部分是“宇宙天地自然之部”,第二部分是“政治社會人文之部”,第三部分為“德性行為修養之部”。雖篇各一義,卻相貫相承,每篇均是兩個命題的對舉,如整體與部分,抽象與具體,常與變,道與器,權與能,禮與法,雅與俗等等,或是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核心要義的綜括,或是其對中西文化異同的歸納,均博而返約,致廣大而盡精微,可謂是作者晚年對中西文化異同的一次總結性的蓋棺論定。
晚學盲言-(上.下冊) 相關資料
不僅政治史為然,即學術思想史亦然。中國學術思想即為尋求此一生命總體而加以認識,并求加以充實發揮光大,此之謂道。道亦一體,而有生命性,故能不斷繼續有其生長與變化。此體亦有部分,但各部分仍相會通,非可獨立,更不容相爭。如古代經學,亦文亦史亦哲,有政治有社會有人生,共相會通,《詩》三百首即然。若專以文學或政治視《詩經》,則淺之乎其視《詩經》矣。《詩》然,《易》亦然,《尚書》《春秋》亦然。倘疑《春秋》何得稱為文學,則《春秋》之一辭褒貶即其文學,讀《公羊》《轂梁》兩傳可知。倘疑《易經》何得稱為史學,則《易》言商周之際一語,便可證其為史學。然若謂《春秋》是文學,《易經》是史學,則又不然。要之,當觀其總體,不就部分論,乃庶得之。其他子史集三部亦然。但未有不志于道而能成其學者。道即人之總體生命所在。西方學術又不然。必分別為各部分,而不成為一總全體。如文學,如哲學,如科學皆然。至如史學,必會通各部分各方面以成,故于西方學術史上屬最后起。又有政治學社會學,亦各分別獨立。而中國又不然,寧有不通其他諸學,而可獨立自成為一套政治學與社會學。此可謂之不知道,亦不知學矣。于是而論為人。人之為人,則是一總體,非部分。西方觀念各治一業,各得謀生,即為一人。中國則認為此只一小人,非君子,非大人。君者,群也。必通于群道,通于人生總全體之大道,乃得為一君子,一大人。中國人講一切學問思想,亦在求為一君子,不為一小人。如只為一小人,則亦如一架機器,雖各有其用,只限于部分之用,各自獨立,無自由,不平等。人為機器所使用,如一電機工人,則其人為電機所使用。如一文學家,其人即為文學所使用。西方人乃重視此等用,各專一門,互不相通,稱為一專家。其自由乃為其專門所限。中國人則謂“君子不器”,做人不當如一架機器,限于專門一用途。縱謂其有生命,亦僅一小生命,乃生命中之一部分,而不得通于生命之總全體。此則終是人生一大憾事。中國社會亦是一總體。先秦以下,當稱為四民社會,士農工商各有專業,合成一總體,乃同為此總體而努力。孟子日:“勞力者食人,勞心者食于人。”勞心者即士,依近代語,乃一無產階級,但實乃勞其心以為人。而勞力者則受勞心者之領導安排。故有產與無產,食人與食于人,乃相互融通和合,會成一體。或謂中國社會之士,乃從孔子儒家起。實則孔子以前已有士,如管仲鮑叔牙皆是。其實封建貴族亦即是士。如文王周公,實亦皆如后世之士。前如
晚學盲言-(上.下冊)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字賓四,著名歷史學家,江蘇無錫人。1912年始為鄉村小學教師,后歷中學而大學,先后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數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起定居臺灣。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