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初中卷-語海拾貝-30年語言知識典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52243
- 條形碼:9787508052243 ; 978-7-5080-5224-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初中卷-語海拾貝-30年語言知識典藏 本書特色
*值得學習的字詞豫劇*值得收藏的文化知識
匯集《語文報》歷年語言知識,言簡意賅的語法技巧!
《語文報》三十年語言知識典藏系列圖書是一部集教方法、供素材、談文化為一體的語言知識大全。包括了大量常用詞匯的用法比較,尤其重視某些同義詞、近義詞以及某些易混淆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使同學們不但學到了詞匯,還學到了語法,從而提高語文應用能力。
漢語是世界上*精美的語言之一,文字生動,語義豐富,耐人尋味。我們有優秀的教師和專家,結合多年語文教學經驗和切身體會,傾囊教授語言文化知識。這些深入淺出的論述,能夠幫助同學們開拓思路、積累素材,掌握詞匯語法的使用方法,快速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語文報》創刊30多年來,高峰發行量達500多萬份,是全國發行量*大、深受廣大師生喜愛的學習輔導報之一,被中央電視臺稱之為“學語文的好伙伴”。
《語文報》創刊30多年來,積累了大量優秀的語文學習資源,是一個語文學習的知識寶庫。為了讓廣大師生能夠獲得這個巨大的知識寶庫,我們薈萃了《語文報》30年來的精華,分類整理編排,出版了《<語文報>30年精品大系》叢書。
本叢書保持了《語文報》的原汁原味,文章、導語等所有材料均來自《語文報》。體例上按專題編排,版式上在叢書設計的基礎上盡量體現報刊特色,靈活多變,同時又根據當前的閱讀風格與時俱進地進行了調整,符合當下閱讀習慣。
此外,本叢書還彌補了《語文報》報紙本身易散落丟失的缺陷,同時分類明晰,便于查閱和收藏,能使學生長期受益,是廣大師生學習語文的*佳伙伴。
1.原汁原昧,精品薈萃
本系列叢書薈萃《語文報》30年之精華,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迅速提高語文能力。
2.專項分類,方便使用
科學分類,專題學習:經典閱讀、優秀習作、寫作指導、語言知識,滿足學生分類集中閱讀,能力專項提高的要求。
3.可讀、可品、可用、可藏
可讀。內容精彩紛呈,形式活潑多樣,適合不同學段、不同層次的學生閱讀。
可品。中外經典智慧哲思,名家講習親身示范,值得細心研讀、吟詠玩味。
可用。課內與課外、閱讀與寫作、素材與技法……啟迪智慧,成長精神,耐讀實用。
可藏。古今中外,精品薈萃;名家講堂,優秀案例;新人成長,小荷清韻……堪為語言、文化、文學高度融合的集大成者。
走進“文化長廊”,聽“典故常談”,看“諧趣小品”,學“詞語巧用”,聊“詩苑趣談”,“楊老師”跟你“談邏輯”“咬文嚼字”“品對賞聯”,揭開“文學史話”的面紗,去了解深邃的“語言文化”。
初中卷-語海拾貝-30年語言知識典藏 內容簡介
大量常用詞匯的辨析比較、重點語言知識的用法指導、匯集《語文報》歷年語言知識、言簡意賅的語法技巧。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報、中華語文**報。30種語言知識典藏。本書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
初中卷-語海拾貝-30年語言知識典藏 目錄
字詞萬花筒
“望文生義”也有妙用
談漢字發展的一條規律
“百姓”稱謂知多少
幾條口頭語諧音趣談
醫生緣何稱“大夫”
花木的象征色彩
“望洋”是何義?“本末”為何物?
也談“炒作”
“先生”及其他
“貌合神離”的詞語
諧趣小品
閑話錯別字
一字之改妙趣生
“二桃殺三士”趣話
“語文”一詞從何而來
一“點”也不能馬虎
舌頭·賺頭·口條
有趣的“職務交替”
“涕”從哪里流出來
語言轉基因
多問幾個“為什么”
談“錯誤預測”
《陋室銘》和《教室銘》
醉翁還債
看看作家們的手稿
美國總統的幽默
能否改換這些詞
02 修辭例話
語文小札
數量詞
魯迅作品中的詞類活用
談口吃
修辭例話
夸張
壽比滂沱雨更多
“博喻”幾例
“我成功了!”
從《周總理,你在哪里》談“呼告”
漫話連續反復
“紅花綠葉”話“映襯”
仿調
閃避
示現
旁逸
借詞
歧疑
互文
特選
同音
算訣
序換
避諱
移時
陶小樂學修辭
“讀你”是不是移覺
“面的”,是不是借代
語言的節奏與韻律
從“孔子”說起
“前門兒”不是“前門”
03 典故常談
典故常談
“洗耳”原非“恭聽”
囊螢 映雪 映月
一字傳神故事多
“夢”的典故集錦
“泉臺”指何地
“快刀斬亂麻”的傳說
識字辯詞
簡言指異
數字虛指如何分辨
這樣一改為何夠味
“聯”與“連”
“疾”“病”有什么區別
“參差”含義知多少
“千恩萬謝”有何深意
該怎樣使用“老師”一詞
“意思”有什么意思
“伯”“孟”“仲”“叔”“季”例說
說“東”道“西”
“樂”字的讀法
“美”字探源
“崩”“薨”“卒”“死”“歿”之異同
“須”和“需”
“日”“謂”“對”辨析
“您”字的變遷
“睡”“寢”“寐”“眠”和“覺”
容易混淆的同音詞
04 啄木鳥
啄木鳥
將“禁止”人性化
是放松了奔跑嗎
詞語“精”辨求真義
“甘拜下風”解
是“劍拔弩張”還是“箭拔弩張”
“脈搏”不是“脈膊”
這些詞語究竟怎樣用
“七月流火”是指炎熱嗎
多之一“點”謬以千里
假惺惺
虛詞實談
“一”的爭議
談“何”
此“夫”非那“夫”
此“夫人”非那“夫人”
即
“或”與“國”
道“路”
05 語言與文化
語言與文化
“來”字定韻表時空
“岳父”與封禪大禮
“勞駕”與帝王的車駕
初中課本里的名物知識
為何不稱“母父”
中學課文里的古建筑物名詞集釋
天氣預報的準確表達
中學古文容易誤會的單音節詞例解
“百聞”可勝“一見”
漫談“黑話”
特定人物名字的文化義
“敬惜字紙”與文字崇拜
說“鳳”
倉頡造字夜有鬼哭
談“虎”
說“死”
談“桃”說“李”
數字之趣
標號的修辭功能
點號的修辭功能
背誦記趣
一個費解的通欄標題
多了一個字
動詞疊用的妙曲
文言入門
虛詞為什么又叫“語助”
“多乎哉?不多也”
“子日”的故事
“五六”不是“三十”
這個“也”字增不得
文言文的換字法(一)
文言文的換字法(二)
文言文的換字法(三)
文言文的換字法(四)
怎樣辨析詞的本義
“矣”字值得品味
文言文的省字法(一)
文言文的省字法(二)
文言文的省字法(三)
文言文的省字法(四)
夔只有一只腳嗎
改壽聯的故事
虛詞疑難辨析
06 文化長廊
文化長廊
世界*早的貨幣
春秋戰國貨幣
古劍
古代的騎兵
我國古代的步兵
古人的服飾與稱謂
金柝·更籌·更漏
火樹銀花話元宵
由越王勾踐說開去
古代詩文中的帽子
有趣的“寶塔詩”
怎樣收集整理民間故事
李小妹巧難新郎
千姿百態跪拜禮
“冠冕”何以“堂皇”
東坡兄弟何以得名
“門”與“戶”有何區別
“避諱”是怎么回事
談藝錄
變動一字,透盡世態風情
說“積極”道“雞極”
神奇的“通感”
趣說“頂真”
“雙關”妙語
有趣的修辭故事
巧用雙關情趣生
自相矛盾
設問與詢問
從廣告語中學修辭
杜甫的幽默
析字
從小李“舞弊”到阿q的“學說”
析字入聯妙語多
“沒良心”的語源趣說
詩中的數字
“一字師”
《水滸》中的怪綽號
07 漢語魔方
你想成為語文的“百萬富翁”嗎
說說“大丈夫”
“我的”里面有文章
詞語“拋彩球”
多種途徑求真義
《梁祝》“化蝶”情節的由來
說“豆”
匾與匾文化
“志摩”名字的由來
胡同的由來
獨句詩、超短詩、獨字詩
“源于”與“緣于”
中國歷史上的四位“花木蘭”
古代年齡稱謂種種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九”
古人作品命名方法拾零
膽小如鼠
影視作品中常見的一種錯誤
漢語中老虎的別稱
古人的十種敬稱
德學為高話“老師”
查字典怎樣確定部首
春華秋實
容易讀錯的姓氏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