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2009年第2輯(總第9輯)-文化與詩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058008
- 條形碼:9787301058008 ; 978-7-301-05800-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09年第2輯(總第9輯)-文化與詩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文化與詩學》第9輯,主要對中國的文化與詩歌學作了深入的研究,具體內容包括《對“審美意識形態論”的再反思》《文學語言呈現的審美意識形態意義》《從語言與認同的關系談“限制方言令”》《“真”的訴求:章太炎文論現代內涵探究》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2009年第2輯(總第9輯)-文化與詩學 目錄
“文學與審美意識形態”學術研討會專輯
實踐是“審美”與“意識形態”結合的中介——對近期“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質疑的三點回應
對“審美意識形態論”的再反思
“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和理論創新
文學語言呈現的審美意識形態意義
從“形式的意識形態”理論審視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的合法性
“審美意識形態”之我見
讀書錐指(上)
“身是菩提樹”的符號學分析
從語言與認同的關系談“限制方言令”
道德和歷史領域的善與惡及其對文學的啟示
“真”的訴求:章太炎文論現代內涵探究
從“真事實”到“真情感”——曾樸創作觀的現代轉型
“新文學”與“現代人”:《人的文學》的人文話語透視
《文學、通俗文化與社會》導言
《觀眾與藝術界》
書評
崇高美學與后發現代性國家的文化問題——兼評王斑《歷史的崇高形象》
作為方法的日本魯迅研究——以伊藤虎丸的《魯迅與終末論》為中心
實踐是“審美”與“意識形態”結合的中介——對近期“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質疑的三點回應
對“審美意識形態論”的再反思
“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和理論創新
文學語言呈現的審美意識形態意義
從“形式的意識形態”理論審視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的合法性
“審美意識形態”之我見
讀書錐指(上)
“身是菩提樹”的符號學分析
從語言與認同的關系談“限制方言令”
道德和歷史領域的善與惡及其對文學的啟示
“真”的訴求:章太炎文論現代內涵探究
從“真事實”到“真情感”——曾樸創作觀的現代轉型
“新文學”與“現代人”:《人的文學》的人文話語透視
《文學、通俗文化與社會》導言
《觀眾與藝術界》
書評
崇高美學與后發現代性國家的文化問題——兼評王斑《歷史的崇高形象》
作為方法的日本魯迅研究——以伊藤虎丸的《魯迅與終末論》為中心
展開全部
2009年第2輯(總第9輯)-文化與詩學 節選
本輯收錄了《對“審美意識形態論”的再反思》、《文學語言呈現的審美意識形態意義》、《從語言與認同的關系談“限制方言令”》等文章。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