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自由守望-胡適派文人引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063336
- 條形碼:9787305063336 ; 978-7-305-0633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由守望-胡適派文人引論 內容簡介
作為政治上的自由主義,胡適派文人被共產黨和國民黨兩大政黨所反對;作為文化上的自由主義,他們被文化激進主義者和文化保守主義者所不容。本書對胡適派文人作了深入的研究。本書初版簡體字本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印了兩次,未經刪改的繁體字本在臺灣風云時代出版公司印了一版。本次再版,作者改正了一些初版的錯誤,并依據《胡適全集》對一些引文注釋進行了適當的調整、補充,個別地方的文字有改動。除新增加的“參考文獻”外,基本思想和結構沒有變化,基本保留了原作風貌。
自由守望-胡適派文人引論 目錄
自序
**章 “橫看成嶺側成峰”
——胡適派文人的結構形態
一 序說:命題、觀念、模式
二 結構形態的外在統攝:胡適個人的“超凡魅力”
三 結構形態的心理范式:自由主義的信念
四 機遇與過程:胡適派文人的會聚、流變
五 無地自由:胡適派文人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命運
第二章 新人文精神的確立與胡適派文人的形成
——時代氛圍和內在理路
一 留學生:開放與群聚
二 集團與群分北京大學的文人脈絡
三 文人的自覺、獨立: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興衰、轉折
四 走向現代化的精神變革:人的自新與社會批判
五 《新青年》:一個文化精英群體演示與發散的載體
六 北大學生:結社、群聚與精神取向
七 清華學校: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第二個搖籃
八 精神感召:濃得化不開的情結
第三章 “新月”下的自由搏擊
——細說人權與約法論爭
一 “革命”之后: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沉默、嘲弄
二 公開的抗爭:胡適、羅隆基、梁實秋爭人權、要法治
三 社會反響:理解與壓制
四 沖突升級:反黨治、爭自由
五 胡適退卻以后:羅隆基、王造時的聯手
六 《新月》背后的政治關系:平社的清華文人群體與胡適的政治介入
附錄 我們要我們的自由(胡適)
第四章 “獨立”、“自由”的失落與困境
——民主與獨裁之爭
一 內憂外患:“救火”、“補天”派自由主義文人頓覺成了“亂世之飯桶”
二 民主、憲政:“新月”的余光、回響
三 胡適與“清華三教頭”:蔣廷黻、錢端升、吳景超
四 胡適與丁文江:新式獨裁之爭
五 未盡之語:吐絲與作繭
第五章 危機與認同
——戰火中的自由之神
一 胡適復出學界:大批自由主義學人唯胡適馬首是瞻,
在國共軍事決戰時,他卻倒向蔣介石政府
二 胡適、儲安平、吳景超與《觀察》、《世紀評論》:
自由主義文人群起議政,在自審與左右夾擊中尋求歸程
三 信念操練:胡適派文人的憲政試驗,及胡適的議政時論
四 危機中尋求政治認同與自我拯救:胡適派自由主義文人的分化
第六章 從“民主自由中國運動”到“中國民主黨”
——胡適的張力與雷震的努力
一 內部變革的嘗試:雷震與“民主自由中國運動”的緣起
二 尋求自由的舞臺:《自由中國》創刊與蔣廷黻的“中國自由黨”流產
三 走向政治對抗之時:“反對黨”呼聲四起,胡適退避三舍
四 膽小君子愛惜羽毛:“中國民主黨”“臨產”,胡適持消極態度
五 政治淫威之下:“中國民主黨”胎死腹中,《自由中國》文人群體的散落
參考文獻
后記
自由守望-胡適派文人引論 節選
作為政治上的自由主義,胡適派文人被共產黨和國民黨兩大政黨所反對;作為文化上的自由主義,他們被文化激進主義者和文化保守主義者所不容。本書對胡適派文人作了深入的研究。本書初版簡體字本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印了兩次,未經刪改的繁體字本在臺灣風云時代出版公司印了一版。本次再版,作者改正了一些初版的錯誤,并依據《胡適全集》對一些引文注釋進行了適當的調整、補充,個別地方的文字有改動。除新增加的“參考文獻”外,基本思想和結構沒有變化,基本保留了原作風貌。
自由守望-胡適派文人引論 作者簡介
沈衛威,1962年生。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茅盾傳》、《胡適傳》、《吳宓傳》、《文化·心態·人格——認識胡適》、《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胡適》、《胡適周圍》、《胡適圖傳》、《東北流亡文學史論》、《吳宓與(學衡)》(年譜)等。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