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13951
- 條形碼:9787300113951 ; 978-7-300-1139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 本書特色
王氏特別重要的貢獻之一是他詳細研究了吐蕃人多次進入塔里木盆地和蔥嶺以西地區所經行的三條主要路線:(1)經喀喇昆侖山口和蘇蓋提山口,(2)經坦駒嶺、婆勒嶺或多拉山口和扎迪夫山口,(3)沿阿爾金山北麓。
透徹的研究、精辟的論述和宏大的架構被認為是本書的主要特點。對漢文、藏文、阿拉伯文、突厥文、日文和西方史料的參考為本書提供了堅實可靠的論據。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對漢文、藏文、阿拉伯文和突厥文人名、地名進行比定勘同。三份年表有助于讀者觀察有關事件的流變和相互影響。詳細的注釋,一份認真編制的參考文獻目錄和一張有用的折疊地圖都是受人歡迎的附件。即使那些并非在每一細節上都完全贊同王氏的人也會同意,這本書是對一項從前被極大忽視的課題進行研究的一個重大貢獻。
——美國《中亞雜志》,39卷第2期(1995)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 內容簡介
作者廣泛利用了包括敦煌、吐魯番出土的漢、藏文書在內的**手資料,并從阿拉伯文史籍以及《阿拉伯輿地叢書》(bga)中做了大量摘譯,從而在許多問題上提出了值得注意的見解或對前人成說有所突破。例如,仔細研究了吐蕃人進入西域的主要路線,發現了一條與吐蕃在西域活動史有關的地理線索,從而為許多重要史料的斷代、定性建立了較為可靠的參照系;通過對漢、阿兩種史料的認真比勘,否定了唐朝與大食曾在中亞對抗的種種說法,確認751年的“怛邏斯戰役”只不過是雙方的一次遭遇戰;等等。本書結論令人信服:中亞綠洲的所謂“突厥化”只能是幾大強權政治時代結束以后的事。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 目錄
**章 唐朝統治西域與吐蕃的介人
**節 唐朝的西域統治
第二節 吐蕃的興起
第三節 吐蕃*初進入西域之路
第四節 吐蕃在西域的早期活動
第二章 唐初安西四鎮的棄置
**節 吐蕃與唐朝之反復爭奪安西四鎮
第二節 大食之介入西域
第三章 蔥嶺地區的政治角逐
**節 長壽元年復四鎮后的西域形勢
第二節 吐蕃越蔥嶺進入西域之路
第三節 七、八世紀之交蔥嶺地區政治勢力的消長
第四節 吐蕃借道小勃律攻四鎮及其失敗
第四章 唐、蕃西域較量的新發展
**節 吐蕃從東道人西域
第二節 唐與大食共滅蘇祿
第三節 唐朝勢力在西域之臻于極盛
第五章 東爭唐地、西抗大食的吐蕃帝國
**節 安史亂后的西域形勢及唐軍的堅守
第二節 “蕃軍太半西御大食”說考辨
結語
附錄壹 “弓月”名義考
附錄貳 弓月部落考
附錄叁 崔融《拔四鎮議》考實
附錄肆 四鎮都督府領州名稱、地望略考
附錄伍 古藏文kog(cog)yul為俱位考
附錄陸 金山道行軍與碎葉隸北庭
附錄柒 論古代游牧部族入侵農耕地區問題
附表一 大事年表
附表二 帝王年表
附表三 將相年表
縮略語與參考文獻
英文提要(summary)
后記
地圖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 節選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內容簡介:作者廣泛利用了包括敦煌、吐魯番出土的漢、藏文書在內的**手資料,并從阿拉伯文史籍以及《阿拉伯輿地叢書》(BGA),中做了大量摘譯,從而在許多問題上提出了值得注意的見解或對前人成說有所突破。例如,仔細研究了吐蕃人進入西域的主要路線,發現了一條與吐蕃在西域活動史有關的地理線索,從而為許多重要史料的斷代、定性建立了較為可靠的參照系;通過對漢、阿兩種史料的認真比勘,否定了唐朝與大食曾在中亞對抗的種種說法,確認751年的“怛邏斯戰役”只不過是雙方的一次遭遇戰;等等。《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結論令人信服:中亞綠洲的所謂“突厥化”只能是幾大強權政治時代結束以后的事。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 作者簡介
王小甫,男;四川成都人,1952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隋唐五代史、中國少數民族史。主要著作有《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唐朝對突厥的戰爭:》、《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主編專題論文集《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國家級“十五”規劃教材《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論文數十篇,多次獲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