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化.學.編-身邊的科學300問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4398
- 條形碼:9787010084398 ; 978-7-01-008439-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化.學.編-身邊的科學300問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以學科為軸分為10冊。它們分別是:動物、植物、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體育、人體、醫(yī)療衛(wèi)生、常識,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每一冊書都用300個簡單明了的問題貫穿起來,一問一答的形式,開門見山。這樣大家一看目錄就知道有沒有自己想要的知識。我們的問題設置盡量貼近農村百姓生活,語言追求大白話,讓大家看著不那么揪心,比較舒坦。例如,常識一冊里,里面的問題多是貼近大家生活的小問題,“為什么會出現水土不服”、“冬天怎么洗澡才健康”、“水井的水怎么保持干凈”,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和大家的健康息息相關,可以說是小中見大,這也是本叢書編寫的理念之一。本叢書以服務農民為主要對象,從農村經濟和農民需求出發(fā),普及農村el常生活、生產的各類科普知識,想做到讓農民朋友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既能夠針對農村特點,也能夠符合農民的閱讀理解水平。我們還有一個愿望,就是在這些科普問答中,大家能夠學會用科學的思維來思考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改變一些不利于大家身心健康、經濟發(fā)展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享受到科普知識的美妙。
化.學.編-身邊的科學300問 目錄
1.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2.海洋中有多少種元素?
3.海水為什么不能飲用?
4.水里有氧氣嗎?
5.為什么物質會燃燒?
6.自燃是如何形成的?
7.什么是爆炸?
8.為什么食物會腐。
9.溶洞是如何形成的?
10.為什么巖石會被風化?
11.煤是如何產生的?
12.石油是如何產生的?
13.天然氣是如何產生的?
14.沼氣是如何產生的?
15.為什么會有鹽堿地?
16.火山噴發(fā)物都是由什么組成的?
17.為什么溫泉可以治。
18.為什么地震前井水的狀態(tài)會變化?
19.氮的固定是如何形成的?
20.為什么人和動物可以消化食物?
21.什么是人體的新陳代謝?
22.細胞是如何吸收物質的?
23.光合作用是如何形成的?
24.為什么螢火蟲會發(fā)光?
25.黃鼠狼的屁為什么那么臭?
26.烏賊的墨汁是什么物質?
27.樹膠是一種什么物質?
環(huán)境篇
28.酸雨是怎樣形成的?
29.化學武器是怎么樣發(fā)明的?
30.什么是光化學煙霧?
31.重金屬污染是怎樣形成的?
32.為什么臭氧層會被破壞?
33.為什么要提倡使用無磷洗衣粉?
34.為什么煙花爆竹會污染環(huán)境?
35.為什么汽車尾氣會引起環(huán)境污染?
36.為什么汞會引起環(huán)境污染?
37.為什么不能亂扔亂棄廢舊電池?
38.白色污染帶來的危害是什么?
39.為什么化肥會污染環(huán)境?
40.為什么要提倡垃圾分類?
41.為什么土壤酸化危害大?
42.為什么使用碘化銀可以實現人工降雨?
43.新裝修的房子為什么不能立即入?
44.為什么活性炭可以清潔空氣?
45.軟水和硬水有何不同?
飲食化學篇
46.什么是食品化學?
47.食品添加劑的功能是什么?
48.人體內的ph值會影響健康嗎?
49.為什么說鈣是生命之體?
50.鈣和鋅可以同時補嗎?
51.什么是維生素?
52.為什么油炸食品對健康有害?
53.為什么要少喝碳酸飲料?
54.為什么大蒜有殺菌的作用?
55.為什么睡前喝牛奶好?
……
生活篇
醫(yī)療衛(wèi)生篇
化學俗稱篇
農業(yè)化學篇
作物病害篇
化.學.編-身邊的科學300問 節(jié)選
《身邊的科學300問:化學編》內容簡介:服務“三農”是出版者的重要任務之一。人民出版社圍繞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結合中國農村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編寫了這套“新農村科普”叢書。叢書主要服務于廣大農民,書中所談的內容是與農民日常生產、生活關系相關的。編寫、出版這套叢書是順應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科技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出版者希望落實科技惠農的一項有意義的行動,是出版者切實履行工作職責、用科技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具體方式。
化.學.編-身邊的科學300問 相關資料
自然化學篇1.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空氣的成分以氮氣、氧氣為主,是長期以來自然界里各種變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綠色植物出現以前,原始大氣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氣為主的。在綠色植物出現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離氧,使原始大氣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為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氨氣氧化成為水蒸氣和氮氣。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續(xù)地進行,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發(fā)生光合作用的過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氣里的氧氣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的現代空氣?諝馐腔旌衔,它的成分是很復雜的?諝獾暮愣ǔ煞质堑獨、氧氣以及稀有氣體,這些成分之所以幾乎不變,主要是自然界各種變化相互補償的結果。空氣的可變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諝獾目勺兂煞滞耆虻貐^(qū)而異。例如,在工廠區(qū)附近的空氣里就會因生產項目的不同,而分別含有氨氣、酸蒸氣等。另外,空氣里還含有極微量的氫氣、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氣體。灰塵是空氣里或多或少的懸浮雜質?偟貋碚f,空氣的成分一般是比較固定的。2.海洋中有多少種元素?人類在陸地上發(fā)現的100多種元素,在海水中可以找到其中的80多種。除了已形成工業(yè)規(guī)模生產的各種化學元素外,海水還“無私”地奉獻給人類全部其他微量元素。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氣體物質和各種鹽類。人們利用海鹽為原料生產出上萬種不同用途的產品,例如燒堿、氯氣、氫氣和金屬鈉等,凡是用到氯和鈉的產品幾乎都離不開海鹽。海洋中還貯存著多種元素。鉀是植物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一種重要元素,它是海洋寶庫饋贈給人類的又一種寶物。海水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鉀鹽資源,在1升海水中能提取380毫克鉀。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蘊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有“海洋元素”的美稱。溴是一種貴重的藥品原料,可以生產許多消毒藥品。海水中還含有鎂,而且提取技術并不復雜,只要將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淀出氫氧化鎂,注入鹽酸,再轉換成無水氯化鎂就可以,電解海水也可以得到金屬鎂。鈾是高能量的核燃料,海水水體中含有豐富的鈾礦資源,約相當于陸地總儲量的2000倍。以水合氧化鈦吸附劑為基礎的無機吸附劑的研究進展最快。“能源金屬”——鋰是用于制造氫彈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鋰15—20毫克。隨著受控核聚變技術的發(fā)展,同位素鋰6聚變釋放的巨大能量最終將服務于人類。3.海水為什么不能飲用?在航海出行的時候,四周都是海水,但是如果
- >
推拿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