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無法遺忘的精神家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044517
- 條形碼:9787543044517 ; 978-7-5430-445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法遺忘的精神家園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在闡釋與抵抗闡釋張力下的魯迅遺產;百年來魯迅在世界上傳播的區域格局與重要學派;“公眾論壇”與“自己的園地”——《新青年》雜志“通信”欄等。
無法遺忘的精神家園 目錄
在闡釋與抵抗闡釋張力下的魯迅遺產
百年來魯迅在世界上傳播的區域格局與重要學派
“公眾論壇”與“自己的園地”——《新青年》雜志“通信”欄
蘇青與《天地》雜志
論穆旦“新的抒情”與“中國性”
無法遺忘的精神家園——論牛漢詩歌創作與俄羅斯文藝的關系
“文革”時期流放者詩歌簡論
時空變遷中延伸的思考——重讀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新詩的思維術——新詩教學的改進策略
宗教因素在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三種表現形態——以許地山、無名氏和張承志作品為中心
二十世紀末中國散文史上的奇觀——老生代散文
懷疑與追問:新世紀長篇小說的一種思想氣質
作為女性主義符號的另類場景:
西蒙·波伏瓦、漢娜·阿倫特、蘇珊·桑塔格的中國閱讀
重構自我與歷史:1995后中國女性主義寫作的詩學貢獻——論張潔《無字》、王安憶《長恨歌》、林白《婦女閑聊錄》
張潔論——蘸著膽汁寫出的情感歷路
都市文明與女性文學關系論析
放逐式的同性情欲之女性欲望表達——以朱天文和邱妙津的同性戀代表作為闡釋文本
“失《詩經》”:再讀《傾城之戀》
渴望逍遙——解讀《九月寓言》
金克木散文:在中西文化中行走
張承志論——小說的思想軌跡
重構男權主體政治的神話——論《狼圖騰》的表意系統及其男權意識形態功能
誤讀的快樂與改寫的遮蔽——論《啟蒙時代》兼及王安憶的兩點缺失
編后記
百年來魯迅在世界上傳播的區域格局與重要學派
“公眾論壇”與“自己的園地”——《新青年》雜志“通信”欄
蘇青與《天地》雜志
論穆旦“新的抒情”與“中國性”
無法遺忘的精神家園——論牛漢詩歌創作與俄羅斯文藝的關系
“文革”時期流放者詩歌簡論
時空變遷中延伸的思考——重讀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新詩的思維術——新詩教學的改進策略
宗教因素在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三種表現形態——以許地山、無名氏和張承志作品為中心
二十世紀末中國散文史上的奇觀——老生代散文
懷疑與追問:新世紀長篇小說的一種思想氣質
作為女性主義符號的另類場景:
西蒙·波伏瓦、漢娜·阿倫特、蘇珊·桑塔格的中國閱讀
重構自我與歷史:1995后中國女性主義寫作的詩學貢獻——論張潔《無字》、王安憶《長恨歌》、林白《婦女閑聊錄》
張潔論——蘸著膽汁寫出的情感歷路
都市文明與女性文學關系論析
放逐式的同性情欲之女性欲望表達——以朱天文和邱妙津的同性戀代表作為闡釋文本
“失《詩經》”:再讀《傾城之戀》
渴望逍遙——解讀《九月寓言》
金克木散文:在中西文化中行走
張承志論——小說的思想軌跡
重構男權主體政治的神話——論《狼圖騰》的表意系統及其男權意識形態功能
誤讀的快樂與改寫的遮蔽——論《啟蒙時代》兼及王安憶的兩點缺失
編后記
展開全部
無法遺忘的精神家園 節選
《無法遺忘的精神家園》是北京市教委2003年度人文社科項目“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重要現象述評”(1978-2003)的結項成果,出版前又增補了2003~2008年間的有關資料。《無法遺忘的精神家園》受到首都師范大學重點學科專項經費資助。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