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行走的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068791
- 條形碼:9787020068791 ; 978-7-02-006879-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走的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以重大的社會變革為背景,從具體的城市、鄉村擷取題材,視角獨特,激情澎湃,氣勢恢宏地全方位展示了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發展道路的歷史畫卷。
行走的中國 目錄
行走的中國 節選
《行走的中國》內容簡介: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張勝友先后撰寫了《十年潮》、《歷史的抉擇》、《讓浦東告訴世界》、《風帆起珠江》等二十五部電影、電視政論片,全面記錄中國的改革歷史,引起強烈反響。作品集以重大的社會變革為背景,從具體的城市、鄉村擷取題材,視角獨特,激情澎湃,氣勢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發展道路的歷史畫卷。
行走的中國 相關資料
“承包為本”四個大字,不僅對首鋼,對鋼鐵行業,而且對其他各個行業的企業都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到1988年,全國93%的大中型企業實行了下述多種不同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兩保一掛;上繳利潤遞增包干;上繳利潤基數包干,超數分成;繳利虧損企業利潤包干或虧損包干;行業投入產出包干等。實行承包經營,責、權、利關系十分明確,從而改變了企業吃國家“大鍋飯”的狀況,使企業由行政機關的附屬物變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同時,改變了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狀況,激發了廣大職工主人翁的責任感。人們也許還記得《人民日報》刊載的一幅妙趣橫生的漫畫;西方資本家虧損了50萬元,急得要跳樓;中國的一位廠長虧損了100萬元,卻可以說句極輕松極時髦的話:“交了學費嘛!”時隔不久,中國人卻從電視熒屏上看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幾度審議《企業破產法》時異常激烈爭辯的鏡頭:作為法人代表的廠長們贊同《企業破產法》,但強烈要求自主經營,抗拒“婆婆們”無所不在的行政干預;工人們同樣贊同《企業破產法》,但強烈要求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有權自己選擇廠長,當然廠長也有權選擇工人。顯然,廠長們和工人們全都不再感到輕松——長期吃慣了“大鍋飯”、端慣了“鐵飯碗”的中國人終于吃驚地發現:那些經營不善、連年虧損的企業真的紛紛破產、倒閉,或被兼并了!一位美聯社記者在采訪了東北某個城市之后,為《紐約時報》撰寫了一篇題為《為了經濟利益,市長幾乎出租了整個城市》的報道。這座被美國人稱作“出租了的城市”就是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號稱“煤電之城”。然而,在1986年,當遼寧省的工業企業人均留利已經達到600至700元時,阜新還不到200元;省里每年給予阜新的財政補貼多達8000萬元,全市98%的企業是小企業,阜新人自己戲稱為“一小二窮三不活”。 后記 回望30年,中國開啟了一個新時代。躬逢盛世,作為一名記者、作家,我有幸見證了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并以手中的筆,參與實錄了這一充滿艱辛而又充滿希望的大變革時代的風雨煙云。我同電視結緣,可追溯到1988年秋季。其時,我與同窗摯友胡平合作一系列報告文學作品之后,倆人第一次合作撰寫了反映中國近代百年變革史的五集政論片《世紀風》;爾后,我又獨立任總撰稿撰寫了記紀錄中國十年改革開放歷程的十二集系列片《歷史大跨越》。兩部電視專題片的時間跨度橫貫一個多世紀,題材內容前后照映,壯懷激烈,匯成一股長河奔瀉之勢,后因時局因素均沒能公開播放。從此卻留下一樁未了的心愿
行走的中國 作者簡介
張勝友,男,1948年生,福建永定人。中共黨員。復旦大學文學學士,編審。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光明日報出版社總編輯,作家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現任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主席團委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黨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1972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出版散文、報告文學集《閩西石榴紅》、《穿越歷史隧道的中國》、《人口:魔方世界》、《破冰之旅》、《珠江,東方的覺醒》等十五部。撰寫電影、電視政論片《十年潮》、《歷史的抉擇》、《讓浦東告訴世界》、《風帆起珠江》等二十五部(一百多集)。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冰心散文獎、電影星光獎等二十余項文學獎。多篇作品入選大、中學語文教材。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