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村和農業經濟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16365
- 條形碼:9787543216365 ; 978-7-5432-163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村和農業經濟學 內容簡介
簡介 本書是復旦大學經濟學新視野本科教材系列的一個分冊。全書共分10章,分別對當代中國農村經濟制度變遷、農村土地資源的利用、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農村金融發展、農民的收入與消費、農產品價格與流通、新農村建設與城鄉一體化、農村社會保障、農業國際化等問題進行分析。本書既吸收了國內外學界較為成熟的研究成果,也積極反映有關農村與農業經濟問題的研究熱點。 本書內容全面,難度適中,力求用有限的篇幅系統深入地介紹和農村與農業相關的經濟理論。本書擺脫了傳統教材的空洞理論,立足中國轉軌經濟的實際情況,結合比較發達國家農業發展的歷史,對中國農業經濟理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學生的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供從事農村與農業經濟研究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使用。焦必方,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學、農村經濟學。
農村和農業經濟學 目錄
農村和農業經濟學 節選
《農村和農業經濟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是復旦大學經濟學新視野本科教材系列的一個分冊。《農村和農業經濟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共分10章,分別對當代中國農村經濟制度變遷、農村土地資源的利用、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農村金融發展、農民的收入與消費、農產品價格與流通、新農村建設與城鄉一體化、農村社會保障、農業國際化等問題進行分析。《農村和農業經濟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既吸收了國內外學界較為成熟的研究成果,也積極反映有關農村與農業經濟問題的研究熱點。《農村和農業經濟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內容全面,難度適中,力求用有限的篇幅系統深入地介紹和農村與農業相關的經濟理論。《農村和農業經濟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擺脫了傳統教材的空洞理論,立足中國轉軌經濟的實際情況,結合比較發達國家農業發展的歷史,對中國農業經濟理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農村和農業經濟學(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學生的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供從事農村與農業經濟研究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使用。焦必方,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學、農村經濟學。
農村和農業經濟學 相關資料
第2章 當代農村經濟制度變遷與經濟結構轉換第1節 當代農村經濟體制的演變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的經濟體制經歷了三次大的變革。這些變革在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的發展中產生了重大影響,既有可資總結的經驗,也有值得反思的教訓。一、土地改革與個體經濟體制在土地改革以前,我國農村70%到80%的土地集中于不到農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農手里,占農村人口90%以上的勞動農民只占有20%到30%的土地。推行土地改革,變地主土地私有制為農民土地私有制是當時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土地改革首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進行,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國已經有1億人口以上的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建國后,我國政府于1950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大大加快了全國土地改革的進程,1952年除少數民族地區外中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使農民分得了7億畝土地,農民的土地私有制成為農村經濟的基礎。由于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個體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農民生活顯著改善。在東北地區,70%的農民生產的糧食增多,牲畜、大車、衣物、房子均有增加。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