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百花散文書系 新現代部分 廢名散文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753065346
- 條形碼:9787530653463 ; 978-7-5306-5346-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花散文書系 新現代部分 廢名散文選集 內容簡介
《廢名散文選集》主要內容:廢名,原名馮文炳,在中國現代作家中以特立獨行名世,所著小說、詩、散文和論著都有奇氣,也就是說他創造了獨特的風格,表現了獨具的眼光和思考;正是因此,他的作品得以傳世。這本散文選集概括了廢名三方面的作品:散文化小說,本義的散文,談詩說文的文章。《廢名散文選集》可以顯示散文家廢名的全貌。
百花散文書系 新現代部分 廢名散文選集 目錄
洲
萬壽宮
芭茅
碑
沙灘
菱蕩
棗
墓
今年的暑假
《淚與笑》序
《古槐夢遇》小引
北平通信
談用典故
五祖寺
黃梅初級中學同學錄序三篇
樹與柴火
散文
教訓
打鑼的故事
放猖
工作
我怎樣讀論語
關睢
行露
匏有苦葉
杜甫與陶淵明
《廢名小說選》序
馮文華烈士傳略
百花散文書系 新現代部分 廢名散文選集 節選
先生還沒有回來,小林提議到“家家墳”摘芭茅做喇叭。
“家家墳”在南城腳下,由祠堂去,走城上,上東城下南城出去,不過一里。據說是明朝末年,流寇犯城,殺盡了全城的居民,事后聚葬在一塊,辨不出誰屬誰家,但家家都有,故名日“家家墳”。墳頭立一大石碑,便題著那三個大字。兩旁許許多多的小字,是建墳者留名。
墳地是一個圓形,周圍環植芭茅,芭茅與城墻之間,可以通過一乘車子的一條小徑,石頭鋪的,——這一直接到縣境內唯一的驛道,我記得我從外方回鄉的時候,坐在車上,遠遠望見城墻,雖然總是日暮,太陽就要落下了,心頭的歡喜,什么清早也比不上。等到進了芭茅巷,車輪滾著石地,有如敲鼓,城墻聳立,我舉頭而看,伸手而摸,芭茅擦著我的衣袖,又好像說我忘記了它,招引我,——是的,我那里會忘記它呢,自從有芭茅以來,遠溯上去,凡曾經在這兒做過孩子的,誰不拿它來卷喇叭?
這一群孩子走進芭茅巷,雖然人多,心頭倒有點冷然,不過沒有說出口,只各人笑鬧突然停住了,眼光也彼此一瞥,因為他們的說話,笑,以及跑跳的聲音,仿佛有誰替他們限定著,留在巷子里盡有余音,正同頭上的一道青天一樣,深深的牽引人的心靈,說狹窄嗎,可是到今天才覺得天是青的似的。同時芭茅也真綠,城墻上長的苔,叢叢的不知名的紫紅花,也都在那里啞著不動,——我寫了這么多的字,他們是一瞬間的事,立刻在那石碑底下蹲著找名字了。
他們每逢到了“家家墳”,首先是找名字。比如小林,找姓程的,不但眼巴巴的記認這名字,這名字儼然就是一個活人,非常親稔,要說是自己的祖父才好。姓程的碰巧有好幾個,所以小林格外得意,——“家家墳”里他家有好幾個了。
他們以為那些名字是代表死人的,埋在“家家墳”里的死人的。
小嘍噦們連字也未見得都認識,甚者還沒有人解釋他們聽,“家家墳”是什么一個意義,也同“前街”“后街”一樣,這么慣聽了的也就這么說。至于這么蹲在它面前,是見了他們的兩位領袖那么蹲,好玩。小林雖然被稱為會做翻案文章,會翻案未必會通,何況接著名字的*末一行,某年某月某日敬立,字跡已很是模糊,那年號又不是如銅錢上所習見的,超過他們的智識范圍之外。老四也不能,而且也不及訂正,他同小林恰得其反,非常的頹唐,——找遍了也找不出與他同姓的!那么“家家墳”缺少他一家了,比先生夸獎小林還失體面。以前也頹唐過幾回,然而說是到“家家墳”總是歡喜的,也總還是要找。
“啊,看那個的喇叭做得響!”
許許多多的腦殼當中,老四突然抽出他的來,擠得一兩個竟跌坐下去了。
大家都在墳坦里,除了王毛兒,——他還跪在碑前,并不是看碑,他起先就沒有加到一伙的。
暫時間又好像沒有孩子在這里,各人都不言不語的低頭卷自己的喇叭了。
小林坐在墳頭,——他*喜歡上到墳頭,比背著母親登城還覺得好玩。一面卷,一面用嘴來蘸,不時又偷著眼睛看地下的草,草是那么吞著陽光綠,疑心它在那里慢慢的閃跳,或者數也數不清的唧咕。仔細一看,這地方是多么圓,而且相信它是深的哩。越看越深,同平素看姐姐眼睛里的瞳人一樣,他簡直以為這是一口塘了,——草本是那么平平的,密密的,可以做成深淵的水面。兩邊一轉,芭茅森森的立住,好像許多寶劍,青青的天,就在尖頭。仰起頭來,又有更高的遮不住的城垛——
“小林哥,墳頭上坐不得的,我燒我媽媽香,跑到我媽媽墳頭上玩,爸爸喝我下來。”
毛兒的話,出乎小林的意外,他是跪在那里望小林,貓一般的縮成了一團,小林望他,他笑,笑得更叫人可憐他,太陽照著墨污了的臉發汗。小林十分抱歉,他把毛兒畫得這個樣子!
“你媽媽在那里呢?”
“在好遠。”
“你記得你媽媽嗎?”
毛兒沒有答出來,一驚,接著哈哈大笑——
老四的喇叭首先響了。
百花散文書系 新現代部分 廢名散文選集 相關資料
一、本套書是《百花散文書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選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間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專集分冊。
二、入選的作者均是這一時期的散文名家,所選作品盡可能照顧到作者散文創作的發展脈絡。
三、每集作品前均冠以萬字以上的評論性序言,簡單介紹作者生平,并結合本書所選散文,分析評介其藝術特色及創作發展的道路和影響。
四、所選作品,盡量注明原書發表的出處和時間;對于個別難理解的地方亦加以必要的注釋。
百花散文書系 新現代部分 廢名散文選集 作者簡介
廢名(1901-1967),原名馮文炳,曾為語絲社成員,師從周作人的風格,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說集,屬鄉土文學。廢名的代表作有長篇《橋》及《莫須有先生傳》 、《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后》等,后兩部更在詩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對現實荒誕的諷刺。廢名的小說以“散文化”聞名,他將周作人的文藝觀念引至小說領域加以實踐,融西方現代小說技法和中國古典詩文筆調于一爐,文辭簡約幽深,兼具平淡樸訥和生辣奇僻之美。
- 主題:
廢名的散文像小說,廢名的小說像散文。 年齡較大的朋友,還有記得習殊書屋的嗎?買到《廢名散文選集》,翻看一過,忍不住又找出廢名的小說集子,《竹林的故事》(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這本書的封底就印著一枚“習殊書屋”的紅戳。除了“中國文庫”版的《廢名選集》,近年來,不知道還有廢名的什么著作印行?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