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致加西亞的信 版權信息
- ISBN:7806397108
- 條形碼:9787806397107 ; 978-7-80639-71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致加西亞的信 本書特色
在有史以來在世界*暢銷書排行榜中列第6名的《致加西亞的信》,顯然比《誰動了我的奶酪?》更有暢銷的悠久歷史。現在,它被引入了中國。這是一本關于敬業、忠誠、勤奮的管理書。加西亞的故事*早發表于1899年。這篇文章,幾乎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把它翻譯出來。《致加西亞的信》這篇文章被印成億萬份,廣為傳頌,表明人類敬仰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崇尚他那恪守信義,不辱使命的精神品格。現在這本2000年被美國《哈德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為有史以來世界*暢銷書第6名的奇書。《致加西亞的信》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也許這是一本不合時宜的書。但是,一百多年來此文所推崇的關于敬業、忠誠、勤奮的思想觀念,卻已經在全球的許多地方產生了深遠影響。希望讀者對這個送信的故事及其意義能作更進一步的思考。目前,不少公司的總裁、CXO們,他們對實干家情有獨鐘,堅持不懈地尋找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指那種不問緣由只知道忠實執行任務的能人),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每個辦公室、公司、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世界上急需這種人才,這種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致加西亞的信》這篇文章被印成億萬份,廣為傳頌,表明人類敬仰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崇尚他那恪守信義,不辱使命的精神品格。現在這本2000年被美國《哈德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為有史以來世界*暢銷書第6名的奇書。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安德魯?羅文介紹:在美國陸軍史上,安德魯?羅文上校創造了一個可歌可泣的奇跡--送給加西亞。安德魯?羅文,弗吉尼亞人,1881年畢業于西點軍校。作為一個軍人,他與陸軍情報局一道完成了一項重要的軍事任務-將信送給加西亞,被授予杰出軍人勛章。立功之后,他曾服役于菲律賓,因作戰勇敢而受到嘉獎,從軍隊退役后,他在舊金山度過了他的余生,于1943年1月10日逝世,終年85歲羅文的事跡通過《致加西亞的信》一本小冊子傳遍了全世界,并成為敬業、服從、勤奮的象征。致加西亞的信》百年出版傳奇史:100多年前的一個傍晚,出版家艾爾伯特?哈伯德與家人喝茶時,討論起了美西戰爭。大家都為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喝彩,而哈伯德的兒子伯特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戰役中真正的英雄不是加西亞將軍,而是羅文中尉,那個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受此啟發,一篇名為《致加西亞的信》的文章誕生了,它刊登在一本《菲士利人》的雜志上。因為這篇文章雜志開始暢銷。紐約中心鐵路局的喬治?丹尼爾一次要求訂購10萬冊以書籍方式印刷的《致加西亞的信》在車站發放。本書也引起了俄羅斯鐵道部長西拉克夫親王濃厚的興趣,回國后,他讓人把此書譯成了俄文,發給俄羅斯鐵路工人和士兵人手一冊。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人在每個俄羅斯士兵的尸體上都發現了這本小冊子,他們斷定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東西,于是,就有了日文版。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到1915年作者逝世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0,000,000冊。創造了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圖書銷售量的歷史記錄。其后的80余年,該書被翻譯成所有的文字,關于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在全世界范圍上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和榮譽的象征。許多政府、軍隊和企業都將此書贈送給士兵和職員,作為培養士兵、職員敬業守則的必讀書。美國西點軍校長期以來將此書作為講授自立和主動性課程的教材;美國總統布什在任州長時,曾在這本小硬皮書里簽名,把它贈送給所有的部屬;而許多跨國大公司要求所有員工人手一冊的情況更是不勝枚舉。本書各種版本累計銷售量近8億冊。2000年被美國《哈得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為有史以來世界*暢銷圖書第6。
致加西亞的信 內容簡介
在有史以來在世界*暢銷書排行榜中列第6名的《致加西亞的信》,顯然比《誰動了我的奶酪?》更有暢銷的悠久歷史。現在,它被引入了中國。這是一本關于敬業、忠誠、勤奮的管理書。加西亞的故事*早發表于1899年。這篇文章,幾乎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把它翻譯出來,它講述了一個信使的故事。
當美西戰爭爆發后,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無法帶信給他。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 怎么辦呢? 有人對總統說"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于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劃著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個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叢林中,接著在三個星期后,從古巴島的那一邊出來,已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麥金利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了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后,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羅文的事跡通過《致加西亞的信》一本小冊子傳遍了全世界,并成為敬業、服從、勤奮的象征。故事很簡單,但其中卻學期著學習與創業的道理。
目前,不少公司的總裁、CXO們,他們對實干家情有獨鐘,堅持不懈地尋找"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指那種不問緣由只知道忠實執行任務的"能"人),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每個辦公室、公司、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世界上急需這種人才,這種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致加西亞的信》這篇文章被印成億萬份,廣為傳頌,表明人類敬仰"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崇尚他那恪守信義,不辱使命的精神品格。現在這本2000年被美國《哈德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為有史以來世界*暢銷書第6名的奇書。
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安德魯·羅文介紹:
在美國陸軍史上,安德魯·羅文上校創造了一個可歌可泣的奇跡--送給加西亞。
安德魯·羅文,弗吉尼亞人,1881年畢業于西點軍校。作為一個軍人,他與陸軍情報局一道完成了一項重要的軍事任務-將信送給加西亞,被授予杰出軍人勛章。
立功之后,他曾服役于菲律賓,因作戰勇敢而受到嘉獎,從軍隊退役后,他在舊金山度過了他的余生,于1943年1月10日逝世,終年85歲。
羅文的事跡通過《致加西亞的信》一本小冊子傳遍了全世界,并成為敬業、服從、勤奮的象征。
《致加西亞的信》百年出版傳奇史:
100多年前的一個傍晚,出版家艾爾伯特·哈伯德與家人喝茶時,討論起了美西戰爭。大家都為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喝彩,而哈伯德的兒子伯特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戰役中真正的英雄不是加西亞將軍,而是羅文中尉,那個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受此啟發,一篇名為《致加西亞的信》的文章誕生了,它刊登在一本《菲士利人》的雜志上。因為這篇文章雜志開始暢銷。
紐約中心鐵路局的喬治·丹尼爾一次要求訂購10萬冊以書籍方式印刷的《致加西亞的信》在車站發放。本書也引起了俄羅斯鐵道部長西拉克夫親王濃厚的興趣,回國后,他讓人把此書譯成了俄文,發給俄羅斯鐵路工人和士兵人手一冊。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人在每個俄羅斯士兵的尸體上都發現了這本小冊子,他們斷定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東西,于是,就有了日文版。
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
到1915年作者逝世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0,000,000冊。創造了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圖書銷售量的歷史記錄。
其后的80余年,該書被翻譯成所有的文字,關于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在全世界范圍上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和榮譽的象征。許多政府、軍隊和企業都將此書贈送給士兵和職員,作為培養士兵、職員敬業守則的必讀書。美國西點軍校長期以來將此書作為講授自立和主動性課程的教材;美國總統布什在任州長時,曾在這本小硬皮書里簽名,把它贈送給所有的部屬;而許多跨國大公司要求所有員工人手一冊的情況更是不勝枚舉。
本書各種版本累計銷售量近8億冊。2000年被美國《哈得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為有史以來世界*暢銷圖書第6。
致加西亞的信 目錄
到哪里能找到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管理者們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
有關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有關送信人羅文,有關《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在全世界已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服從和榮譽的象征。
原出版者手記
人們更應該意識到,取得成功*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在于他優良的道德品質。因此,羅文中尉將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1913年版作者序言/阿爾伯特·哈伯德
《致加西亞的信》一書的影響是空前的。可以說在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在新有的文學生涯中,沒有人可以獲得如此成就,也沒有一本書的銷量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上篇
中文版序
原出版者手記
1913年版作者序言
上篇
致加西亞的信
你屬于哪類人?
堅持或者放棄
放棄是為了更多地獲得
每一件事都值得去做
職業是人的使命所在
拖拉和逃避是一種惡習
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每天多做一點
滿懷感恩之情
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公司
一盎司忠誠相當于一磅智慧
不要成為心理上的奴隸
下篇
一本可怕的書
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
安德魯·羅文介紹
英文版原文
網上讀者評論
媒體和名人評論
致加西亞的信 節選
《致加西亞的信》講述了一個信使的故事。當美西戰爭爆發后,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無法帶信給他。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怎么辦呢?有人對總統說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于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劃著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個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叢林中,接著在三個星期后,從古巴島的那一邊出來,已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麥金利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了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后,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羅文的事跡通過《致加西亞的信》一本小冊子傳遍了全世界,并成為敬業、服從、勤奮的象征。故事很簡單,但其中卻學期著學習與創業的道理。《致加西亞的信》百年出版傳奇史:100多年前的一個傍晚,出版家艾爾伯特?哈伯德與家人喝茶時,討論起了美西戰爭。大家都為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喝彩,而哈伯德的兒子伯特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戰役中真正的英雄不是加西亞將軍,而是羅文中尉,那個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受此啟發,一篇名為《致加西亞的信》的文章誕生了,它刊登在一本《菲士利人》的雜志上。因為這篇文章雜志開始暢銷。紐約中心鐵路局的喬治?丹尼爾一次要求訂購10萬冊以書籍方式印刷的《致加西亞的信》在車站發放。本書也引起了俄羅斯鐵道部長西拉克夫親王濃厚的興趣,回國后,他讓人把此書譯成了俄文,發給俄羅斯鐵路工人和士兵人手一冊。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人在每個俄羅斯士兵的尸體上都發現了這本小冊子,他們斷定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東西,于是,就有了日文版。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到1915年作者逝世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0,000,000冊。創造了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圖書銷售量的歷史記錄。其后的80余年,該書被翻譯成所有的文字,關于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在全世界范圍上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和榮譽的象征。許多政府、軍隊和企業都將此書贈送給士兵和職員,作為培養士兵、職員敬業守則的必讀書。美國西點軍校長期以來將此書作為講授自立和主動性課程的教材;美國總統布什在任州長時,曾在這本小硬皮書里簽名,把它贈送給所有的部屬;而許多跨國大公司要求所有員工人手一冊的情況更是不勝枚舉。
致加西亞的信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哈伯德,1856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州的布魯明頓,父親既是農場主又是鄉村醫生。哈伯德年輕時曾供職于巴夫洛公司,是一個很成功的肥皂銷售商,但他卻不滿足于此。于是在1892年,他進入了哈佛大學學習。但不久,他輟學開始徒步旅行英國。他在倫敦遇到了威廉?莫瑞斯,并且喜歡上了莫瑞斯的藝術與手工業出版社,即凱姆斯科特(KeLmscott)出版社。
回到美國后,他試圖找到一家出版商來出版自己那套名為《短暫的旅行》的自傳體叢書。當一切努力化為泡影后,他決定自己來出版這套書,于是羅依科羅斯特(Roycroft)出版社誕生了。哈伯德不久就被證明是一個既高產又暢銷的作家,名譽與金錢相繼而來。
隨著出版社規模的不斷擴大,哈伯德罕見的經營天賦和寫作才華聞名于世,他被稱為“東奧羅拉的圣人”。人們紛紛慕名來到東奧羅拉來訪問這位非凡的人物。最初觀光客都在他住處的四周住宿,但人越來越多,已有的住宿設施無法容納了,為此,還特地蓋了一座旅館。在旅館裝修時,哈伯德讓當地的手工藝人做了一種簡單的直線型家具,沒想到游客們非常喜歡這種家具,于是,一個家具制造產業由此誕生了。
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到1910年就擁有了500多名員工,同時出版《菲士利人》和《兄弟》兩份月刊,其影響力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出版后也達到頂峰。
一切都隨著阿爾伯特和他的妻子愛麗斯在海上的不幸遇難而結束。公司的重擔落在了兒子伯特身上。盡管伯特十分努力地工作,但依然抵擋不了公司的衰落。
今天,羅依科羅斯特人生產的東西正在被人們瘋狂地收藏;羅依科羅斯特公司的裝訂術、冶煉術和家具制造工藝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獨特的制造工藝為人們所喜歡。阿爾伯特?哈伯德這個名字也因《致加西亞的信》一書而聲名遠揚。
- 主題:早期心靈雞湯
根據書中描述,這本書當時大熱,我猜主要原因是,老板終于找到一本替自己說出心聲,教育員工如何工作的好書了,所以公司喜歡印這本書。和現在的心領雞湯一類的書沒什么區別,也沒看到獨樹一幟的亮點。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第一次是印在雜志上的,可見只是一篇文章,那么如何變成一本書的呢? 編輯的偉大,把一篇文章加工成了一本書! 我一直以為這本書是講怎么把信送過去的,看完發現,怎么把信送過去的,這個體現主角克服困難的故事竟然是順帶的。主要的故事是聽了這個故事后對員工的工作態度的思考。 這本書后面有英文原版,英文水平還可以的人,可以先看英文,再看中文,英文非常少,薄薄的幾頁紙。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