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歷史的江湖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045705
- 條形碼:9787802045705 ; 978-7-80204-570-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的江湖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老子:清靜無為,大哲之思;韓非:法家大成,帝王之師;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蕭何:漢初名相,功冠群臣等。
歷史的江湖 目錄
歷史的江湖 節選
《歷史的江湖》內容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歷史的江湖風云激蕩。中國歷史上的謀臣們。他們或精于兵法,或善于治政,或長于撫民,或敏于任事,都在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傾情演繹著自己,也演繹營歷史。
歷史的江湖 相關資料
學成歸國,謀求改革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一些有識之士主張通過變法和立法的途徑來處理和解決社會矛盾,以順應和促進社會的發展,完成大一統的歷史使命。春秋時期曾出現過許多有名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管仲和子產。雖然他們沒有提出法治的理論,還不能稱之為法家,但他們的政治主張和實際活動卻為法家學說的創立提供了前提和依據,可以稱作是法家的先驅人物。到了戰國,在一些諸侯國中就出現了以進行變法和立法為主要形式的政治活動,前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和慎到。這些前期法家雖然思想、學說不盡相同,但他們都感到政治權力的重要性,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提出重法、重術、重勢、不尚賢的法治主張和獎勵耕戰的措施。韓非繼承和發展了這些先驅人物和前期法家的法治思想,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出身于戰國時期韓國貴族世家,是韓國的公子。在韓非生活的時期,韓國國力日漸衰弱,有識之士都無比憂慮,尤其是韓非。他心系祖國,一心想要勸諫韓桓惠王進行改革,以挽救國家危難。在此之前,韓非先去了楚國,拜茍卿為師。茍卿即荀子,本名況。他的學問非常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他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后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韓非非常仰慕荀卿的才學,跟著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學習,尤其是他的法治思想。兩年后,韓非學有所成,告別茍卿回國,即向韓桓惠王上書。韓桓惠王召集太子安、橫陽君韓成、相國張平和公子韓陽等人,商議韓非提出的改革主張。太子安等人根本不相信韓非的主張能夠馬上富國強兵,但既然是韓桓惠王召集商議,也只好耐心聽韓非的解釋。韓非先給大家講了一個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雖然動聽,但是眾王公大臣卻有些摸不著頭腦,讓他直說。韓非接著說:“如今那些想用先王的治國之道來治理當今社會的人,都是守住樹樁等待兔子一類的人,改革決不能坐等!”各位王公貴族都認為韓非是在指桑罵槐地譏諷他們,因此很不高興。韓非又說:“改革決不能削足適履。改革既然要破壞舊的制度,那就一定會損害一些人的利益。改革首先要實行法治,那就要把法令制度公之于眾。賞罰都要以法令制度
歷史的江湖 作者簡介
劉如江,畢業于河南大學中文系,現任河南省新鄭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華夏源》雜志主編。主要從事歷史文化、黨建黨史、經濟管理研究。參與中國社科院及省級課題研究多項,出版有《經典新鄭·輝煌30年》、《具茨天書》、《黃帝故里故都在新鄭》、《中共新鄭黨史大事年編》等作品。
常樺,出生于軒轅黃帝故里河南省新鄭市,自幼酷愛中同傳統文化,深受炎黃文化的熏陶。長期致力于文化刨意意產業的策劃和開發,整合文化資源,為人們的精神家園提供智慧的源泉。出版有《圖說開國大帝》、《左手老子,右手孔子》、《中國式領導》等多部作品。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