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949783
- 條形碼:9787504949783 ; 978-7-5049-497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 本書特色
《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為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發行。
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 內容簡介
中國真的“錢多”嗎?怎樣看待“錢多”?怎樣解決“錢多”?這不僅關系到中國經濟均衡,也關系到世界經濟均衡,更關系到中國國民福利的得失。本書從我國國情出發,運用宏觀經濟恒等式原理,提出中國“錢多”只是一種貧困中的富裕假象,是國內投資與儲蓄失衡的反映,中國不存在“錢多”問題,只存在如何用好錢的問題。是用來投資,還是用來消費;是借給別國使用,還是用來增加國內就業,這是一個問題。一個關系到中國經濟和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和融入世界的大問題。
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1.2 文獻綜述
1.2.1 消費過低論
1.2.2 儲蓄過多論
1.2.3 投資過多論
1.2.4 外部沖擊論
1.2.5 投資不足論
1.2.6 對經濟增長方式論及其他理論的總體評價
1.3 全書結構、研究方法與創新
1.3.1 全書結構
1.3.2 研究方法及原則
1.3.3 主要創新點
第2章 宏觀經濟均衡的基本條件
2.1 宏觀經濟均衡理論的歷史演變
2.1.1 古典經濟學的宏觀經濟均衡觀點——沒有投資一儲蓄恒等式的宏觀經濟均衡
2.1.2 威克塞爾的宏觀經濟均衡觀點——宏觀經濟內部失衡的調節機制
2.1.3 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均衡觀點——投資一儲蓄相等是實現宏觀經濟均衡的關鍵
2.1.4 米德的宏觀經濟均衡觀點——宏觀經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沖突
2.1.5 亞歷山大的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外部失衡調節與內部失衡調節相互依賴
2.1.6 蒙代爾-弗萊明的宏觀經濟均衡觀點——匯率變動的完全支出轉換效應
2.1.7 新開放宏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均衡理論——深入研究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轉換效應
2.1.8 馬克思的社會總產品實物補償和價值補償機制——投資-儲蓄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均衡
2.2 封閉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恒等式
2.2.1 封閉經濟條件下的家庭消費與儲蓄
2.2.2 封閉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投資
2.2.3 封閉經濟條件下的稅收與政府支出
2.2.4 封閉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均衡
2.2.5 封閉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失衡的調節方向
2.3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恒等式
2.3.1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家庭消費與儲蓄
2.3.2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投資
2.3.3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稅收與政府支出
2.3.4 外貿與國際收支
2.3.5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均衡
2.3.6 開放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失衡的調節方向
2.4 宏觀經濟均衡的目標、失衡的原因及測度
2.4.1 宏觀經濟均衡的目標
2.4.2 引發投資一儲蓄失衡或宏觀經濟內外失衡的原因及運作機制分析
2.4.3 宏觀經濟失衡的表現形式
2.4.4 宏觀經濟均衡的測度指標
2.4.5 中國宏觀經濟失衡的表現
第3章 消費與宏觀經濟均衡
3.1 消費和宏觀經濟均衡的關系
3.1.1 消費的定義
3.1.2 消費在宏觀經濟均衡中的作用
3.2 消費理論及消費的決定因素
3.2.1 主要消費函數理論
3.2.2 消費的決定因素
3.3 消費率的測度和國際比較
3.3.1 消費率的定義及測度
3.3.2 消費率的國際比較
3.4 我國消費率的歷史變化
3.4.1 我國消費率的總體變動趨勢
3.4.2 我國消費率的內部結構分析
3.4.3 消費率的比較分析結果
3.5 我國居民消費率低的原因分析
3.5.1 國民收入增長過程中居民消費傾向遞減
3.5.2 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份額下降
3.5.3 經濟轉型過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
3.5.4 制度變革過程中居民收支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大
3.6 怎樣看待和提高我國的消費率
3.6.1 關于我國消費率是否處于合理水平的爭論
3.6.2 如何正確看待我國的低消費率
3.6.3 怎樣提高我國的消費率
第4章 儲蓄與宏觀經濟均衡
4.1 儲蓄的定義及其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4.1.1 儲蓄的定義
4.1.2 儲蓄在宏觀經濟均衡中的作用
4.1.3 儲蓄促進經濟增長的實證
4.2 儲蓄理論及其決定因素
4.2.1 主要儲蓄理論
4.2.2 儲蓄的決定因素
4.3 儲蓄率的測度和國際比較
4.3.1 儲蓄率的測度
4.3.2 儲蓄率的國際比較
4.4 我國儲蓄率的變化及高儲蓄的原因分析
4.4.1 我國儲蓄率的總體變化趨勢
4.4.2 我國分部門儲蓄率的變化趨勢
4.4.3 我國儲蓄率的比較分析結果
4.5 我國高儲蓄的原因分析
4.5.1 我國居民儲蓄率較高的原因分析
4.5.2 我國政府儲蓄率較高的原因分析
4.5.3 我國企業儲蓄較高的原因分析
4.6 怎樣看待高儲蓄
4.6.1 儲蓄率的提高是經濟增長的客觀規律,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變的過程中都經歷過高儲蓄階段
4.6.2 儲蓄率的提高是經濟階段演進的規律,目前我國的高儲蓄是一種正常合理現象
4.6.3 儲蓄是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資源,儲蓄率的高低決定了經濟發展的快慢
4.6.4 高儲蓄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當前我國保持經濟高增長的必要保障
4.6.5 當前我國經濟仍處于發展中階段,高儲蓄對我國的現代化和城市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5章 國際收支與宏觀經濟均衡
5.1 國際收支與宏觀經濟均衡的理論分析
5.1.1 國際收支的定義和本質
5.1.2 宏觀恒等式與國際收支平衡
5.2 匯率與國際收支
5.2.1 匯率的定義
5.2.2 決定匯率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機制
5.2.3 匯率制度的歷史演進及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
5.2.4 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5.3 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際收支變化
5.3.1 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際收支理論
5.3.2 國際收支模式的國際比較
5.3.3 國際收支管理的國際經驗
5.4 我國國際收支的歷史演變與“雙順差”
5.4.1 我國國際收支的歷史演變
5.4.2 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原因分析
5.4.3 國際收支“雙順差”引發的問題
5.5 我國國際收支失衡造成國民福利損失的測算
5.5.1 儲備資產貶值造成國民財富直接損失
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 節選
《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講述了:中國真的“錢多”嗎?怎樣看待“錢多”?怎樣解決“錢多”?這不僅關系到中國經濟均衡,也關系到世界經濟均衡,更關系到中國國民福利的得失。《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從我國國情出發,運用宏觀經濟恒等式原理,提出中國“錢多”只是一種貧困中的富裕假象,是國內投資與儲蓄失衡的反映,中國不存在“錢多”問題,只存在如何用好錢的問題。是用來投資,還是用來消費;是借給別國使用,還是用來增加國內就業,這是一個問題,一個關系到中國經濟和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和融入世界的大問題。
回歸恒等式:我國宏觀經濟均衡分析新范式 作者簡介
徐諾金,男,漢族,1964年出生,1993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博士畢業,師從丁鵠教授,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0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做訪問學者,獲伊利諾伊大學進修文憑,后在西南財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師從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曾康霖教授。1996年獲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2002年被評為研究員。
1987年起先后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工作,1999年起,歷任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辦公室主任,中國人民銀行梧州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梧州市中心支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東莞市中心支局局長,2003年起任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近年來出版的主要學術著作有《貨幣供求》、《21世紀經濟學》、《經濟波動與通貨膨脹的結構性分析》、《貨幣的未來》、《21世紀金融大趨勢》(10本)、《銀行營銷經典》(4本)、《美國銀行業危機處置》、《制度變遷中的金融理論及政策主張》、《金融生態論》等10余本;先后在《金融研究》、《經濟研究》等國內著名刊物發表各種專業論文1 00余篇,完成專業研究課題10余個;撰寫有關專題研究報告20余份,累計學術成果超過500萬字。有關著作和論文先后多次獲得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