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科技知識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920716
- 條形碼:9787563920716 ; 978-7-5639-207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技知識通 本書特色
《科技知識通》文字通俗易懂,圖片精美,展現了科學技術的無限魅力,是一本難得的科技百科書。人類造就了科技,同時,科技也成就了人類。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員,我們不儀應該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而且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用科學技術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學習科技知識,了解科學現象,探索科技奧秘。
科技知識通 內容簡介
科學技術是一個不斷更新、充滿活力的知識信息系統,是一個門類眾多、縱橫交織的人類知識寶庫。科學技術也是人類社會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又可以通過技術的形式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創造出物質文明。高科技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加快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
本書分為物理化學科技、人體科技、醫學科技、航天科技、軍事科技及發明6個部分,對不同的科學現象、科學知識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全書內容講解與彩色插圖緊密結合,圖片精美、裝幀精致,具有內容廣博、體例新穎、詮釋精練、語言通俗等特點,其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讀性較強。
人類造就了科技,同時,科技也成就了人類。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員,我們不儀應該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而且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用科學技術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學習科技知識,了解科學現象,探索科技奧秘。
本書文字通俗易懂,圖片精美,展現了科學技術的無限魅力,是一本難得的科技百科書。
科技知識通 目錄
◎光聲科技
光速測量
光的壓力
光纖
超光速粒子
聲吶技術
聲音“純化”
透光銅鏡
全息攝影
液晶顯示
◎材料科技
金屬“記憶”
金屬“疲勞”
超導材料的發現
用冰取火
熱縮冷脹
溫度計原理
◎力磁科技
磁單極
生物磁
液體磁鐵
南北極磁場換位
宇宙射線
等離子
萬有斥力
慣性改變
◎化學科技
人工降雨
橡膠的發明
鋁的提煉
元素周期表
防彈玻璃
制氫新途徑
地球氧氣的消耗
海水中的鹽
點汞成金
◎自然之謎
夜明珠之謎
佛光之謎
極光之謎
球狀閃電
怪風之謎
大霧之謎
彩虹之謎
溫室效應
早晨的太陽為何是火紅的
云為何是白色的
b 人體
◎人體常識
大腦使用率
大腦如何處理信息
人體潛力
長期昏睡
催眠術
做夢的意義
神奇的預測之夢
做夢產生靈感
夢游之謎
人有沒有“第六感”
孿生心心相通
人體的生物鐘
人為何能自己醒來
人體細胞的壽命
眼珠不怕冷
舌頭如何辨別味道
人的嗅覺
人為什么會感到渴
人為什么會感到痛
返老還童
人體能耐多熱
人類能耐多冷
打哈欠
色盲的形成
人的胖瘦
人的衰老
害羞時為何會臉紅
睡著了流口水
人的腿抽筋
皮膚起“雞皮疙瘩”
人體為何不長長毛
◎奇特的人
喜臭之人
具有神奇眼的人
不斷變矮的人
能夠“噴火”的人
自我焚燒的人
嗜吃玻璃的人
神奇的帶電人
雪人之謎
睡不著覺的人
不知寒冷的人
磁鐵人之跡
赤足蹈火的人
吃煤的人
“不死”人
有毒人
長角生刺的人
預知地震的人
發光人
c 醫學
◎血液血壓
血液從何而來
人的血液為什么是紅色的
耳垂、手指采血
血壓測定
白細胞
人體中的鐵
◎醫學現象
心理異,F象
打嗝之謎
人打噴嚏
流清水鼻涕
人體黑痣
人體脈搏
眼淚從哪兒來
晚上流盜汗
撞傷后為何會發青
看舌苔能知健康
人的牙齒
“回光返照”
瀕死體驗
◎健康禁忌
白糖忌生吃
飲茶禁忌
霧天忌做運動
忌躺著看電視
忌關燈看電視
忌用手揉眼睛
睡前忌吃的食物
肚子疼千萬不能揉
d 航天
◎火箭
火箭的發明
火箭用的燃料
火箭的飛行方向控制
火箭起飛后為何要轉動
火箭為何垂直發射
航天運載火箭
運載火箭的結構
運載火箭的大小與重量
運載火箭入軌控制
發射衛星要用多級火箭
一箭多星的發射
◎人造衛星
人造地球衛星的發明
人造衛星的發射
人造衛星的回收
人造衛星的軌道
人造衛星為何不會掉下
人造衛星為何按軌道運行
人造衛星的飛行速度
◎飛船與航天飛機
飛船有哪幾大類
載人飛船的發射難題
載人飛船的結構形式
航天飛機的升空和降落
航天飛機的發動機
宇航員的衣、食、住
◎航天技術
航天器的發射
地面發射
地下發射
空中發射
海上發射
航天測控網
航天器在太空中的對接
航天器在火星的著陸
航天器如何克服“熱障”
航天器的“軟著陸”技術
漂浮的空間站
哈勃太空望遠鏡
太空旅游
太空修復衛星
太空飛行的生命安全措施
e 軍事
◎導彈
導彈的“自毀”裝置
導彈的引爆
有思維的導彈
導彈與火箭的區別
導彈的攔截技術
巡航導彈的超低空飛行
◎裝甲車和坦克
坦克“鎧甲”
復合裝甲車
坦克的履帶是何作用
坦克是怎樣命中目標的
◎飛機和艦船
噴氣式飛機產生的尾巴
預警飛機背上的大圓盤
隱形飛機的“隱身術”
軍用氣墊船
航空母艦能否潛到水下
◎雷、槍、彈
水雷為何能自動跟蹤目標
魚雷在海水中的航行
機器人地雷
頭盔槍
電熱槍
云霧彈
氣泡彈
◎其他軍事裝備
防毒面具
電子蛙眼
蟹眼潛望鏡
數字化戰爭
f 發明
◎傳統發明
造紙術的發明
避雷針的發明
蒸汽機的發明
擺鐘的發明
指南針的發明
高壓鍋的發明
巧克力的發明
打字機的發明
電影的發明
◎電器發明
電燈的發明
微波爐的發明
電冰箱的發明
洗衣機的發明
◎應用科技
牛仔褲的發明
方便面的發明
海水灌溉農作物
海水溫差發電
人造絲的發明
屈伸自如的混凝土
計算機的發明
人工鰓的發明
未來的計算機
激光的應用前景
虛擬技術
◎未來科技
太空農產品
大腦內存芯片
計算機駕駛的汽車
超級省油的超輕型汽車
水陸兩棲房子
嗅覺電影
科技知識通 節選
《科技知識通》分為物理化學科技、人體科技、醫學科技、航天科技、軍事科技及發明6個部分,對不同的科學現象、科學知識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全書內容講解與彩色插圖緊密結合,圖片精美、裝幀精致,具有內容廣博、體例新穎、詮釋精練、語言通俗等特點,其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讀性較強。 科學技術是一個不斷更新、充滿活力的知識信息系統,是一個門類眾多、縱橫交織的人類知識寶庫?茖W技術也是人類社會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又可以通過技術的形式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創造出物質文明。高科技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加快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
科技知識通 相關資料
南北極磁場換位
地球有磁場,磁場有南北極,南北極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這些似乎都成了定論。然而,地球南北極磁場是否會調換位置的問題,已使一些科學家困惑了很久。
早在1906年,法國的古地磁學家布容發現古老巖石的化石磁場(古地磁場造成的巖石的永久磁性)所指示的磁場方向和現代地磁場方向相反。后來,又有一系列的類似發現。這使得許多地磁學家大惑不解,但是,那時幾乎沒有人敢于設想地磁南北極會互換位置。多數科學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巖石冷卻時是怎樣獲得磁性,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有可能產生與外界磁性相反的磁場。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些類似的特殊礦物,這就迫使古地磁學家尋求新的解釋方法,于是,開始出現了地磁場南北極曾互易位置的大膽假設。
當循著這一似乎異想天開的假設去研究這個問題時,結果卻出乎人們意料。20世紀60年代初,科學家們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的火山巖同時進行了大量的古地磁和同位素年代的測定。其結果表明,如果地磁場方向有可能倒轉的話,那么,這種現象在地質史上就一定發生過多次。當然,上述的地磁資料在整個浩如煙海的古地磁資料中,猶如鳳毛麟角。要推翻人們幾千年形成的對地磁場的見解,還顯得過于薄弱。
1955-1965年的10年問,科學家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洋底進行了較大面積的航磁測量,其結果更加明白無誤地表明,地球磁場和南北極在地質時期曾多次互換位置。在最近的400多萬年中,至少有兩個時期與我們現今的磁場方向相反。
地磁極為什么會倒轉,這個問題仍是對今天科學家們的挑戰。
宇宙射線
1901年,英國幾位物理學家同時發現,放在實驗室里的幾臺帶電的驗電器,即使周圍不存在任何放射性物質,時間一長,它們也會偷偷地放掉電荷,而且不管對儀器的絕緣性能作怎樣的改善,這種漏電現象都始終消除不了。他們為了減少外界對驗電器的干擾和影響,將它裝入封閉的鉛盒子里隱蔽起來,可放電現象還是不能從根本上消除。
物理學家們從這一現象中受到啟發,認為肯定是某種穿透性極強的射線,穿過室內,引起空氣電離,這才使驗電器漏電,電荷從而消失。物理學家又從多方面作更進一步的觀測,發現不光是在實驗室中,就連靠近地面的整個大氣層都處在微弱的電離狀態之中。
物理學家赫斯為了搞清楚空氣中來歷不明的離子來源,視自己的個人安危于不顧,只身一人乘坐熱氣球進行高空探測。有一次,熱氣球出了故障,赫斯從高空中摔了下來,陷入昏迷。許多人都以
科技知識通 作者簡介
汪建民,1997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曾在多家文化公司做專職編輯,2002年至今為自由撰稿人,在辦公文書寫作方面的作品有:《辦公室兵法》、《新辦公室秘經》、《辦公室全書》、《辦公室主任工作全書》、《新辦公室處世寶典》、《辦公室完全速查手冊》等。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