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現代文學百家陳翔鶴·代表作 不安定的靈魂 版權信息
- ISBN:750801546
- 條形碼:9787508015460 ; 978-7-5080-154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代文學百家陳翔鶴·代表作 不安定的靈魂 內容簡介
陳翔鶴,中國現代作家。1901年3月19日生于四川省重慶市。1919年畢業于成都省立一中。1920年考進上海復旦大學。1923年轉學到北京大學研究生班,專攻英國文學和中國文學,三年后執教。自1927年至1936年先后在山東、河北省等校任教。“七·七”抗戰爆發后返回故鄉,次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任成都分會常務理事。1939年經周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文藝界抗戰活動。同年又到愛國學生較為集中的國立六中四分校任教,并從事地下黨的工作。1941年后因遭反動當局的恐嚇威脅,被學校解聘。1945年任中國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執行委員。1947年成都“六·二”事件后,遭到國民黨當局的通緝,在李劫人庇護下得以脫險。
他從青年時代起就與文學結緣。1922年在上海曾與林如稷、鄧均吾、陳煒謨組織淺草社,創辦《淺草季刊》。同年又辦《文藝旬刊》。時隔不久,淺草社核心人物林如稷赴法留學。同年底便北上到北京大學讀書,并與楊晦、馮至、陳煒謨等人組織創辦沉鐘社,編輯出版《沉鐘》半月刊。《淺草》、《沉鐘》曾受到魯迅先生的好評,認為《淺草季刊》“向外,在攝取異域營養;向內,挖掘自己的靈魂,將真和美歌唱給寂寞的人們”。認為“沉鐘社是當時中國*堅韌、*誠實、掙扎的*久的團體”。由于他們還是思想上不夠成熟的青年,而走上“為藝術而藝術”的道路。淺草、沉鐘社作家的初衷,本想從純文藝中求得生活為“高潔”,結果,卻終于走向現實主義的道路。
他的文學創作始于20世紀20年代初,是淺草和沉鐘的主要小說家之一。中篇小說《不安定的靈魂》中的“我”——孫樹立在愛情上有過三次移情別戀,多次易地逃避愛情的牽繞,總是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作品借主人公這種飄忽不定的心情,傾瀉郁結為情懷。作者善于用**人稱的創作手法,寫出真實感受,令讀者感到格外真實可信。在帶有自傳體的短篇小說《悼》、《see!……》等篇章中,也取同樣寫作手法。這一時期的作品多具濃重的傷感情調。20世紀30年代末,小說《古老的故事》中的蘇幼旃夫婦的悲慘遭遇,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魯迅先生《傷逝》中的涓生和子君的命運,這說明其作品已經開始走向現實主義。
解放后,陳翔鶴歷任川西文教廳副廳長、川西文聯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四川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先后任《文學遺產》和《文學研究季刊》的主編和《文學評論》常委編委等職。
中國現代文學百家陳翔鶴·代表作 不安定的靈魂 目錄
中篇小說
不安定的靈魂
短篇小說
茫然
幸運
斷箏
see!
悼
西風吹到了枕邊
瑩子
姑母
他
轉變
獨身者
給南多
古老的故事
傅校長
一個紳士的長成
散文
我所見的魯迅先生
為偉大的靈魂而歌
郁達夫回憶瑣記
關于《沉鐘社》的過去現在及將來
北平的春天
戲劇
圣誕節夜
落花
雪宵
狂飆之夜
沾泥飛絮
陳翔鶴主要著作書目
中國現代文學百家陳翔鶴·代表作 不安定的靈魂 作者簡介
陳翔鶴(1901-1969),中國現代作家。1920年考進上海復旦大學,1923年轉學到北京大學研究生班,專攻英國文學和中國文學,三年后執教。他的文學創作始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是淺草和沉鐘的主要小說家一。解放后,歷任川西文教廳副廳長、川西文聯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四川大學教授等職,并先后擔任《文學遺產》和《文學研究季刊》的主編和《文學評論》常委編委等職。文革期間,因寫歷史小說《陶淵明寫挽歌》和《廣陵散》而遭誣陷,在“四人幫”的迫害下含冤辭世。有小說集《不安定的靈魂》、《鷹爪李三及其他》、《獨身者》,劇本《落花》等,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一些憂郁悲觀而又苦苦掙扎的青年知識分子,帶有作者自身的投影。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