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在“田野”中發現歷史(保安族歷史與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63450
- 條形碼:9787500463450 ; 978-7-5004-6345-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田野”中發現歷史(保安族歷史與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保安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人口16505人。90%的人口分布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保安族雖然是人口很少的民族,但其族源、歷史發展過程、內涵、文化傳統卻非常豐富、博大。在其民族化過程中,有過從中亞到中國、從青海到甘肅的詩史般的遷徙歷史。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語言屬于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信仰伊斯蘭教。其民族文化融合了亞非及中亞伊斯蘭文化、西域突厥文化、蒙古高原的蒙古文化、中原地區的漢文化以及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意識形態、經濟文化類型和文化模式,可以說是“小人口、大文化”。
在“田野”中發現歷史(保安族歷史與文化研究) 目錄
**章 保安族族源、歷史與民族化過程
一 學術界關于保安族族源的討論
二 保安族族源之我見:一主多元
三 保安族族源的主體: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
四 多元民族的吸納與融合
五 從“田野”中的文化遺存看保安族的先民主體
六 從生物人類學研究成果看保安族的族源
第二章 保安族大遷徙與“異鄉”家園的重建
一 保安族遷徙前在同仁隆務河畔的分布
二 保安族大遷徙與異鄉家園的重建
三 兩次遷徙時間考證
四 保安族的遷徙路線與族際關系
五 現今保安族村落的分布
六 大遷徙對保安族社會歷史的影響
七 保安族“能人”重返故里
八 近代民族關系的修復與和解
九 保安族遷徙前的故居與現居住村之間的歷史關系
十 “保安三莊”誤稱與澄清
第三章 同仁土族、藏族村寨中的保安族伊斯蘭文化遺存
一 保安屯寨中的古清真寺和清真寺遺址
二 尕撒爾出土的兩塊伊斯蘭經磚
三 土族收藏的伊斯蘭經典
四 藏族收藏的伊斯蘭書畫
五 土族家院門上的新月裝飾
六 郭麻日土族使用的唐瓶
七 佛教徒中的“夏吾”現象
第四章 保安族珍藏的伊斯蘭文化典籍
一 高趙家村撒爾塔大莊人珍藏的《古蘭經》
二 大墩尕撒爾人珍藏的《古蘭經》
三 大墩尕撒爾人珍藏的民國版《古蘭經》
四 梅坡“營伍”人珍藏的伊斯蘭經典一
五 柳溝斜套保安族珍藏的民國版《古蘭經》
六 柳溝斜套保安族收藏的伊斯蘭教漢文經書
七 肖家保安族收藏的伊斯蘭經典
八 高趙家村保安族收藏的伊斯蘭經典
九 希喇智收藏的波斯文伊斯蘭經典
第五章 保安族的經濟文化類型
一 農耕經濟
二 畜牧經濟
三 商貿經濟
四 手工業經濟
第六章 保安族的語言民俗文化
一 語言文化
二 姓氏文化
三 民俗文化
四 服飾文化
五 節日文化
六 娛樂活動
七 民間文學、音樂、舞蹈
附錄一 元代安西王阿難答與西北穆斯林
在“田野”中發現歷史(保安族歷史與文化研究) 節選
《在“田野”中發現歷史:保安族歷史與文化研究》內容簡介:保安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人口16505人。90%的人口分布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保安族雖然是人口很少的民族,但其族源、歷史發展過程、內涵、文化傳統卻非常豐富、博大。在其民族化過程中,有過從中亞到中國、從青海到甘肅的詩史般的遷徙歷史。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語言屬于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信仰伊斯蘭教。其民族文化融合了亞非及中亞伊斯蘭文化、西域突厥文化、蒙古高原的蒙古文化、中原地區的漢文化以及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意識形態、經濟文化類型和文化模式,可以說是“小人口、大文化”。
在“田野”中發現歷史(保安族歷史與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馬世仁,保安族,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人。1977年畢業于西北農業大學水利系水利工程建筑專業,F為政協臨夏州委員會副主席,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蘭州大學民族學研究院客座教授。1977年至1978年在臨夏縣水電局任技術員。1978年至1980年任臨夏縣吹麻灘水管所副所長。1980年至1985年初任積石山縣水電局副局長。1985年至1989年任中共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1990年至1997年任中共臨夏縣委副書記、縣長。1997年任政協臨夏州委員會副主席。2008年為政協甘肅省第十屆委員會委員;民族宗教委員會委員。利用業余時間研究少數民族歷史文化,任《中國保安族》、《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保安族卷》副主編。在2006年和2007年蘭州大學主辦的“首屆中國回族學高級論壇”、“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保護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保安族族源考證》和《沉淀在同仁土、藏村落中保安族文化》兩篇論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