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作品-紫玉釵 節選
李香君與侯方域,霍小玉與李益,鄭板橋與一姐傳統的海誓山盟,日日盼君、君不來的濃烈相思情恨深刻動人,絲絲入扣。
高陽作品-紫玉釵 相關資料
紫玉釵“浣沙!你聽我說,你先坐下來息一息,我叫人拿午飯你吃。勝業坊到西市十五里路,虧你三兩頭走了來,走了去,你算是有良心的,比姓李的那個家伙不曉得好多少倍。你們家小娘子也可憐,癡心女子負心漢——燒香拜佛、打卦問卜,統統都是白搭。落到這步田地,還不死心,也太傻了。你該勸勸她,兩年不來,不會來了!聽說那姓李的疑心病極重、奇妒,這種人就算嫁了他,也不會有好日子過。又聽說他自吹是乾元年間宰相李揆的侄子,我倒不大相信。我侯景先沒有開這‘寄附鋪’以前,在緊挨東宮的光宅坊住過,李揆的賜第就在那里,我見過他——當朝的宰相,一點都不擺架子,而且最明白事理。可惜,好人不走運,一貶貶了出去,流落江淮十幾年不得回來。那都是因為跟元載結了怨的緣故。你知道元載跟李揆是怎么結的怨?”“侯伯伯!我不知道,我也沒有心思去打聽,我不懂這些。侯伯伯,我還要趕回去,怕遲了坊門會閉。這支紫玉釵
高陽作品-紫玉釵 作者簡介
高陽(1926~1992),當代作家。本名許晏駢,字雁冰。筆名郡望、吏魚等。浙江杭州人。大學未畢業,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當了空軍軍官。
1948隨軍赴臺灣。曾任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王叔銘的秘書。退伍后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還一度出任《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高陽擅長于史實考據,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僅在于評史述史,更重要是將其史學知識用于創作歷史小說。1962年,高陽受邀于聯合報副刊連載《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鳴驚人,也成了高陽歷史小說創作的濫觴,爾后發表的《慈禧全傳》及胡雪巖三部曲《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臺》,更確立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
高陽一生著作一共有九十余部,約105冊。
高陽的歷史小說不僅注重歷史氛圍的營造,而且擅于編故事、注重墨色五彩,旨在傳神,寫人物時抓住特征,寥寥數語,境界全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